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0: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2:43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他们 我不知道,很多人是怎么看待这样一群人,他们佝偻着背,他们拖着破烂不堪的麻皮袋,他们完全可能在一个又一个垃圾箱旁。 是的,无论一个城市多么的发达,总是会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我们称他们为拾荒者。 拾荒者们可能没有豪宅,没有华服,没有灿烂的脸庞,更多的可能是那双粗糙的手,那把长长的黑色镰刀,那袋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易拉罐的袋子。 很多人可能会很不屑于他们的职业,不屑于他们的卑微。可是,每每看到他们,我总能感到他们身上的人格尊严。 他们不同于乞丐的低声下气,是因为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在赚取自己的明天。 很多人会想,每天捡一些瓶瓶罐罐、破铜烂铁,会有什么好的未来?孰不知,正是有了这些拾荒者才让我们很多的资源得以回收,很多的资源不被浪费。 他们不向人乞讨,不需要施舍,他们活得很辛苦,但他们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因为他们靠的是自己! 曾经看过无数个靠拾荒来养活子女的母亲的故事,也去过拾荒者的临时住所探访过。 我知道,他们的梦想或许很可笑,他们的愿望或许很微不足道,他们害怕别人对他们鄙视的眼神,他们难过别人对他们不理解的嘲笑。 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那是不是我们又太偏激了呢? 每一份职业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每一个个体都有他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性!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我们不能去包容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呢? 最近,牵动亿万中国人民之心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也是他们,用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钱,捐赠给了灾区,那些钱可能不是百元大钞,但一分一厘都重如泰山般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可能付出了千万份的汗水,我们才瞥见了那一滴的汗珠,但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职业,他们的身份! 他们不自卑,他们不后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你可能说不出他们的名字,记不清他们的长相,但希望我们每一个都能对他们充满爱。 夕阳下他们的身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袋子里的易拉罐碰撞出好听的旋律。 他们的身影被余辉拉得很长很长,很直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