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08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在古代,行军打仗时的上厕所问题,向来是与粮草供应同等重要。
那么,在技术与设备还不够发达的古代,出征在外的将士们是如何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呢?
实际上,在古代,智慧的军事指挥家们早已考虑到这一问题。在很遥远的古代,只要有军队作战这种形式,就已经有了“挖厕所章程”,即有明确的兵书,指导行军打仗过程中的如厕问题。
关于行军打仗如厕问题的阐述,在一些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
《三国志》中记录: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为饰好,何也?
【圊溷】即厕所,这就是说诸葛亮在率军出征之时,要求大军扎营后,必须建有临时厕所,且厕所与其他军用设施必须划定严格的界限,以防止混淆。
唐朝《李卫公兵法》对厕所问题也做过论述。书中说,大军扎营时,每个营区都要挖一个公共厕所(“诸兵士每下营讫,先会两队共掘一厕”),同时着重强调厕所挖位置,要远离水源和粮草,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
清朝的湘军也对如厕问题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曾国藩创作了一系列近似于“顺口溜”的歌谣,在他的《得胜歌》中就这样写道:
一营只开两道门,门外驱逐闲杂人。
周围挖些好茅厕,免得热天臭气熏。
在这首包罗了行军作战各方面的歌谣中,特地指出了“茅厕”的问题。
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古人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会修建简易厕所。厕所选址要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远离厨房和水源,但又不能离营房太远,以免士兵不能及时归队。
②一般选择河流下游和风向下方,以免污染水源和因为气味走漏了军队行军位置和方向。
③足够深,足够隐蔽。④简便实用,方便快速搭建,快速掩埋处理。
简易厕所一般就是一条比较深的壕沟,上面有的会安装一根长木棍,便于将士坐便。
试想一下好几百人排在同一条壕沟里坐便,那场面定让你觉得滑稽可笑。
事实上,这种场面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士兵上厕所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而且是轮替制的,不可能出现多数人同时上厕所的情况。
上厕所时,大小便是分开的。上完厕所要及时掩埋粪便。避免滋生蚊蝇细菌。如有疫情,还会放火焚烧。
古代,将士在守护城池的时候,大小便又有另一种用途,当敌人在攻打城池时,将粪便尿液煮沸沸,必要时加上狼毒砒霜等毒药,从城墙上泼下,不仅可以烫伤敌人,且粪便肮脏,伤口多腐,难以医治。
在国外,古代的外*队也有一套建立厕所的智慧。公元 1 世纪罗马军团很注重厕所设置。
据资料记载,罗马的行军营地在寨墙与护营壕沟之间,有木板盖深沟作临时厕所,永备军营内有冲水式厕沟,深度至少三米,须有石板或木板盖。水流从河流上游引入,在军营中使用后,顺下水道冲走厕沟中的秽物。
波斯地处较为干旱的中东,故而波斯军队对战地厕所把关极严,为了防止蝇虫孳生,而导致疾病扩散,波斯大军一般会在厕所附近放置特制的杀虫剂,以尽量杀灭蝇虫。
干燥的地方相对缺水,故而严禁将厕所修在靠近水源的位置,不过,波斯人有时会修一些不逆流的小型暗渠,以供清洁之用。
其实,在如厕问题上,古人的智慧和现代军队还是差不多的,主要考虑的是方便卫生,杜绝瘟疫,至于如厕条件,那当然是尽量从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