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42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由此可见周转的环境对我们还是很有影响的。祝愉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43
孟子喜欢逃学,面对他的逃避,孟母没有责骂,也没有打。而是用“断机”一事是孟子明白不学习很可惜,从而勤学不止。这种善于借助事物教育孩子的道理很少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孩子似懂非懂,左耳进右耳出;严厉的惩罚更让孩子逆而反之。如今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每件事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凡事都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孩子只有服从的份,甚至强求孩子名列前茅,那么势必会导致揠苗助长,扼杀孩子的个性,其后果可想而知。由此再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领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真正做到教子成才,而不是*子
成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6:43
应该收的是“昔孟母,择邻处”的意思吧。就是找好多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