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0: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6:32
“速写”这个词,从表现上看,好像指的是“速度很快地写”。其实,速写是画画的一种,它既是学习绘画的一种基本功,又是画家为自己的收集素材的一种方法。 速写的“速”字,代表速度,这比较好解释。但是,为什么明明是画却要用“写”字呢?这是因为速写不同于其他种画画的方法,要求画画的人用比较短的时间,把要画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它有点像人们平时写东西,只要表达了大致意思,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虽然说速写可以画得比较简单、随意,也不能乱画。你抓不住最重要的东西,表达不了要表达的意思,画得再快也不能算画速写。要画好速写,只是快,只是画得多还不行,还要学习很多绘画知识,像比例啦,透视啦,等等。 速写既然要画得简练、概括,那么,在练习画速写时,就应该学会很快地找出要画的内容,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去掉也不影响要表达的意思。比如画舞蹈速写,重要的是抓住优美的舞蹈姿势。如果你把精力都用在画漂亮的舞蹈服装上了,就会因小失大。 练习好速写,就是在锻炼自己准确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于是,速写成了绘画的基本功之一。 也可能有些同学会说了,速写再好,也顶不了一台照相机,“咔嚓”一声,不是什么全有了吗?确实,现在用照像机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也确实有很多人用照像机来代替速写。但是,照相机并不能全部取代速写,因为画速写可以对要画的内容进行取舍、夸张,抓最重要的东西,还可以把画画时的心情画进去。这些,照相机能做到吗?所以,一幅好的速写,不只是一张一般的绘画练习或绘画素材,它也可以成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为什么要用毛笔来画中国画使用毛笔做为画画的基本工具,是由它独特的用笔、用墨的方法来决定的。 毛笔笔头儿的形状像生团火苗,它的最前端是尖的,中间粗,靠近笔杆的地方又收细了。这样,就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和墨色变化。 当毛笔直对画面时,毛笔头的尖端接触画纸,用毛笔在画上画,就可以画出像丝线一样的平滑、细长的线条。当你慢慢加大手的压力,让笔尖同纸接触得越来越多,那么画上的线条就会越来越粗,这叫中锋用笔。如果将笔毛侧着来用,毛笔尖一侧接触画面,而另一侧朝上,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很粗而且变化无常,有时还时断时续,这叫侧锋用笔。如果一个人非常熟练地掌握使用毛笔的方法,那么就可以用一支毛笔画出各种各样、变化万千的线条,而不必用很多的笔换来换去。 同时,由于毛笔独特的式样,在它的笔头中可以含有一定的水分。笔尖接触画面时水不会一下子就流出来,而是随着握笔的手使劲的大小,也就是压力的大小而渗留在画面上。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用一支笔在画上画出不同的墨色变化来,同样不需要很我笔换来换去。 其实,画家使用一支笔画画中国画并不是因为省事,你仔细看上面段内容就会发现,它们分别指的是“用笔”和“用墨”。中国画首先要讲“气韵生动”,而“用笔”“用墨”的连贯性正是为了气韵的生动。试想,如果画一条变化的线条,一会儿换一支笔,这条线可能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吗?反过来讲,如果能做到使画“气韵生动”,也可以拿很多笔换来换去地用,甚至不用毛笔来画中国画。在中国画家中就有用头发、刷子(也就是平头的笔)以及手指头、脚丫子画画的,还有用喷喷墨色而成画的。但是,不论用什么工具,最能表现出中国画特色的人,绝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的还是毛笔。 中国画为什么有很多画线条的方法虽然中国人画画和外国人画画都用线条,但是,线条在外国绘画中,一般只是起画轮廓、勾底稿的作用。而在中国画里,线条除了用于打轮廓、勾底稿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借助线条来表达不同的笔意,增加画的意义。 在中国画中,线条就像画中形象的骨骼。是骨,就必须有骨气,骨气最能表达画中形象的内在活力。线条不同的变化,正传达了不同的活力;而线条的变化也正是用笔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画出线条的变化,画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画线条的方法。 另画画线条的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游丝描类,也就是细细的,很长的,非常自然地画出来的线条。画这种线条时,毛笔在纸上行走得要慢,只能用笔尖来画,使用的力气也必须均匀。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始终如一。二是柳叶描类,也就是两头细,中间粗,像柳树叶子一样的线条。画这种线条要求入笔和起笔时轻,画到中间时要用力,使线条出现细与粗的变化。三是减笔描类。其实这已经是不是线条的“线条”了。画它时,用笔要快,而且要侧着用笔,用的力也主要集中在线的一端。这样,画出的线实际是一个特殊的“面”,如果再加上一些的水分变化,就从“用笔”变成“用墨”了。这三大类线,不论粗细,也不论变化多大,总是连续的。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实际上,画线条的方法非常多,像什么“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竹叶描”“枣核描”等等。从字面上就可以大体看出指的是什么样的线条。在中国画里,还有一种画出来时断时续的线,它专门有个名字叫做“皴”(cūn)。这个字,实际上就是冬天手冻皴了的那个“皴”。说冬天手皴了,指手上的皮肤因为风吹冷冻而干裂了,变粗糙了。中国画里“皴”这种线条画出来是十分粗糙的,不连续的。用它来画山石、树皮等特别合适。“皴”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像“麻皮皴”“雨点皴”“牛毛皴”“大斧劈皴”“破网皴”,我们同样可以从字面上大体看出它们各自的含义。 什么叫干画法和湿画法水彩画和水粉画的主要表现技法就是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要求在调颜色和绘画时用水少,而且作画时要等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清晰的界限。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主要用于表面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勾画清晰的轮廓等。干画法在应用时注意不要在底色未干时覆盖颜色,以兔底色泛上来,与上面的颜色相混合,变脏。干画法也不宜层次太多,画得太厚。干画法不受时间*,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但干画法不能造成颜色连接溶合的效果,以表现朦胧、雾气和虚远的背景和空间,也不能发挥水色汉动的特色,充分体现作者绘画时的情绪。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溶和,使两块颜色自然地互相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笔上含水色较多,趁前一笔涂上的颜色还未干时,接上后一笔,使笔与笔之间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常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等也比较适宜,并能表现特殊的气氛,如雨、雪、雾气和朦胧的月光、灯光。湿画法要注意掌握水分揿少和下笔的时机,该用多少水,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把颜色画上去合适,需要反复试验。湿画法比较难掌握,但表现得好,能充分抒发作者的情绪、感情,并能造成千变万化和意想不到的效果,表现抽象的意境等。 只用干画法作画,画面容易干涩、生硬、缺乏生动感和意境;运用太多的湿画法,又会使画面水气太重,缺乏力度。因此作者往往是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灵活表现,使作品产生理想的效果。 画油画也有干画法和湿画法,所不同的是干与湿的掌握需运用调色油而不是水。油画的湿润法常用于打稿,表现背景、远景,和刻画对象细腻的质感和空间、颜色关系,不用于造成肌理效果(现代的一些抽象画除外)。油画的干画法在层层覆盖时一般不一定非得等底色干了再进行,应用起来更为方便。 在国画的写意画中,也有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也是要等颜色干了以后再继续作画。湿画法则是一气呵成,让笔画的浓淡干湿自然衔接,气韵流动。湿画法还有几种不同方法:泼墨法,就是用豪放的笔触,浓畅的水墨,如同泼在纸上一样。破墨法,先用淡墨画,然后又在上面用浓墨来破;或先用浓墨画,然后又用淡墨来破。渲染法,就是用水墨或颜色来烘染形象,在未干的墨线旁用水来冲,使墨迹跑开,形成自然流动的纹路等。水墨画的干湿画法,有时就在一笔之间,变化莫测,随心所欲,全凭笔头功夫,最能抒发作者的酣畅情怀。 为什么中国画家喜欢在画上题字如果你看的画多,那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画的画,不论大画家还是无名小辈,也不管画的是油画或版画、水粉画,他们很少在画上题字。即使有字,也大多只是画家的签名和时间。 而很多中国画却与此不同。中国画家不但喜欢在画上题上自己的姓名、字号、时间,还常常题上一首诗或一小段文字。 有时候,题的字很多,甚至多到占面画的大部分地方。 其实,在画上题字,并不是从一有中国画就有的。开始时,有些画家即使题字,也写得很小,而且常是写在树根、石缝等不大显眼的地方。那时候,画家并不以为书法同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到了宋朝,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开创了在画上大字题名、大段题诗的画风。为什么苏东坡敢这样做呢?因为他是个大文人,诗歌、书法、绘画样样都行,兴致上来了,把三者合在不是更尽兴吗?从此之后,各个朝代的画家就几乎是每画必题了,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画家郑板桥一生画了无数的竹子。但是,画同样的竹子,当题的字不同时,画上的情趣和意境就不大一样。“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叶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首题画诗写得像打油诗,十分简单明了。而另一首题画诗———“咬住青山在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则是对竹子坚定、挺拔、宁折不弯的品格听歌颂。郑板桥从来不愿同贪官污吏来往,宁可回乡种田也不做压迫百姓的官。这首诗不正反映了画家的心情吗? 在画上题诗写字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增强了画带给人们的情趣。同时,在画中有没有题诗写字,题诗写字的水平高与低,也逐渐变成了衡量画家学识水平、艺术修养的一条标准。 为什么中国画常把彩色的东西画成黑白的我们看黑白电视和黑白照片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简单的黑白当中也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比如黑与白的对比能够表现“强与弱”“软与硬”“明与暗”“高与低”等效果,形成黑和白的韵律,隐藏着丰富微妙的变化,这些都使黑白产生了自己独具的魅力。而在中国画当中,墨不仅仅是黑色的,它和水调合之后能产生更为丰富的颜色变化,而在画面完成后有意留下的空白,也常有“计白当黑”的作用,使画面完整而简练。 墨经过风干以及和水调和,能形成多种颜色,包括有浓、淡、干、湿、焦五大类。其中浓墨就是很浓很黑的墨,它一般是指墨汁原汁的颜色。淡墨是指浓墨加水之后稀释而形成的浅淡的墨色。干墨指用笔时加快速度后留下的笔痕,常常可以用来表现柘藤和树干。湿墨指含有大量水分的浓、淡墨色,是和干墨相比较而言的。焦墨常常是浓墨经过蒸发后遗留下来的墨体,有时也可能形成墨块,是一种很干很浓的墨。这五种墨色可以表现出许多物体的不同质感和“颜色”。例如画一种小红果,可以称用笔蘸饱淡墨,然后在毛尖处蘸上浓墨画出果体(这就用了浓和淡两种颜色);再用干墨来表现果梗,因为干墨必须适合表现干硬的质感。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完成不同的果实还有许多技法,比如画叶子可先用浓、淡墨画大面积的叶子,待半干时再用浓墨、焦墨勾画叶筋,以更好的表达质感。还有,墨可以不断地堆积,使黑色本身含有丰富微妙的层次。墨有多种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再加上墨是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的特有的绘画材料,因而中国画常把有颜色的东西画成黑白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画并不等于“中国画” “中国画”和中国的画,字面上的差别就在这个“的”字上。中国画专门指的是那种中国特有的,形成了一套体系的绘画。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用线条来画,以线条的千变万化来组成画面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岛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在画中都有线条,这包括一目了然的线条,也包括变化了的线条。如何在自己的画中使用好线条,这是每一个画中国画的人都必须研究的学问,———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用笔”。在用线的同时,中国画还以墨作为基本的表现材料,这与油画、水彩画等欧洲人的绘画形式有所不同。中国画多用墨而少用色,如何使用好墨,也同如何使用好线一样,成了每一个画中国画的人必须研究的学问,古人称这种学问为“用墨”。 除了独特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外,中国画的样式也是独特的,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很多种,由工匠用特有的装裱工艺把作品装裱出来供人欣赏,而不是像很多画那样装在框内供人欣赏。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中国画的这些特点都离不开自己独特的绘画工具———毛笔放各种类型的纸、帛、绢,以及特殊的墨。缺了它们就很难画出中国画的特色。 如果说中国画是指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的话,中国的画由于有了一个“的”字,所以指的是中国人画的画。中国人可以用中国画的方法画画,同样也可以从欧洲传来的绘画方法画画,反之,外国人也可以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画,只不过这是外国人画的中国画。 因此,不要混淆“中国画”和中国的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画中国画的纸为什么同画其他画的纸不一样你画过什么画呢?不知你注意过没有,如果你是画的中国画,也就是用毛笔、墨和宣纸来画画,不论你用的宣纸是厚是薄,颜色(墨)总是渗在纸里的。你在正面画了,纸的背面马上就有了颜色。所以,在画中国画时,人们一定要在画纸的下面放一块毛毯或能吸水的旧报纸。 画中国画用的纸,和一般的图画纸不同。它不是把画中的颜色托在纸上,而是让颜色溶在纸纹里。由于纸的纹路不同,厚薄不同,粗细不同,它吸水的多少也就不同。所以,画中国画用的纸可以使相同的颜色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所画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纸来画出不同的效果。画中国画的纸有很多种,但是,大家一般叫它“宣纸”。这是因为制造这种纸最出名的地方叫“宣州”。时间长了,大多数画中国的纸,不管它是什么地方造的,都被叫做“宣纸”了。 直到今天,制造宣纸还基本上采用古代的造纸方法,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这样做是为了让纸用起来不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做宣纸的原料,用的是植物的纤维。在造纸用的材料中,用得最多的是树皮和竹子。如果用竹子做原料,一定要用新长出来的嫩竹子,把它截成一条一条的,削去外皮,然后用很浓的石灰水浸泡,再煮上几天几夜。煮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了,就可以捣成纸浆一样的原料;再把原料浆倒入一个个槽内,用很细的竹帘子,拉平了在水中捞,捞一次,竹帘子就有一层薄纸浆。把这一层层的纸浆晒干了,就做成了画中国画用的宣纸。 为什么毛笔要做成各种各样的虽说用一支笔就可以画出富于变化的线条和墨色,但还会受一些*。比如笔头的大小就是个问题,大笔画小画或小笔画大画总不那么适合。另外,笔头的大小会影响含水量的多少,笔头的软硬也会使画出的线条和墨色各具特点。这些正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毛笔的重要原因。 根据画画和书法的需要,有很细的小笔,比如专门勾花纹一类细线的衣纹笔;也有中等大小的小楷、中楷和大楷毛笔。前者大都用比较硬的动物毛做笔头,笔杆长而细,后者一般用比较软的动物毛制做,可以勾变化丰富的线条,也适合涂画变化无穷的墨色。画大面积的墨色还有特制的斗笔,这种毛笔杆细,笔头粗,使用起来很方便。 做毛笔头最多的是羊毛和兔毛,它们被称为羊毫笔和兔毫笔。还有狼毫笔,不过并不是用“狼”的毛做的,而是取自黄鼠狼的毛。前两种笔的笔头比较软,含水量也大,后一种正好相反。为了集中它们之间的优点,还特别做了兼毫笔,就是把狼毫夹在笔头的里面,而羊毫或兔毫包在外面。 正是这些大小不同,软硬不一的毛笔,帮助中国画家创作了独具风采的中国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6:32
“速写”这个词,从表现上看,好像指的是“速度很快地写”。其实,速写是画画的一种,它既是学习绘画的一种基本功,又是画家为自己的收集素材的一种方法。 速写的“速”字,代表速度,这比较好解释。但是,为什么明明是画却要用“写”字呢?这是因为速写不同于其他种画画的方法,要求画画的人用比较短的时间,把要画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它有点像人们平时写东西,只要表达了大致意思,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虽然说速写可以画得比较简单、随意,也不能乱画。你抓不住最重要的东西,表达不了要表达的意思,画得再快也不能算画速写。要画好速写,只是快,只是画得多还不行,还要学习很多绘画知识,像比例啦,透视啦,等等。 速写既然要画得简练、概括,那么,在练习画速写时,就应该学会很快地找出要画的内容,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去掉也不影响要表达的意思。比如画舞蹈速写,重要的是抓住优美的舞蹈姿势。如果你把精力都用在画漂亮的舞蹈服装上了,就会因小失大。 练习好速写,就是在锻炼自己准确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于是,速写成了绘画的基本功之一。 也可能有些同学会说了,速写再好,也顶不了一台照相机,“咔嚓”一声,不是什么全有了吗?确实,现在用照像机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也确实有很多人用照像机来代替速写。但是,照相机并不能全部取代速写,因为画速写可以对要画的内容进行取舍、夸张,抓最重要的东西,还可以把画画时的心情画进去。这些,照相机能做到吗?所以,一幅好的速写,不只是一张一般的绘画练习或绘画素材,它也可以成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为什么要用毛笔来画中国画使用毛笔做为画画的基本工具,是由它独特的用笔、用墨的方法来决定的。 毛笔笔头儿的形状像生团火苗,它的最前端是尖的,中间粗,靠近笔杆的地方又收细了。这样,就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和墨色变化。 当毛笔直对画面时,毛笔头的尖端接触画纸,用毛笔在画上画,就可以画出像丝线一样的平滑、细长的线条。当你慢慢加大手的压力,让笔尖同纸接触得越来越多,那么画上的线条就会越来越粗,这叫中锋用笔。如果将笔毛侧着来用,毛笔尖一侧接触画面,而另一侧朝上,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很粗而且变化无常,有时还时断时续,这叫侧锋用笔。如果一个人非常熟练地掌握使用毛笔的方法,那么就可以用一支毛笔画出各种各样、变化万千的线条,而不必用很多的笔换来换去。 同时,由于毛笔独特的式样,在它的笔头中可以含有一定的水分。笔尖接触画面时水不会一下子就流出来,而是随着握笔的手使劲的大小,也就是压力的大小而渗留在画面上。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用一支笔在画上画出不同的墨色变化来,同样不需要很我笔换来换去。 其实,画家使用一支笔画画中国画并不是因为省事,你仔细看上面段内容就会发现,它们分别指的是“用笔”和“用墨”。中国画首先要讲“气韵生动”,而“用笔”“用墨”的连贯性正是为了气韵的生动。试想,如果画一条变化的线条,一会儿换一支笔,这条线可能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吗?反过来讲,如果能做到使画“气韵生动”,也可以拿很多笔换来换去地用,甚至不用毛笔来画中国画。在中国画家中就有用头发、刷子(也就是平头的笔)以及手指头、脚丫子画画的,还有用喷喷墨色而成画的。但是,不论用什么工具,最能表现出中国画特色的人,绝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的还是毛笔。 中国画为什么有很多画线条的方法虽然中国人画画和外国人画画都用线条,但是,线条在外国绘画中,一般只是起画轮廓、勾底稿的作用。而在中国画里,线条除了用于打轮廓、勾底稿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借助线条来表达不同的笔意,增加画的意义。 在中国画中,线条就像画中形象的骨骼。是骨,就必须有骨气,骨气最能表达画中形象的内在活力。线条不同的变化,正传达了不同的活力;而线条的变化也正是用笔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画出线条的变化,画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画线条的方法。 另画画线条的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游丝描类,也就是细细的,很长的,非常自然地画出来的线条。画这种线条时,毛笔在纸上行走得要慢,只能用笔尖来画,使用的力气也必须均匀。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始终如一。二是柳叶描类,也就是两头细,中间粗,像柳树叶子一样的线条。画这种线条要求入笔和起笔时轻,画到中间时要用力,使线条出现细与粗的变化。三是减笔描类。其实这已经是不是线条的“线条”了。画它时,用笔要快,而且要侧着用笔,用的力也主要集中在线的一端。这样,画出的线实际是一个特殊的“面”,如果再加上一些的水分变化,就从“用笔”变成“用墨”了。这三大类线,不论粗细,也不论变化多大,总是连续的。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实际上,画线条的方法非常多,像什么“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竹叶描”“枣核描”等等。从字面上就可以大体看出指的是什么样的线条。在中国画里,还有一种画出来时断时续的线,它专门有个名字叫做“皴”(cūn)。这个字,实际上就是冬天手冻皴了的那个“皴”。说冬天手皴了,指手上的皮肤因为风吹冷冻而干裂了,变粗糙了。中国画里“皴”这种线条画出来是十分粗糙的,不连续的。用它来画山石、树皮等特别合适。“皴”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像“麻皮皴”“雨点皴”“牛毛皴”“大斧劈皴”“破网皴”,我们同样可以从字面上大体看出它们各自的含义。 什么叫干画法和湿画法水彩画和水粉画的主要表现技法就是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要求在调颜色和绘画时用水少,而且作画时要等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清晰的界限。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主要用于表面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勾画清晰的轮廓等。干画法在应用时注意不要在底色未干时覆盖颜色,以兔底色泛上来,与上面的颜色相混合,变脏。干画法也不宜层次太多,画得太厚。干画法不受时间*,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但干画法不能造成颜色连接溶合的效果,以表现朦胧、雾气和虚远的背景和空间,也不能发挥水色汉动的特色,充分体现作者绘画时的情绪。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溶和,使两块颜色自然地互相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笔上含水色较多,趁前一笔涂上的颜色还未干时,接上后一笔,使笔与笔之间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常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等也比较适宜,并能表现特殊的气氛,如雨、雪、雾气和朦胧的月光、灯光。湿画法要注意掌握水分揿少和下笔的时机,该用多少水,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把颜色画上去合适,需要反复试验。湿画法比较难掌握,但表现得好,能充分抒发作者的情绪、感情,并能造成千变万化和意想不到的效果,表现抽象的意境等。 只用干画法作画,画面容易干涩、生硬、缺乏生动感和意境;运用太多的湿画法,又会使画面水气太重,缺乏力度。因此作者往往是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灵活表现,使作品产生理想的效果。 画油画也有干画法和湿画法,所不同的是干与湿的掌握需运用调色油而不是水。油画的湿润法常用于打稿,表现背景、远景,和刻画对象细腻的质感和空间、颜色关系,不用于造成肌理效果(现代的一些抽象画除外)。油画的干画法在层层覆盖时一般不一定非得等底色干了再进行,应用起来更为方便。 在国画的写意画中,也有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也是要等颜色干了以后再继续作画。湿画法则是一气呵成,让笔画的浓淡干湿自然衔接,气韵流动。湿画法还有几种不同方法:泼墨法,就是用豪放的笔触,浓畅的水墨,如同泼在纸上一样。破墨法,先用淡墨画,然后又在上面用浓墨来破;或先用浓墨画,然后又用淡墨来破。渲染法,就是用水墨或颜色来烘染形象,在未干的墨线旁用水来冲,使墨迹跑开,形成自然流动的纹路等。水墨画的干湿画法,有时就在一笔之间,变化莫测,随心所欲,全凭笔头功夫,最能抒发作者的酣畅情怀。 为什么中国画家喜欢在画上题字如果你看的画多,那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画的画,不论大画家还是无名小辈,也不管画的是油画或版画、水粉画,他们很少在画上题字。即使有字,也大多只是画家的签名和时间。 而很多中国画却与此不同。中国画家不但喜欢在画上题上自己的姓名、字号、时间,还常常题上一首诗或一小段文字。 有时候,题的字很多,甚至多到占面画的大部分地方。 其实,在画上题字,并不是从一有中国画就有的。开始时,有些画家即使题字,也写得很小,而且常是写在树根、石缝等不大显眼的地方。那时候,画家并不以为书法同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到了宋朝,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开创了在画上大字题名、大段题诗的画风。为什么苏东坡敢这样做呢?因为他是个大文人,诗歌、书法、绘画样样都行,兴致上来了,把三者合在不是更尽兴吗?从此之后,各个朝代的画家就几乎是每画必题了,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画家郑板桥一生画了无数的竹子。但是,画同样的竹子,当题的字不同时,画上的情趣和意境就不大一样。“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叶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首题画诗写得像打油诗,十分简单明了。而另一首题画诗———“咬住青山在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则是对竹子坚定、挺拔、宁折不弯的品格听歌颂。郑板桥从来不愿同贪官污吏来往,宁可回乡种田也不做压迫百姓的官。这首诗不正反映了画家的心情吗? 在画上题诗写字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增强了画带给人们的情趣。同时,在画中有没有题诗写字,题诗写字的水平高与低,也逐渐变成了衡量画家学识水平、艺术修养的一条标准。 为什么中国画常把彩色的东西画成黑白的我们看黑白电视和黑白照片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简单的黑白当中也有丰富的“色彩”变化,比如黑与白的对比能够表现“强与弱”“软与硬”“明与暗”“高与低”等效果,形成黑和白的韵律,隐藏着丰富微妙的变化,这些都使黑白产生了自己独具的魅力。而在中国画当中,墨不仅仅是黑色的,它和水调合之后能产生更为丰富的颜色变化,而在画面完成后有意留下的空白,也常有“计白当黑”的作用,使画面完整而简练。 墨经过风干以及和水调和,能形成多种颜色,包括有浓、淡、干、湿、焦五大类。其中浓墨就是很浓很黑的墨,它一般是指墨汁原汁的颜色。淡墨是指浓墨加水之后稀释而形成的浅淡的墨色。干墨指用笔时加快速度后留下的笔痕,常常可以用来表现柘藤和树干。湿墨指含有大量水分的浓、淡墨色,是和干墨相比较而言的。焦墨常常是浓墨经过蒸发后遗留下来的墨体,有时也可能形成墨块,是一种很干很浓的墨。这五种墨色可以表现出许多物体的不同质感和“颜色”。例如画一种小红果,可以称用笔蘸饱淡墨,然后在毛尖处蘸上浓墨画出果体(这就用了浓和淡两种颜色);再用干墨来表现果梗,因为干墨必须适合表现干硬的质感。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完成不同的果实还有许多技法,比如画叶子可先用浓、淡墨画大面积的叶子,待半干时再用浓墨、焦墨勾画叶筋,以更好的表达质感。还有,墨可以不断地堆积,使黑色本身含有丰富微妙的层次。墨有多种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再加上墨是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的特有的绘画材料,因而中国画常把有颜色的东西画成黑白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画并不等于“中国画” “中国画”和中国的画,字面上的差别就在这个“的”字上。中国画专门指的是那种中国特有的,形成了一套体系的绘画。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用线条来画,以线条的千变万化来组成画面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岛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在画中都有线条,这包括一目了然的线条,也包括变化了的线条。如何在自己的画中使用好线条,这是每一个画中国画的人都必须研究的学问,———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用笔”。在用线的同时,中国画还以墨作为基本的表现材料,这与油画、水彩画等欧洲人的绘画形式有所不同。中国画多用墨而少用色,如何使用好墨,也同如何使用好线一样,成了每一个画中国画的人必须研究的学问,古人称这种学问为“用墨”。 除了独特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外,中国画的样式也是独特的,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很多种,由工匠用特有的装裱工艺把作品装裱出来供人欣赏,而不是像很多画那样装在框内供人欣赏。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中国画的这些特点都离不开自己独特的绘画工具———毛笔放各种类型的纸、帛、绢,以及特殊的墨。缺了它们就很难画出中国画的特色。 如果说中国画是指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的话,中国的画由于有了一个“的”字,所以指的是中国人画的画。中国人可以用中国画的方法画画,同样也可以从欧洲传来的绘画方法画画,反之,外国人也可以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画,只不过这是外国人画的中国画。 因此,不要混淆“中国画”和中国的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画中国画的纸为什么同画其他画的纸不一样你画过什么画呢?不知你注意过没有,如果你是画的中国画,也就是用毛笔、墨和宣纸来画画,不论你用的宣纸是厚是薄,颜色(墨)总是渗在纸里的。你在正面画了,纸的背面马上就有了颜色。所以,在画中国画时,人们一定要在画纸的下面放一块毛毯或能吸水的旧报纸。 画中国画用的纸,和一般的图画纸不同。它不是把画中的颜色托在纸上,而是让颜色溶在纸纹里。由于纸的纹路不同,厚薄不同,粗细不同,它吸水的多少也就不同。所以,画中国画用的纸可以使相同的颜色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所画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纸来画出不同的效果。画中国画的纸有很多种,但是,大家一般叫它“宣纸”。这是因为制造这种纸最出名的地方叫“宣州”。时间长了,大多数画中国的纸,不管它是什么地方造的,都被叫做“宣纸”了。 直到今天,制造宣纸还基本上采用古代的造纸方法,是用手工来完成的。这样做是为了让纸用起来不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做宣纸的原料,用的是植物的纤维。在造纸用的材料中,用得最多的是树皮和竹子。如果用竹子做原料,一定要用新长出来的嫩竹子,把它截成一条一条的,削去外皮,然后用很浓的石灰水浸泡,再煮上几天几夜。煮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了,就可以捣成纸浆一样的原料;再把原料浆倒入一个个槽内,用很细的竹帘子,拉平了在水中捞,捞一次,竹帘子就有一层薄纸浆。把这一层层的纸浆晒干了,就做成了画中国画用的宣纸。 为什么毛笔要做成各种各样的虽说用一支笔就可以画出富于变化的线条和墨色,但还会受一些*。比如笔头的大小就是个问题,大笔画小画或小笔画大画总不那么适合。另外,笔头的大小会影响含水量的多少,笔头的软硬也会使画出的线条和墨色各具特点。这些正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毛笔的重要原因。 根据画画和书法的需要,有很细的小笔,比如专门勾花纹一类细线的衣纹笔;也有中等大小的小楷、中楷和大楷毛笔。前者大都用比较硬的动物毛做笔头,笔杆长而细,后者一般用比较软的动物毛制做,可以勾变化丰富的线条,也适合涂画变化无穷的墨色。画大面积的墨色还有特制的斗笔,这种毛笔杆细,笔头粗,使用起来很方便。 做毛笔头最多的是羊毛和兔毛,它们被称为羊毫笔和兔毫笔。还有狼毫笔,不过并不是用“狼”的毛做的,而是取自黄鼠狼的毛。前两种笔的笔头比较软,含水量也大,后一种正好相反。为了集中它们之间的优点,还特别做了兼毫笔,就是把狼毫夹在笔头的里面,而羊毫或兔毫包在外面。 正是这些大小不同,软硬不一的毛笔,帮助中国画家创作了独具风采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