哀兵必胜的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3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5
哀兵必胜
[释义]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版“哀;悯也”。权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语出]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6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
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当时越王勾践的刚刚即位不久,但已经出兵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越国,并且直捣黄龙攻破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屈膝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押解回吴国,并入吴国为臣,数年后吴国赦免勾践之后,越王勾践得以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夫差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和鲁国与晋国结成联盟,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夫差带领精锐的部队倾巢而出,姑苏城内只留下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
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双方战力悬殊较大,所以越国大败吴*队,并且杀掉了吴太子。两个月后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这个时候已空无一人,夫差只好向越国请和。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5
哀兵必胜
[释义]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版“哀;悯也”。权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语出]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6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 处
1.《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啼笑因缘续集》十回:“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
3.宗喜景《故地》: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4.宗璞《南渡记》:“我们让人欺负够了,全国百姓谁不愿打!岂不哀兵必胜啊!”
哀兵必胜,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
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当时越王勾践的刚刚即位不久,但已经出兵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越国,并且直捣黄龙攻破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屈膝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押解回吴国,并入吴国为臣,数年后吴国赦免勾践之后,越王勾践得以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夫差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和鲁国与晋国结成联盟,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夫差带领精锐的部队倾巢而出,姑苏城内只留下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
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双方战力悬殊较大,所以越国大败吴*队,并且杀掉了吴太子。两个月后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这个时候已空无一人,夫差只好向越国请和。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7
【汉字书写】:哀兵必胜
【汉语注音】: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定语;用作褒义,常与“多难兴邦”连用。
【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因为受到压迫而满腔悲愤的军队。怀着激愤的情绪而战的军队,虽然处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也一定能够打胜仗。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的近义词】:师直为壮;
【哀兵必胜的.反义词】:骄兵必败;
【哀兵必胜的故事】
有关哀兵必胜的典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越王勾践的故事。越系古代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四九六年,当越王勾践(前四九七年–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越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王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带领精锐部队倾巢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国家。越王勾践带领军队乘虚而入,大败吴*队,杀掉了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面对失败和耻辱,越王勾践连尝吴王夫差粪便的事都干,在骗取了吴王的信任后,回到越国,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东山再起,灭掉了吴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8
哀兵必胜
读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白话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6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
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当时越王勾践的刚刚即位不久,但已经出兵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越国,并且直捣黄龙攻破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屈膝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押解回吴国,并入吴国为臣,数年后吴国赦免勾践之后,越王勾践得以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夫差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和鲁国与晋国结成联盟,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夫差带领精锐的部队倾巢而出,姑苏城内只留下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
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双方战力悬殊较大,所以越国大败吴*队,并且杀掉了吴太子。两个月后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这个时候已空无一人,夫差只好向越国请和。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6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 处
1.《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啼笑因缘续集》十回:“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
3.宗喜景《故地》: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4.宗璞《南渡记》:“我们让人欺负够了,全国百姓谁不愿打!岂不哀兵必胜啊!”
哀兵必胜,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
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当时越王勾践的刚刚即位不久,但已经出兵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越国,并且直捣黄龙攻破越国都城,越王勾践*屈膝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押解回吴国,并入吴国为臣,数年后吴国赦免勾践之后,越王勾践得以回国。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夫差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和鲁国与晋国结成联盟,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夫差带领精锐的部队倾巢而出,姑苏城内只留下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
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双方战力悬殊较大,所以越国大败吴*队,并且杀掉了吴太子。两个月后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这个时候已空无一人,夫差只好向越国请和。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7
【汉字书写】:哀兵必胜
【汉语注音】: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定语;用作褒义,常与“多难兴邦”连用。
【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因为受到压迫而满腔悲愤的军队。怀着激愤的情绪而战的军队,虽然处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也一定能够打胜仗。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的近义词】:师直为壮;
【哀兵必胜的.反义词】:骄兵必败;
【哀兵必胜的故事】
有关哀兵必胜的典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越王勾践的故事。越系古代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四九六年,当越王勾践(前四九七年–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越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王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带领精锐部队倾巢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国家。越王勾践带领军队乘虚而入,大败吴*队,杀掉了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面对失败和耻辱,越王勾践连尝吴王夫差粪便的事都干,在骗取了吴王的信任后,回到越国,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东山再起,灭掉了吴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08
哀兵必胜
读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白话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