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示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0: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4:39
5.4.3.1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在影响分配系数的各种因素中,温度是很重要的。分配系数(DK)与体系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地球化学
在一定范围内,△H可看做常数,一个理想的地质温度计应具有尽可能大的△H值。在设计地质温度计时,需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分配系数值,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H和B值。Hakil和Wright(1967)研究了夏威夷现代火山熔岩湖中1965年3月5日至15日喷发的玄武岩浆和正在结晶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之间Ni的分配。通过在不同的温度下取样,并测定橄榄石(Ol)、单斜辉石(Cpx)和玻璃(Gl,淬火的熔浆)中的Ni含量,计算出了Ni的分配系数(表5.6),用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相对应的绝对温度倒数(103/T)作图(图5.17)。求出三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由此得到三对△H和B值。图中直线的斜率均较大,表明Ni在三个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对温度均比较敏感,都可以作为地质温度计。因橄榄石—单斜辉石是两个固相,因此这一个矿物对温度计被应用得更广泛。两矿物间Ni的分配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地球化学
式中:△H单位为kJ/mol;R为8.314J/mol·K;T单位为K,绝对温度。上式可简化为:
地球化学
与此类似,Se在共生的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分配也与温度有确定的线性关系,其分配系数K与温度关系为(600~890℃):
地球化学
表5.6 Ni在橄榄石、单斜辉石和玻璃之间的分配系数
(据Hakli和Wirght,1967)
使用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时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微量元素在各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②被研究作用的温度范围在微量元素分配系数与温度关系式的适用范围内。如Bethke和Barton(1971)实验的温度范围为600~890℃,就不能应用于200~500℃温度范围作用的研究;③测定微量元素在各相中的含量时一定要注意矿物的纯度,否则会影响DK的精度;④微量元素在固相中的浓度变化只引起体积的极小变化,即分配系数受压力的影响可忽略。
5.4.3.2 微量元素地质压力计
与温度相比,微量元素分配系数与压力关系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主要是分配系数对压力变化的不敏感,也有实验技术条件的*。从热力学基础关系式来说,在恒温条件下,分配系数与压力的关系应为:
地球化学
图5.17 Ni在橄榄石、单斜辉石及玻璃间分配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据Hakli和Wright,1967)
该式是微量元素地质压力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微量元素压力计适用于△H小和△v大的反应。实验证明在300~700℃范围内闪锌矿中FeS的含量是压力的函数:压力越高,FeS含量越低(图5.18)。压力对与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平衡共存的闪锌矿成分的影响如下:
图5.18 FeZn-S体系中压力、温度和FeS的关系
地球化学
式中:N为闪锌矿中FeS的质量分数;γ为活度系数;α为活度;P为压力。在测得闪锌矿的FeS含量后,即可在图5.18中查出闪锌矿形成时的压力。
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示踪
5.4.3.2 微量元素地质压力计 与温度相比,微量元素分配系数与压力关系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主要是分配系数对压力变化的不敏感,也有实验技术条件的限制。从热力学基础关系式来说,在恒温条件下,分配系数与压力的关系应为:图5.17 Ni在橄榄石、单斜辉石及玻璃间分配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地球化学 该式是微...
污泥浓度实验步骤
污泥浓度实验步骤大致如下:首先,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污泥样品初始重量,并记录。随后,将适量蒸馏水加入污泥样品中,混合均匀后再次称量。为确保准确性,此步骤需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接着,利用污泥浓度检测仪器进行测量,记录显示屏上的数据。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和已知系数,计算出污泥的实际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蒸馏水及天平的清洁度,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天健创新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641)创立于 2002 年,是长期专注于水系统传感器和监测仪表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通过水质传感器和数据服务,为水行业提供先进实用的监测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悬浮物、浊...
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示踪
与此类似,Se在共生的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分配也与温度有确定的线性关系,其分配系数K与温度关系为(600~890℃):地球化学 表5.6 Ni在橄榄石、单斜辉石和玻璃之间的分配系数 (据Hakli和Wirght,1967)使用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时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微量元素在各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②被研究作用的温度范围在...
成岩成矿构造环境的判别
(1)构造环境是幔、壳物质不断耗散自身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首先必须在地质-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来建立地壳结构;然后据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各种岩石类型组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来恢复古构造环境。应用各种岩石的微量元素(同位素)的含量和组合来示踪不同构造环境,可以作为宏观构造环境...
如何用地球化学图解来分析岩矿?
δEu值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常常作为划分同一大类岩石的亚类和讨论成岩成矿条件的重要参数之一。例如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壳型、壳幔型和富碱侵入体型三类,其中壳型花岗岩的Eu为中等亏损,δEu平均值为0.46;壳幔型花岗岩Eu为弱亏损,δEu平均值为0.84;而碱性花岗岩Eu则强烈亏损,δE...
地球化学基本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体系
5)地球化学示踪理论与成岩成矿物源追踪和作用物理化学条件计算方法。6)地球生命物质的阶段式衍生进化及其与无机环境物质交换理论,与有机、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通过最近40年的迅猛发展,在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上天、入地、下海”全方位探索地球的能力,已成为解决当代全球性地学重大...
岩浆演化的岩石地球化学响应
稀土元素是一个特殊的元素族,只要其中一个元素出现,其余的就都会同时出现,但稀土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性,它们的运动和组合规律是一定的地质与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因此,稀土元素是良好的地球化学的示踪剂,可用于探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过程等多种地质问题。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之流纹质火山碎屑岩δEu平均0.05,碎斑...
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近EW向和NE向剪切带是矿田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铜厂铜矿床北矿带及北东矿带、铜厂铁矿床、徐家沟铜矿床均受该类构造控制,该类构造为含矿热液的运移、矿质富集提供了通道及空间,是成矿必不可少的构造条件。 矿田内酸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均有出露。超基性岩体的岩性主要为蛇纹岩和滑石菱镁岩,均为超基性岩的...
微量元素示踪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及定量模型是近代地球化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已广泛用于恢复变质岩原岩,探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与物理化学条件、成岩构造环境及成岩作用。微量元素在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可用能斯特分配定律描述,是其作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及建立定量模型的基础(赵振华,1997)。常...
稳定同位素的示踪原理
轻质量数的稳定同位素是构成地球物质的基本成分,差不多所有的地球化学过程都与这些元素相关联,因而,利用这些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不同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下的分馏特征去研究各种岩石、矿物的物质来源,成岩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规律,岩浆、变质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交换及混合作用,沉积成岩过程中的生化...
赵葵东科研情况
赵葵东在科研领域的活动涵盖了多个重要项目和研究,主要集中在铀矿成因、地质事件同位素示踪、大陆岩石圈层圈相互作用、成岩成矿过程、花岗岩及其热液成矿体系、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成因及铀成矿关系、铜多金属矿床解剖、华南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铀成矿,以及控矿地层和岩体三维探测与找矿预测等方面。在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