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01
具体如下:
改革开放之初,他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了“滇西粮仓”,被称为“粮*”。退休后,他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
荣获“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被追授“全国优秀*党员”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授予杨善洲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称他为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老*没有官架子,不摆派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官。我1979年就认识杨善洲老*了。当时,原保山地委与行署还没有分家,他是地委*,我是地委一名普通年轻干部。在地委大院,我经常看到老*头戴粗呢帽、穿着中山装,脚套黄胶鞋,根本就不像个“大官”。
尤其是下雨天,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的老*更像一个普通的农民。在生活上,他常与干部职工谈心,问我从那里来,习不习惯等,他十分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和蔼可亲,受人尊敬。
老*是施甸的第一任县委*,也是施甸的拓荒者和开拓者,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东西,我们确实需要老*的这种精神。*、*把云南省建成面向西南的桥头堡,保山要先行。
施甸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发展滞后,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提出“争先进位,勇当科学发展标兵”,以工业园区为切入点,这是大有作为的,但我们仍然还缺乏一种敢于舍得,敢于奉献的精神,像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