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考试题目。简述支出、费用和成本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42
成本费用支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是理论界争论较多、实践中运用较乱、规范体系中也缺乏总体一致性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会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更需要明确成本、费用、支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规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企业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既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满足我国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当前会计基础理论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42
成本费用支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是理论界争论较多、实践中运用较乱、规范体系中也缺乏总体一致性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会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更需要明确成本、费用、支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规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企业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既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满足我国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当前会计基础理论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