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8: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7:35
相声的鼻祖是张三禄。
张三禄是当今社会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
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张三禄的人物经历:
张三禄是天桥艺人“管儿张”家的先辈,据艺人们说曾是北京东、西、北城艺人的头目。他原为八角鼓艺人,亦通晓*、戏法等技艺,后改说相声。
其艺术活动年代下限大抵在清朝同治年间,上限在咸丰或道光年间。八角鼓搭班分其演唱艺术为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八部,有生、旦、净、末、丑诸般角色。其丑角登场,以抓哏逗乐为主。
据云游客《江湖丛谈》载:“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儿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哏,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儿,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
后因性情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艺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7:36
语言幽默艺术始祖是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为人机智幽默,给皇帝和皇亲国戚讲笑话趁机进谏,单口相声和说书的鼻祖张三禄,京剧丑角八角鼓艺人,在北京说玩意,因演出太火,遭同行排挤,只能在北京天桥撂地演出,朱绍文京剧丑角,花脸,八角鼓艺人,是张三禄得意弟子,但是并没有证实拜师,只是朱绍文跟他学了些段子,尊称张三禄为老师,朱绍文也曾说单口,后来捧徒弟给徒弟量活有了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他允许师兄代替*教徒弟捧自己师弟,相声界有了带拉师弟的传艺方式,因为量活的都是*或师兄,捧哏都会逗哏的活,但是逗哏不一定能象捧哏那么会量活,所以捧哏是长辈或者长者,而且能力强却不抢功,因此有相声七分捧三分逗的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7:36
相声鼻祖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朱绍文(1829—1904),籍贯: 浙江绍兴 ,相声艺人。一作朱少文,艺名穷不怕,北京人,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幼年间学唱京剧丑角,曾搭嵩祝成戏班演出。清朝道光末年,改学十不闲莲花落的穷不怕“前脸儿”(丑角)。到了咸丰年间,十不闲莲花落日渐衰微,他为生活所迫,改行到天桥撂地说单口相声兼唱太平歌词。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用的竹板上镌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穷不怕”便由此得名。他在另外一副竹板上刻着四句五言诗:“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不做犯法事,哪怕见君王。”他家的大门上贴着一副隐含着他的姓名和艺名的对联,上联是“无时不怕穷经皓首”,下联是“力(励)精食(矢)志朱紫著身”,横批是“舌治心耕”。清人李香谷有一首《赠朱绍文》诗说:“数十年来艺谋生,寥寥往事赠朱兄,写得当年郑元和,是大英雄不怕穷。” 朱绍文常携小袋白沙,持两块长四寸宽一寸半小竹板,夹一小笤帚从地安门走到天桥,找一人多处,用白沙画一大圆圈,然后单膝点地,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白沙撒字,左手用小竹板击节,边撒边唱。他撒的字有单个儿的,有三五个字连在一起的,还有对联、诗词等,有时也撒出一丈二长的“福”、“寿”、“虎”等双钩大字。偶尔在大字之下再撒小字,有“招财进宝”、“日进斗金”、“赵钱孙李”、“宇宙洪荒”等。他经常撒的有一副对联:“书童研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字撒完后,或拆笔画,或释音义,或引古人,或涉时事,结果必接个硬包袱儿令人拍案叫绝。有时边撒字边唱,还带讲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7:37
各执一词,北京的相声演员认为相声鼻祖是张三禄,天津则认为是朱绍文。在马三立写的相声家谱中把张三禄作为第一代相声演员,据马三立说,朱绍文早年曾向张三禄学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7:38
朱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