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渔父》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0: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22:14
最近,读屈原《渔父》,颇有些感想。
此文以对话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屈原的人生理想与人生观,充分展现了世俗之人与伟人之间难以调和的人生观之冲突,集中体现了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激烈碰撞,使我对屈原与恶的不屈抗争的伟大人格与精神无限景仰,对世俗之人之“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的心态充满无奈与叹惜。
对于世事的认知,屈原与渔父是相同的,但如何应对那个污浊的社会,所采取的方式却是截然相反的。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不公的、污浊的,那么如何在那个黑暗的社会生存、发展,如何应对那个黑暗的社会,双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屈原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的以死抗争、拒不合作的方式,渔父却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欼其酾”的随波逐流甚或是同流合污方式。正是这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展现了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激烈冲突。处世的方式体现了人生的态度,也导致了不同的人生结局:屈原的人生观,最终导致其抱恨投江、为万世所景仰,世俗的随波逐流甚或同流合污的人生观,则汇聚成世俗的洪流滚滚向前,增加了无尽的悲剧与罪恶,保持着人类社会的繁演。
如何应对不公的、污浊的、黑暗的社会,是亘古的话题。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采取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如屈原,投江以死。当一个人经过不懈斗争而无力改变黑暗的社会但又不想同流合污、还要保持皓皓之身时,随着人生理想的幻灭,那么,他的选择往往如屈原一样“投江以死”,以消灭自己肉体的决绝方式作最后的、无力的、无奈地抗争。虽然屈原深思高举的精神让万世景仰,这种极端的方式虽然也是一种抗争,但却并不可取,他缺少了顽强拼搏的生命张力与强度,缺乏坚忍卓绝的生命韧性与抗力,更加暗淡了斗争不息、至死方休的血性与执着。
二、抗争到底。一个公平正义、和谐大同的社会,不会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知道“天堂不是一日建成的”,它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孜孜探索、不断改进、时时提炼,这期间有曲折、有反复、有失败,更会充满*、陷阱、迷茫、流血与牺牲,但它最需要的是不屈不挠、坚忍不拔、抗争到底的无畏精神与勇气。从中国的孔子到林则徐到孙中山,从美国的华盛顿到林肯到富兰克林,他们都采用了这种抗争到底方式来改变那个黑暗的社会,对于他们的理想孜孜以求、拼搏不息,可谓“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三、避世隐居。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很多知识份子采取的方式,如许由、巢父、陶渊明、林逋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无法面对那黑暗的社会,又无力改变社会现状,选择了避世隐居的方式,寄情山水、销磨诗书,展现出潇洒之姿、出尘之态,荦荦大端。虽然他们的行为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反抗,但也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更可以说是种消极的妥协,一种置身事外、坐壁上观的无奈与*,他们缺少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缺乏生命应有的强力与韧度、更加没有积极改变社会的信心勇气与能力,这种消极的妥协助长了黑暗社会的凶焰,使他们本来的光芒四射的光环变得暗淡。
四、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这是从古到今,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方式。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个社会是黑暗,我也非常痛恨这个黑暗的社会,但因为我是弱者,我没能力改变这个社会,即然没有能力改变,那么为了我及我的家人能生活得好,所以我必须要接受、适应并认同这个社会。多么充分的理由啊!在此种充分的理由下,他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淈其泥而扬其波”、“ 哺其糟而欼其酾”了。正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世人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在黑暗的浊浪中奋勇扬波,使黑暗的浊浪更加壮大、更显狰狞、更加丑陋、更加势不可挡、更加积重难返。当他们在黑暗的浊浪中弄潮时,会不时的向反抗者发出几声不屑的讥笑“不识时务者,看我们过得多好,你们这一帮傻帽,羡慕吧!”。不讥笑不足以展示他们庸俗的聪明、不讥笑不足以表现他们*的能力、不讥笑不足以表达他们那无尽的心虚。
社会是众人的社会,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社会,一个或者一小群人对社会的改变是很小的,只有大众都参与进来,对那不合理、不公正、不公平、甚至黑暗的社会作出其应有的反抗、斗争,社会才会根本发生改变,否则,那改变、改造的进程将是相当的漫长与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