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或《人是什么》(赵鑫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1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26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在形而上学那里,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的动物;苏格拉底说:人有善、公正、节制、勇敢的品性,人是一个道德主体,一个能自省自察其自身存在的主体;斯多葛学派说:人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本性而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人在道德上独立于自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力(理性)。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理论认为理性是含混不清的,只有依靠超自然的力量才能找到和恢复人的理性。宗教因其目的而使人的本质更具有神秘性。
近代科学的发展,新的宇宙观的出现,使人的本质问题被放置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为消除新的宇宙观所带来的对人的地位的恐惧与怀疑,伽利略、笛卡儿、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开始用数学理性来解决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认为只有靠数学理性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生物进化论的出现,使人的哲学有了坚实的基础。人作为有机体的一种高级形式,与其他有机体一样,是进化过程中偶然的变化所产生的。但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成果却无法用进化论来解释,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突破这一难题,人类的本性被湮没在各种理论中,卡西尔在这样一片混乱中,拨云见日,找到了一个研究人的本性的基本思路:人是符号的动物。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26
昨天,我听了《人生的境界》这一课,感到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就教材而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一开始直接进入主题,提问学生人生的境界有哪几?学生回答:四种,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然后是请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然境界,什么是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教师再一一板书。
接着再问学生作者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的依据;
后来又问哲学的任务?(书中都可以找到现成答案)
最后开始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二:对文中四个句子的理解。
一堂课,始终就是在教师的控制下,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寻找课文中的字面答案,仅此而已。
《人生的境界》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最著名的文章之一,是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的第一篇课文,目的很清楚,学生到了高三了,需要思考一些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了,尤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人生,规划人生,以此激励学生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且课文练习三也有布置:请学生联系实际,可以对冯先生的观点提出质疑,写一篇读后感。
可是,我们这位老师上的这一堂课,从头到尾只字不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联系社会实际,或者列举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平民故事来开展讨论。
这是典型的就教材而教教材的课堂,而不是以教材作为例子进行语文学习。
语文课,并不仅仅在教学生读懂这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课文这一个例子,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想,学会以批判的眼光对由课文生发开去的有关事物、人物、社会现象和事理进行思索与分析。
在问清了作者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的依据之后,老师也列举了一个例子让同学们分析:
例子是这样的:有三个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说:在砌墙,每二个人回答说:在赚钱,第三个回答说:在造高楼大厦;
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人的不同回答分析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学生的回答是顺理顺章的,第一个是自然境界,第二个显然是功利境界,第三个是道德境界。
但是,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说:如果他是替一个私人老板造高楼大厦呢?显然这位学生感到第三个人如果是为私人老板造高楼大厦,同样也是为了赚钱,并没有达到为社会利益作无私贡献的觉解,达不到道德境界的层面。可惜这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于是老师以“请大家一起来把表述四种境界的文字读一遍”而遮掩过去,
且不说仅凭这三句话能否反映出三个人的不同人生境界,而原本课堂中出现的唯一一次智慧的火花就这样瞬间熄灭了。
在这堂课里,我觉得有许多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1、什么叫觉解?在课文中出现13次之多,这是个由佛教派生出来的概念,学生不一定理解;
2、这四种人生境界是依次上升,课文中讲得很清楚;“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但是,是不是就一层一层截然分开的,我的理解应该是交叉错杂在一起,只是某一种倾向更鲜明一些罢了,这个问题应该联系实际讨论清楚,不然学生会形而上地去认识这四种境界。
3、对于功利境界的界定,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为:“心胸狭窄,做事只知道对自己有意义。”我以为对功利境界的定义有些偏激。一个人对功利的正常追求,是正常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正常的利益的追求,在满足个人利益追求的同时,又为社会作了贡献,如私营企业主,只要不是违规违法地偏面地追求功利,国家还是鼓励的。每个人的发展,起初可能谁都离不开功利境界,因为一个人首先生存。
4、可以联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认识冯友兰的人生四种境界,。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5、可以联系许多*先烈、仁人志士的人生境界来分析;
6、可以联系当前一些社会现象,包括教师本人、学生本人的生活实际来讨论对人生四种境界的认识。
(在网上找了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