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沙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1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3
1: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看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贫寒,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游西北边塞。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青海:指青海湖一带,古称西海。雪山:甘肃的祁连山。玉门关:汉武帝时的设置,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孤城:指阳关,旧址在甘肃省敦煌西南部。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羌县、罗不泊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3:
"海市蜃楼"是太阳光遇到不同密度的空气而产生的折射现象。
在大沙漠里,白天太阳使沙表层气温迅速上升,加上空气传热性能差,无风时,垂直方向的气温差很大:上冷,空气密度大;下热,空气密度小。当太阳光从高空密度大的空气层进入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变化,产生折射,从而将远处的绿洲映射到人们面前,使人们产生一种幻觉--"海市蜃楼"。
同样,在江、湖、海面上,也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其形成原理类似。
回答者:sfczs - 试用期 一级 3-18 12:49
--------------------------------------------------------------------------------
在我国北部疆域,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到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呈弧形带状分布着浩瀚的沙漠和沙地,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解放后,国家对该地区十分关注,195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西北六省(区)首次治沙工作会议,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召唤。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并任命邓叔群为队长,陈道明、黄秉维、刘慎谔、侯学煜为副队长,组成了除有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外,还有部分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加,总计1000多人的考察队伍。为了揭开沙漠中的奥秘,取得第一手科学资料,制定了深入沙漠地区全面考察和定点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针。于是在对各大沙漠进行考察的同时,又在宁夏的灵武、沙坡头,陕北的榆林,内蒙古的磴口、头道湖,新疆的托克逊,青海的格尔木,甘肃的民勤,建起了治沙综合研究试验站,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
为了响应祖国的召唤,一群年轻的地理科学工作者,幸运地投入了治沙队伍,来到坐落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内的头道湖,在此地建立起腾格里沙漠的综合研究试验站。试验站的同志们对吃、住等生活条件并没有高的要求,大家被安排在头道湖喇嘛庙旁一所院落内。搞测量工作的同志,对该地方方圆几十公里开展了测量,绘制地形图。研究植物的同志,对当地的植物种类与数量及其生长,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搞土壤的同志,采集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分析。为掌握该地多变的天气,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开展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项目的观测与分析。为了取证腾格里沙漠南移的规律和数据,在沙漠的前缘设立了风沙移动规律观测试验点,这个观测点距居住地约有3公里,不管是骤风还是烈日,每天按时观测两次。他们将观测的数据详细加以记录,经过运算与分析,提出腾格里沙漠向东移动的规律和数据,为阻止沙漠南侵,建立起有效的防护绿色工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摸清腾格里沙漠内部的自然概况,除坚持定点观测外,又抽调部分人员进行为期40天的线路考察,在驼背上带上必要的科研仪器和生活所需的帐篷、水和粮食。他们不怕狂风烈日,飞沙走石,风餐露宿,每天只有驼铃的叮当声伴随着他们前行。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险阻,胜利完成考察任务,也亲身体会了边塞诗人岑参所描绘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的情景。
国家大力支持治沙事业,在暂时的困难时期,投资购买了三架苏制直升飞机,用于腾格里沙漠的全面考察。飞机每天从银川机场起飞,越过贺兰山进入腾格里沙漠,在空中真实地拍下沙漠内部的景观,发现大漠中有泡子,有草湖,有盐湖,有碱湖,这些湖盆的总数约有200多个,首次揭开腾格里沙漠是湖盆与沙丘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腾格里是不毛之地的说法。如此的地理环境给人以新的认识和启迪,湖盆成为沙漠中的明珠,为后来的治理沙漠、开发资源、改造环境提供了依托。
青年人被那一望无际的沙海深深地感染,身在其境,亲自感受到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在那里,他们整整跋涉了两年,写出了多篇论文,例如“腾格里沙漠东部的湖盆与风沙地貌特征”、“腾格里沙漠的形成及其改造利用”等,发表于《治沙研究》及其他刊物上。
在此期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先生,亲自深入到头道湖试验站,视察和指导那里的科研工作。他耐心地听取了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细心地了解当地各方面发展情况和当地民族风俗人情。然后指出:只用图表和专业报告成为群众治沙依据还远远不够,应指明当地治沙工作最迫切的关键性问题,并在短期的时间内向群众提供科学依据是很重要的。为此,治沙队很快地办起了《治沙研究》刊物,及时地为群众提供治沙依据,也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提供了教材。又根据竺老的这一指示精神,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把科研、生产、效益融为一体,试验站的同志们积极与地方配合,在当地*的领导下,建立了头道湖治沙站,把改造湖盆,营造防护林,促进治沙作为首要任务,依靠那里的农、牧民进行了实施。
回忆这段研究史,那时正处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试验站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是相当艰苦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一群青年科研工作者坚持工作的决心,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试验研究任务。其成果不仅填补了腾格里沙区地理环境的科学空白,而且也成为研究我国沙区环境的基础资料。
40年过去了,今日的大沙漠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已不同程度地得到改造,大漠披上绿装的面积扩大了,过去是“沙进人退”,现在是“人进沙退”,并进入了沙产业的开发时期。当年活跃在大漠中的那些青年,今日已是两鬓斑白,当他们重返头道湖治沙站时,看到环境已发生了极大变化,绿草成片,绿树成林,展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3
在我国北部疆域,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到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呈弧形带状分布着浩瀚的沙漠和沙地,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解放后,国家对该地区十分关注,195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西北六省(区)首次治沙工作会议,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召唤。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并任命邓叔群为队长,陈道明、黄秉维、刘慎谔、侯学煜为副队长,组成了除有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外,还有部分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加,总计1000多人的考察队伍。为了揭开沙漠中的奥秘,取得第一手科学资料,制定了深入沙漠地区全面考察和定点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针。于是在对各大沙漠进行考察的同时,又在宁夏的灵武、沙坡头,陕北的榆林,内蒙古的磴口、头道湖,新疆的托克逊,青海的格尔木,甘肃的民勤,建起了治沙综合研究试验站,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
为了响应祖国的召唤,一群年轻的地理科学工作者,幸运地投入了治沙队伍,来到坐落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内的头道湖,在此地建立起腾格里沙漠的综合研究试验站。试验站的同志们对吃、住等生活条件并没有高的要求,大家被安排在头道湖喇嘛庙旁一所院落内。搞测量工作的同志,对该地方方圆几十公里开展了测量,绘制地形图。研究植物的同志,对当地的植物种类与数量及其生长,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搞土壤的同志,采集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分析。为掌握该地多变的天气,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开展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项目的观测与分析。为了取证腾格里沙漠南移的规律和数据,在沙漠的前缘设立了风沙移动规律观测试验点,这个观测点距居住地约有3公里,不管是骤风还是烈日,每天按时观测两次。他们将观测的数据详细加以记录,经过运算与分析,提出腾格里沙漠向东移动的规律和数据,为阻止沙漠南侵,建立起有效的防护绿色工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摸清腾格里沙漠内部的自然概况,除坚持定点观测外,又抽调部分人员进行为期40天的线路考察,在驼背上带上必要的科研仪器和生活所需的帐篷、水和粮食。他们不怕狂风烈日,飞沙走石,风餐露宿,每天只有驼铃的叮当声伴随着他们前行。他们战胜了一切困难险阻,胜利完成考察任务,也亲身体会了边塞诗人岑参所描绘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的情景。
国家大力支持治沙事业,在暂时的困难时期,投资购买了三架苏制直升飞机,用于腾格里沙漠的全面考察。飞机每天从银川机场起飞,越过贺兰山进入腾格里沙漠,在空中真实地拍下沙漠内部的景观,发现大漠中有泡子,有草湖,有盐湖,有碱湖,这些湖盆的总数约有200多个,首次揭开腾格里沙漠是湖盆与沙丘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腾格里是不毛之地的说法。如此的地理环境给人以新的认识和启迪,湖盆成为沙漠中的明珠,为后来的治理沙漠、开发资源、改造环境提供了依托。
青年人被那一望无际的沙海深深地感染,身在其境,亲自感受到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在那里,他们整整跋涉了两年,写出了多篇论文,例如“腾格里沙漠东部的湖盆与风沙地貌特征”、“腾格里沙漠的形成及其改造利用”等,发表于《治沙研究》及其他刊物上。
在此期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先生,亲自深入到头道湖试验站,视察和指导那里的科研工作。他耐心地听取了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细心地了解当地各方面发展情况和当地民族风俗人情。然后指出:只用图表和专业报告成为群众治沙依据还远远不够,应指明当地治沙工作最迫切的关键性问题,并在短期的时间内向群众提供科学依据是很重要的。为此,治沙队很快地办起了《治沙研究》刊物,及时地为群众提供治沙依据,也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提供了教材。又根据竺老的这一指示精神,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把科研、生产、效益融为一体,试验站的同志们积极与地方配合,在当地*的领导下,建立了头道湖治沙站,把改造湖盆,营造防护林,促进治沙作为首要任务,依靠那里的农、牧民进行了实施。
回忆这段研究史,那时正处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试验站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是相当艰苦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一群青年科研工作者坚持工作的决心,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试验研究任务。其成果不仅填补了腾格里沙区地理环境的科学空白,而且也成为研究我国沙区环境的基础资料。
40年过去了,今日的大沙漠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已不同程度地得到改造,大漠披上绿装的面积扩大了,过去是“沙进人退”,现在是“人进沙退”,并进入了沙产业的开发时期。当年活跃在大漠中的那些青年,今日已是两鬓斑白,当他们重返头道湖治沙站时,看到环境已发生了极大变化,绿草成片,绿树成林,展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04
1: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看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贫寒,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游西北边塞。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青海:指青海湖一带,古称西海。雪山:甘肃的祁连山。玉门关:汉武帝时的设置,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孤城:指阳关,旧址在甘肃省敦煌西南部。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羌县、罗不泊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3:
"海市蜃楼"是太阳光遇到不同密度的空气而产生的折射现象。
在大沙漠里,白天太阳使沙表层气温迅速上升,加上空气传热性能差,无风时,垂直方向的气温差很大:上冷,空气密度大;下热,空气密度小。当太阳光从高空密度大的空气层进入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变化,产生折射,从而将远处的绿洲映射到人们面前,使人们产生一种幻觉--"海市蜃楼"。
同样,在江、湖、海面上,也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其形成原理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