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意思是:不能够听从劝谏,可以暂时止住不说。等到父母喜悦的时候,再重新去以好言劝谏他们。痛哭流涕去力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就是父母发怒要责打我们,心里也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
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节选原文: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译文: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撞,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他关于孝道的文言文
1、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译文:作为大臣,不要公开劝谏国君,如果国君经再三劝谏仍不听的话,就离开他;作为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经再三劝谏还不听的话,只能号哭泣着随他们便了。
2、春秋孔子弟子编著的《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译文:孔子说:“对待父母的过错,应婉言劝阻,如果劝阻不被接受,对他们应照样恭恭敬敬而不作对,对他们也只能是难过归难过而不心生怨恨。”
3、西汉戴圣《礼记·祭义》:“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译文:“父母有错,只能劝谏,不要忤逆。”
4、《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译文:当父母有过错时,要气色和悦,柔声细语地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劝谏不被采纳的话,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等他们哪天高兴时再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父母为此感到不高兴,那么与其因他们的过错得罪于远近乡邻,还不如反复劝谏。
在劝谏父母时,如果他们为此恼怒,不高兴而抽打自己,哪怕到了流血的地步,也不要憎恶怨恨他们,反而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
所有的讲孝道的书,都在教导人,对父母只能是尽最大努力去劝,实在劝不了不要对着来。孝顺孝顺在于一个“顺”字,忤逆父母就是失和的开始,就是亲情破裂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出自弟子规追问非常准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意思是:不能够听从劝谏,可以暂时止住不说。等到父母喜悦的时候,再重新去以好言劝谏他们。痛哭流涕去力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就是父母发怒要责打我们,心里也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
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节选原文: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译文: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撞,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他关于孝道的文言文
1、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译文:作为大臣,不要公开劝谏国君,如果国君经再三劝谏仍不听的话,就离开他;作为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经再三劝谏还不听的话,只能号哭泣着随他们便了。
2、春秋孔子弟子编著的《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译文:孔子说:“对待父母的过错,应婉言劝阻,如果劝阻不被接受,对他们应照样恭恭敬敬而不作对,对他们也只能是难过归难过而不心生怨恨。”
3、西汉戴圣《礼记·祭义》:“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译文:“父母有错,只能劝谏,不要忤逆。”
4、《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译文:当父母有过错时,要气色和悦,柔声细语地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劝谏不被采纳的话,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等他们哪天高兴时再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父母为此感到不高兴,那么与其因他们的过错得罪于远近乡邻,还不如反复劝谏。
在劝谏父母时,如果他们为此恼怒,不高兴而抽打自己,哪怕到了流血的地步,也不要憎恶怨恨他们,反而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
所有的讲孝道的书,都在教导人,对父母只能是尽最大努力去劝,实在劝不了不要对着来。孝顺孝顺在于一个“顺”字,忤逆父母就是失和的开始,就是亲情破裂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出自弟子规追问非常准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弟子规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9
即便是痛苦流涕,遭受鞭打,也无怨无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8
弟子规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30
三字经😁😁追问你个笨蛋,出自弟子规入孝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29
即便是痛苦流涕,遭受鞭打,也无怨无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30
三字经😁😁追问你个笨蛋,出自弟子规入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