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是指“忪竹梅”还是“梅竹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0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0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出自宋.林景熙《霁山集》卷四《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松、竹凌寒,岁晏不凋;梅花傲骨,斗雪开放:故世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又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
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岁寒三友的象征意义
1、梅的象征意义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竹的象征意义
竹子的象征意义是顽强的生命力。竹子的空心象征着人们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竹子的韧性象征着人们的性格要柔中带刚。竹节象征着做人要生而有节,更有高风亮节的意思。
竹子的挺拔象征着人们的形象刚正不阿、清秀俊逸。竹子更是君子的象征,从古自今,有无数文人雅士都对竹子充满了赞美。在很多国画中都可以看到竹子和梅花或者喜鹊搭配在一起,这有家庭幸福美满的寓意。
3、松的象征意义
松是常绿乔木植物,喜温、抗寒,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的南部及华东地区,常被用于园林作观赏的树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松树怀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顽强,所以常用来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0
是松竹梅
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0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出自宋.林景熙《霁山集》卷四《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松、竹凌寒,岁晏不凋;梅花傲骨,斗雪开放:故世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又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
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岁寒三友的象征意义
1、梅的象征意义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竹的象征意义
竹子的象征意义是顽强的生命力。竹子的空心象征着人们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竹子的韧性象征着人们的性格要柔中带刚。竹节象征着做人要生而有节,更有高风亮节的意思。
竹子的挺拔象征着人们的形象刚正不阿、清秀俊逸。竹子更是君子的象征,从古自今,有无数文人雅士都对竹子充满了赞美。在很多国画中都可以看到竹子和梅花或者喜鹊搭配在一起,这有家庭幸福美满的寓意。
3、松的象征意义
松是常绿乔木植物,喜温、抗寒,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的南部及华东地区,常被用于园林作观赏的树种。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松树怀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顽强,所以常用来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在宋林景熙霁山集的五云梅舍记中,有「即其居
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的记载,足见这种说法的起
源甚早:
每入秋冬,天气由凉趋冷,花木渐次凋零,这三种植物却依然生气盎然,特性受
到人们嘱目。
苍郁的松,枝条盘曲,主干却挺拔雄健,直上云霄,且有擎天的气势。论语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成为禁得起考验,无所畏惧的勇者代表,
早在史记中,便已被称为百木之长。
竹虽不如松的壮硕厚实,亦在此时仍奋一片苍翠,节节向上生长,有著不屈的毅
力;枝干又是空心,於是成了灵心的表徵。竹所代表的一份气节和修为,也是人
们对人生的期许。
梅在严寒时节,盛放灿烂花朵,清香之溢,诚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
鼻香。梅花虽不华丽,却岁暮寒天,别有一番晶莹琴珑、玉骨冰心的清雅美感,
是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徵,因此*明定为国花。
人们对松、竹、梅的赞赏,是借著其对抗严酷环境的自然能力,来鼓励一份奋发
的精神,展现坚毅的情操,是对人我的一种激励,因此成为历代诗书画中常见的
题材,并因各创作者不同的感受,而有多样的表现方式,各得情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0
是松竹梅
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其实松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松为首。因为它从南到北分布最广,大片的松林可以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震撼人心的听觉效果。孤松又可以在山巅上凌空独立,形成“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
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在宋林景熙霁山集的五云梅舍记中,有「即其居
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的记载,足见这种说法的起
源甚早:
每入秋冬,天气由凉趋冷,花木渐次凋零,这三种植物却依然生气盎然,特性受
到人们嘱目。
苍郁的松,枝条盘曲,主干却挺拔雄健,直上云霄,且有擎天的气势。论语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成为禁得起考验,无所畏惧的勇者代表,
早在史记中,便已被称为百木之长。
竹虽不如松的壮硕厚实,亦在此时仍奋一片苍翠,节节向上生长,有著不屈的毅
力;枝干又是空心,於是成了灵心的表徵。竹所代表的一份气节和修为,也是人
们对人生的期许。
梅在严寒时节,盛放灿烂花朵,清香之溢,诚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
鼻香。梅花虽不华丽,却岁暮寒天,别有一番晶莹琴珑、玉骨冰心的清雅美感,
是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徵,因此*明定为国花。
人们对松、竹、梅的赞赏,是借著其对抗严酷环境的自然能力,来鼓励一份奋发
的精神,展现坚毅的情操,是对人我的一种激励,因此成为历代诗书画中常见的
题材,并因各创作者不同的感受,而有多样的表现方式,各得情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2
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即其居梁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俱、建筑等应用较多。
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1
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其实松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松为首。因为它从南到北分布最广,大片的松林可以形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震撼人心的听觉效果。孤松又可以在山巅上凌空独立,形成“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
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22
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即其居梁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俱、建筑等应用较多。
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