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现代商业城市振兴中华礼仪1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0 21:1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48
以儒家思想在现代商业城市振兴中华礼仪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的个案
冯瑞龙、Irene Chung--第五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作者简介:冯瑞龙(1963— ),男,香港人,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澳洲格理菲斯大学博士。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前任助理教授,从事大学中西文学及戏剧教研。文化类编著包括:《华夏家训》、《华夏教子诗词》、《华夏女子庭训》、《中华家训—帝王将相的锦囊》。现任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常务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专业发展部副主任)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理事(义务秘书)。Irene Chung,女,香港人,香港大学学士,澳洲麦觉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从事管理学教研。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会员。
摘要:本文指出中国目前出现经济快速起飞,与礼仪急剧下降的相互逆反现像, 因此当前社会急需以儒家思想振兴中华礼仪。而香港百年来华洋杂处, 传统文化较薄弱, 因此对振兴中华礼仪的思考和感受也会较深。内文环绕一个个案——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 介绍它的宗旨、如何以儒家思想赋予「礼」、「仪」在香港这个商业城市适用的现代意义?以及香港同仁的部份工作略作简报, 以期集思广益, 众志成城, 与各界人士共筹在现代商业化的社会, 复兴儒学以及中华礼仪。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华礼仪 礼仪之邦 境外旅游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 香港立法会粗口事件 《中华文化承传》 礼仪在商业社会的现代意义 三国 三礼三节 三语
Using Confucian Thoughts to Revive Chinese Etiquette and Rituals in Modern Commercial City——
A Case Study: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iyi
Andy Fung、Irene Chung
Abstract:This paper spotlighted a paradox wher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n the other side, encountered a downturn of the Chinese “Liyi” (etiquette & rituals). In view of the undesirable downturn, it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Liyi embedded in the Confucian thoughts, for the sake of bringing in social harmony among Chinese in the community. Hong Kong is a commercial city mingl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local Chinese, living in it, are more aware of the essence of keeping the Chinese Liyi.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ints for enforcing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Liyi as its primary aim. It presented a number of useful references, concerns for discussions among attendees in the conference. Namely, they are: (1) an introction of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iyi, its objectives, vision and work progress related to the revival of Chinese “Liyi”, (2) revival and good use of “Li” and “Yi” upheld in the Confucian thoughts, (3) urgent need to rebuild the good qualities of Liyi suitable for use in nowadays’ business context.
Key Words:Confucianism Chinese Liyi (etiquette and rituals) outside China Travel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iyi Foul Language Incident of th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Book)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etiquette and rituals in modern commercial society 3 National 3 Rituals 3 Festivals 3 Greetings
一、问题出现: 经济快速起飞与礼仪急剧下降
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详细介绍了领事保护的概念、范围、适应人群以及条件。值得关注的是,外交部在其中再次提醒中国公民: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境外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
<!--[if !supportLists]-->- <!--[endif]-->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
<!--[if !supportLists]-->- <!--[endif]-->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 (注1) 。
此外*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2006年8月发出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通知中,承认国人在旅游活动中有七大不文明行为:「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注2) 。
这样的提醒,反映中国在经济快速起飞, 与礼仪急剧下降的相互逆反。中国人在海外旅游、经商、求学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仅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不相适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亦令中国的「礼仪之邦」形象受损 (注3) 。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注4),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2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人文明素质却未能同步提高。因此,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下文称:本会)及本文笔者强烈认为, 当前社会急需以儒家思想振兴中华礼仪!
香港的经济起飞始於上世纪70年代, 问题的出现以至对策, 时间上略略超前於全国。时至今日, 香港人在遵守交通灯号、排队购票、乘车让座、以及不乱抛垃圾等方面, 水准尚可, 当然距离「礼仪之邦」的理想尚远。
举例来说, 香港在2009年3月就发生立法会议员接连多次在议事堂上使用粗言秽语,引起各方侧目的事件, 本会由本文笔者起草, 於4月8日发出「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 回应立法会粗口事件公开信」(注5), 表达本会理事会认为不论政见如何,议员在公开场合应注意「语言与礼仪」,以培养年青一代积极有为,言行有礼的好榜样。因此香港与国内相比,可能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振兴礼仪仍有待各界努力。
不过香港百年来华洋杂处, 传统文化较薄弱, 因此对振兴中华礼仪的思考和感受也会较深。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注6), 下文就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的宗旨、如何以儒家思想振兴「礼」、「仪」?以及香港同仁的部份工作略作简报, 以期集思广益, 众志成城, 与在座各位大雅君子共筹在现代商业化的社会, 复兴儒学以及中华礼仪。
二、揭竿而起: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的宗旨
如前所述, 香港百年来华洋杂处, 传统文化较薄弱, 因此对振兴中华礼仪的思考和感受也会较深。本会名誉会长孔宪中教授曾说:
港人除了饮食外, 甚麼都是洋化了。穿的是洋服, 住的是洋房; 礼仪是洋的, 音乐游戏也是洋的。四千年来的华夏文化正走上沉没的路(注7)。
有见及此,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於1997年冬由孔宪中教授发起筹组,2005年正式成立, 游社暖先生为首届*, 第二届(现任)*为杨靖娴校长(注8)。本会现已注册为非牟利文化慈善团体。
(一)理念:
1.以礼仪为美好文化符号与精神载体。
2.振兴中华礼仪,将美好民族形式与精神注入生活言行,务求与现代中外文化接轨,无需偏执复古或强人所难。
3.於全球化之际,应突出民族特色,以确立民族身分,为世界文化增添姿采。
(二)目标:
1.取得社会大众对本会所持礼仪理念之认同。
2.促进对优质中华礼仪之欣赏与崇尚、承传与发扬。
3.重振民族自信与尊严,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焕发中华文化姿采。
(三)工作:
1.开展各种有关中华礼仪之研习、普及与推广活动。
2.涉及范围:学术研究、学校教育、艺术创作、写作出版、媒*作、展览演出、文娱康乐、时装工艺、旅游服务、城市建设等。
(四)目前开展之重点项目:
1.推动礼仪之研究、整理与出版,并与友好机构合办研讨会。
2.推广校园礼仪,如徵集校园礼仪资料,举辨讲座、开设礼仪课程。
3.筹建中华礼仪资料库。
4.发表或提交意见,包括向北京奥委提交礼仪建议书,倡导「承北京奥运,行中华拱手礼」,以及建议於西九龙文娱艺街区设立中华礼仪馆等(注9)。
(五)资源:
1.本会承蒙孔安道纪念金赞助筹组经费、智韬慈善基金赞助成立后部分经费。
(六)研究问题及研究方向:
1. 如何把华夏四千年的文化改善, 使其适合於21世纪的实用?
2. 如何以个人实践来重新恢复这些 (改善后的) 华夏文化?
3. 如何组织会社来鼓吹和发扬这些 (改善后的) 华夏文化?
4. 如何使学校和其他文化团体参与这个文化重建的运动?
5. 如何使地方*和**正视文化重建的重要?(注10)
今日中国走向世界,重视国体,振兴中华礼仪,固经国之大业。本会之成立,旨在加入先导行列,希望所持目标及理念,得到*当局与社会人士响应与支持,令中华礼仪得以振兴(注11)。
三、集思广益: 如何以儒家思想振兴「礼」、「仪」?
无用讳言, 香港*在1997年前并不热衷中国文化教育。但回归十年后, 在中小学教育的层次, 已大有改善。其中以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施仲谋教授牵头的著作《中华文化承传》(初中适用, 三册本) (注12)及《中华文化撷英》(高中适用, 两册本)最为通行(注13)。
以《中华文化承传》为例, 第七章. <情操礼仪>的选材十分全面恰当, 列出如下:
(一)中华礼仪的文化特色
(二)重要的礼仪
1五礼
2古代的婚姻
3古代的丧葬
4见面礼仪
5交谈礼仪
6公共场所礼仪
7家庭礼仪
8称谓、谦称及尊称
(三)重要的礼仪典籍
1《礼记》
2《孝经》
(四)文化思考:礼仪和品德情意
(五)认同和继承优秀的礼仪精神 (注14)
以下提出本文笔者在香港的一些思考, 集思广益, 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 以传统儒家思想, 振兴经济起飞后的中华「礼」、「仪」?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中国古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著重选取对今天商业社会有积极、普遍意义的文明礼仪。
正如不少学者所指出,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所以下文将「礼」和「仪」分述。
(一) 「礼」在商业社会的现代意义
在「礼」方面, 包括: 1.以礼待人; 2.礼尚往来; 3.敬老护幼。
1.以礼待人的现代意义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注15)。。儒家认为, 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香港是国际商业金融中心, 重视零售服务业、旅游业等商业,多年前*的旅游发展局已在电视及传媒提倡以下口号:「以礼待人, 宾至如归, 游客消费, 人人受惠」的礼貌运动。
与古代不同, 现代社会重视自由平等, 施受双方不必「自卑而尊人」 。
2. 礼尚往来的现代意义
「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礼记》<曲礼上>又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16)
与古代不同, 现代社会重视公平和公义, 赞成「以德报德」, 但不会同意「以德报怨」, 而是孔子所说的「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 才符合法治精神(注17)。
3.敬老护幼的现代意义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注18)
《孟子》<告子下>云:「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19)。
《礼记》<祭义>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20)。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
现代商业社会主张良心企业, 要照顾弱势社群需要, 商场的出入通道及升降机也要「无障碍」。从市场学的角度, 这是扩大消费群, 从主流扩大至其他社会群体的需要。
(二) 「仪」在商业社会的现代意义
在「仪」方面, 包括:1.仪容整洁; 2.节庆适度; 3.绿色礼仪。
1.仪容整洁的现代意义
《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注21)。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居处恭, 执事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於进德修业。
现代商业社会, 十分重视公司员工的仪容整洁, 每天都由上司视察检查, 成为奖罚升降的评审项目之一。
2.节庆适度的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节庆, 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式。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七夕、重阳、除夕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现代商业社会, 十分重视节日的消费文化。例如新年和圣诞节, 中秋节和端午节, 情人节和万圣节(Halloween) (注22), 大小商场都堂皇布置, 更成了应节食品和消费商品公司的重点市场项目。例如近年情人节和圣诞节晚餐每位收贵高达二、三百港元; 中秋节和端午节推出豪华金箔月饼及鲍鱼带子粽子。香港各酒店竞推黄金钻石豪华婚宴, 动軏消贵数十万, 就更不足为法了。
本文笔者认为, 节庆之设, 是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不必过度奢华。即如二程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所云:「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23)。可见,仪式的规模在於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节的要求。
3.绿色礼仪的现代意义
2008年由中国主办的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为题, 重视环保, 获得世人的称许。
其实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重视「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以孔孟为代表), 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天人合一」是指人在自然面前,应「与天地合其德」,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切不可逆「自然」而行之 (注24)。
「天人合一」与现代人重视环保、重视卫生的绿色主张相近。例如上文所述的中秋节和端午节推出的金箔月饼及鲍鱼带子粽子, 配以礼盒及三重包装。减少包装, 不但可降低成本, 减少物料浪费, 也可保护地球, 为子孙后代积福。
四、众志成城: 香港同仁的部份工作简报
本部份略述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同仁的部份工作, 抛砖之意, 在於引玉, 供大家参考及讨论如何在现代商业城市以儒家思想振兴中华礼仪。
(一) 本届政纲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本届理事会通过提倡以下政纲
三国: 国礼(拱手礼); 国服(旗袍); 国花(梅花)
三礼: 成年冠礼; 婚姻礼; 丧殡礼
三节: 中国教师节(孔诞); 中国母亲节(孟母诞); 中国情人节(七姐诞)
三语: 您好(代Hello); 再见(代Bye-bye); 爸妈(代daddy, mummy)
(二) 本届工作
经过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同仁的努力, 以下工作均有所开展:
1 加冠礼
2 开笔礼
3 拱手礼
4 婚姻礼仪
5 中国茶道
6 饮食与礼仪
7 宗教与礼仪
8 服装与礼仪
9 武术与礼仪
10青少年礼仪故事100则
(三) 笔者曾参与的本届工作
2009-2010年度本文笔者曾参与的工作:
本会协办: 香港金文泰中学「*加冠礼」-会长助理(2009年3月)
本会就立法会议员粗口事件的声明-起草声明(2009年4月)
本会协办: 香港博爱医院梁省德小学「尊师开笔礼」-鸣钟嘉宾(2009年6月)
本会与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办: 礼仪网页设计比赛-评判(2009年10-12月)
本会赞助: 香港中小学创意创新比赛-中华文化组评判(2009年9月-2010年7月)
本会赞助: 沙田区学校校训与礼仪研究(2009-2010年)
(四)结语
总括来说,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民众文明素质的提高,自然有赖发扬和振兴儒家思想和礼仪。
然而, 香港中华文化振兴会只是一个个案, 本会限於人力物力, 只能在香港一地略尽棉力。因此, 本会愿与各位有志之士, 友好团体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为当前中国社会急需以儒家思想振兴中华礼仪而努力!
http://www.confucianism.org.my/internation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27
参考资料:http://www.confucianism.org.my/internation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27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48
也许中华礼仪是中国人习惯用的套近乎。古代有心计的人少,而现在喜欢算计别人的人多。农村的人比较淳朴,商业城市的人比较老谋深算。农村人讨厌一个人表现在脸上,城市人讨厌一个人会铭记在心上。
振兴中华礼仪离不开一个准则:一视同仁。博爱和平等都是孙先生提倡的。
我见过一家企业,它接待人的方式会根据订单的大小来区分。订单大的就去五星级酒店,专门外聘美女服务员作陪。订单小的就安排在公司饭堂就餐,连茶水都是最普通的。城市人都不太喜欢农村人来住几天,而农村人则会热情接待城市人。利润有高低之分,金钱有多少之分,但是人格尊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中华礼仪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习惯。只要你习惯礼貌用语,有良好的卫生和秩序习惯,减少暴躁的脾气,不带有色眼镜看人。提高自身的诚信度。那么中华礼仪就会振兴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49
诚信是中华礼仪之本,因此商人们必须讲诚信。这就需要加强商人们的法制观念,以及加强*引导,更重要的是健全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