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0: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3 14:27
是什么样的神奇投资策略?
它未必会在单边上涨或者下跌的行情中给大家带来多少惊喜,但是却有可能在震荡的市场中,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投资体验;
它未必会在短时间内给大家带来多么令人惊艳的投资收益,但却有可能在市场的震荡中平滑风险不断累积投资上的小确幸。
最终,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大大的超额收益!
它未必是投资当中最优的一种投资策略,但却有可能,让你在面对市场波动的时候,心态更平和,操作更淡定,从而减少因为短期的情绪冲击而导致的各种非理性的操作。
这个策略,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网住震荡市场的神奇投资方法——网格交易策略!
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把一定的价格区间分割成若干个格子,然后再利用市场的波动,在这个区间内越跌越买,上涨卖出,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不断地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规则,再利用行情的波动,反复的低买高卖,博取超越指数或者基金本身的一个超额收益。
说到这里,肯定就有人来反驳了!
“我们要做的是价值投资!我们要做的是长期投资!
你看你这个反复的买来买去交易,是不是就想骗一点手续费呢?”
不过我们其实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实际上我们在这个市场上可以获取的收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通过市场的长期上涨,通过通货膨胀来获取的收益;
另一类则是通过收割各种的情绪,各种市场的波动来获取的收益。
一个成熟的投资体系当中,应当对这两种收益都有一定的应对思路。
而且简单的长期持有就一定会迎来大幅的上涨吗?
其实也未必!
就拿号称十年长牛的美国股市来说,他也有过十几年不涨的黑历史!
比如说在1997年的7月17号,道琼斯指数的开盘点位是8037.95点,而到了2009年的4月28号,这个收盘点位是多少呢?
是8016.95点!
这将近12年的时间里,指数非但没有涨,还跌了0.27%!
刚刚讲到的是美国对吧,那回来看看我们的大A股是不是这样呢?
上证指数,从2008年5月16号开盘的3637.64点,到2021年12月20日的3593.6点!
整整13年的时间,反而下跌了1.21%!
这个12年、13年的时间总足够长了吧!
我们的人生中有几个这样的12年、13年可以让我们在这里耗着?可以让我们这样去蹉跎岁月?
但如果恰好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投资了相应的指数,这十几年的长期持有,它会是一种怎样的投资体验?
当然,当我们再回看这段区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论是道琼斯指数还是上证指数,在这十几年不长的表面下,掩盖的是将近100%的振幅。
也就是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虽然涨幅极小,但是这两个指数无一例外,它的震动都是非常大的。
这背后隐藏着非常大的一个行情波动,那在这种时候,就是我们的波段投资策略,或者说就是我介绍的网格交易策略,有机会大显身手的时候。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情况做T更好,去高抛低吸。
但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在证券市场上其实是一个比较无助的一个状态。
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我们的对手除了其他的普通人还有谁?
还有各种游资大佬,各种专业机构,还有各种7788的专业投资人…
我们996搬砖工作,最多偶尔摸鱼看看盘,学点投资知识。
而人家996在干嘛,在研究金融市场,对吧?
那不管是从知识的丰富度,对于消息的敏感度,还是最简单的研究市场的时间长短上来说,我们都是完全没有办法跟人家相比的。
那在这样一种知识、信息,还有付出的时间,这些要素都完全不平等的情况下,我们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预测未来的走势,去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个成功几率可想而知。
但网格交易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大大增加我们的胜率!
千千万万不要觉得网格交易好像很陌生,很不好理解!
就以我们最熟悉的定投来举例:
定投其实是一种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就做一次买入的投资策略;
而网格策略呢,就是把这种相同的时间间隔改成相同的价格间隔,每下跌这样一个间隔,就进行一次买入。
那相比于定投完全不关注价格,只关注时间的定期定额操作方式;
网格策略在买入的这一部分,更像是一种不定期定额的变种定投策略。
它的买入触发条件不再是时间,而是关注价格是否发生了一定幅度的变化。
这样的投资操作可以保证我们在每一次买入的时候,都是在一个股价下跌的情况下,从而避免了传统定投中可能发生的这个买入时间,都恰好在阶段的高点,或者在相同的价格区域内反复买入的一个问题。
因此网格策略在拉低整体持仓成本上的效果可能也会更好一点。
同时,在类似定投的买入逻辑之外,网格交易还额外增加了一个卖出的逻辑:
在前一次买入的价格基础上,如果价格产生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就会触发一次卖出,从而就形成了一组高抛低吸。
随着这个行情的反复波动,网格交易策略就会按照越跌越买,上涨卖出的原则,不断的重复这个高抛低吸的过程。
从而在震荡的市场当中,利用市场的反复震荡反复来回来积累相对于投资标的本身的超额收益。
另外呢,网格交易还有一个跟其他很多的投资策略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网格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把所有的思考做在交易开始之前的这样一种策略。
一旦投资的实践开始,除非出现了那种彻底改变原有投资逻辑的情况,几乎不会再对策略本身做任何的修改,而是严格按照既定的交易体系、既定的策略去执行我们的交易行为。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排除短期情绪对于我们操作的一个决策的影响。
其实刨去一些专业知识和信息解读能力上的一些差距,我们普通投资者和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在个人的资历、资质、智力上其实未必会有多大的差距。
但是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往往比我们普通投资者胜率更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绪的干扰。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其实原本已经制定好了一套绝妙的投资计划:低位买入,高位抛出。
可是当低位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又被市场的连续下跌给吓到了,最后在恐慌的情绪之中错过了之前制定好的买入计划;
或者在下跌买入之后,还没有长到之前计划好的一个高位,一个震荡洗盘,心里一慌,就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筹码给交了出去。
最后等到真正的大波段来到的时候,只能望股兴叹,又错过了…
但是网格交易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
因为网格是一套事先已经规划好的交易体系,按照最传统的做法,在规划网格之前,都会做好一张网格的规划表,如下图
哪种情况下买入,哪种情况下卖出,每个价位上要持有多少的持仓,都清清楚楚的标注在这个表里面。
交易开始之后,我们就按照表中的这个价格去机械地执行我们制定的策略,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情绪对于我们具体的交易行为的一个影响。
这种传统的表格形式虽然也不错,但是这个具体哪一天会触发表格上哪一格的交易,我们也不知道,对吧?
到最后其实还是要每天盯盘,临近价格的时候,再去及时的做操作挂单,这样一种非常传统又很繁琐的操作路径上。
这一盯盘又不好了,弄不好又被这个上上下下、跌宕起伏的市场给搅到不可控的情绪里去了。
而且就算我们情绪能控得住,老要我在这儿盯盘,手动去下单,这个也不方便。
所以,我们就有了这样一款网格交易条件单的工具!
只要事先制定好执行交易的价格区间,定好每上涨多少下跌多少进行一次交易的步长,后面所有的具体的操作和盯盘都可以交给这个系统去自动化的完成。
从而真正解放双手,再也不用盯盘!
不盯盘自然也就避免了情绪化交易的影响!
不过,我说了那么多网格交易的特点和优势,那么网格交易策略具体应该怎么样去执行呢?
接下来,我就正式教大家如何制定一个具体可执行的网格交易策略~
在上面,我们分别了解了:
为什么波段策略在我们的投资实践中是有它的一个应用场景的?
又为什么网格策略也是一种普通人也能玩的波段交易策略?
然后又卖了个关子,告诉大家,网格策略在思维上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普通人的波段交易策略,但在实际的操作上可能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毕竟,它是一个偏高频交易的策略!
我们要对着一张表格时时的去关注,哪一格可能要到了,然后需要及时的去挂单;
万一今天挂单没成交,明天还要继续挂,其实挺累的。
不过,时代变了,现在有了网格交易条件单这样一个工具。
传统的表格不用了,也不用盯着盘面掐着表去做任何的操作了。
所有的这些盯盘、挂单,这些机械化的操作都可以交给条件单的程序去完成!
而我们呢,则完全成为一个决策者,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交易策略的制定和交易思路的整理上!
而省下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好好工作、积累本金,也可以去陪陪家人、享受生活!
那么制定一个具体的网格策略到底难不难呢?
我们点开这个网格交易条件单,你会发现里面要设置的参数还是挺多的。
不过,实际上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网格交易策略,最关键要抓住的因素也就三个:
你要交易什么样的品种?
要选择怎么样的区间?
你的格子要设多大?
一、交易什么品种?
很多人认为网格交易是一种短线交易策略,不同的是,网格交易策略虽然是一个相对高频的交易策略,但也可以是一套长期运行的交易体系。
所以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些相对不会死的指数基金作为网格交易的标的。
一般来说,单支的个股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整体的投资逻辑发生彻底的改变。
一旦发生这样的改变,既有的策略思路自然也就跑不下去了,网格策略也只能*中断。
但是指数基金对应的往往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主题的指数。
相对来说,整个行业或者指数内所有的公司都集体的、集中的发生这种巨变的可能性其实是比较小的。
因此,它也是一个更适合策略做长期运行的一个选项。
而且即使指数中的某一个个股真的出现了某种问题,那毕竟指数对应的也是一揽子股票。
某一个指数的成份股出现了问题,那对于指数整体的影响其实也是相对有限的。
而且,指数本身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套选股的机制,当某个成份股不再符合指数要求的时候,他也会被这套机制、这套规则自然淘汰,换上其他比较符合规则的个股,从而就实现了指数本身的一个优胜劣汰。
当然,也不是随便哪一个指数都可以作为我们网格交易的一个备选项的!
毕竟,网格策略本身是一种针对于高波动行情来设计的一种交易策略。
所以指数本身的波动率不能太低,相对于那些低波动高成长的指数来说,那些高波动的指数,甚至是一些高波动的成长指数反而可能是更加好的一个选项。
另外指数或许不死,但我们交易策略最终还是要落到某一个具体的指数基金上的。
指数基金并不是完全不死的一个品种!
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网格策略的成交效率,避免条件单挂单之后没有办法实际成交的尴尬,同时更是为了避免策略跑着跑着,基金直接因为规模太小而清盘的这样一种极端的情况。
一般的我们都不建议选择规模太小的指数基金,最好规模不要小于一个亿,对于网格的这么一种指数基金来说,大一点,反而我们的策略会更稳一点。
二、选择什么区间?
那定好了网格的一个具体交易品种,下一步就是要确定网格的区间。
网格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应对一定区间内的震荡行情的交易策略,因此我们在做网格之前,一定要确定网格运行的价格区间。
一旦涨破或者跌破了这个区间,就说明这个品种已经结束了原本的一个横盘震荡的行情,可能会迎来一波相对比较大的一个变化。
那应对原本正在行情的网格策略呢?当然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功成身退了。
在这个方面呢,网格交易条件单也很贴心,一旦超出了网格区间,条件单就会自动停止运行,不会进行无*的买入和卖出的操作。
那这个具体的区间应该怎么去确定呢?
这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这种具体的方法:
有的流派会借助指数估值,观察指数过去一段时间内估值数据的震荡情况,去反推指数当前可能的一个具体的震荡点位。一旦超出了这个估值的区间,就意味着指数可能进入了一个相对低估或者相对高估的区域。
有的观点认为,在低估或者高估的阶段,其实并不是网格策略发挥作用的最好区间。因为低估区域,我们应该尽量去积累一些廉价的筹码,没有必要继续按照网格的这种机制去机械地进行下跌买入,然后涨一点就卖出的这种操作;
那在高估区域也是一样,指数好不容易完成了摸底,要开始腾飞了,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把手中的持仓给他捂一捂,去享受这种行情的腾飞。没必要在刚起飞的时候就机械地按照网格的这么一种操作方式,机械地卖出下车。
当然,这只是一种外界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
而且网格策略本身也有很多的变种,比如可以利用上涨下跌幅度不同的不对称网格来应对不同的行情和估值区域。
当然,这个就属于相对比较高阶的网格策略的应用方法了,超出了我这个系列会讲到的内容。那大家有兴趣的话呢,我可以之后再整理这种进阶知识,继续给大家分享~
当然,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有一种更加直观的网格区间判断方式,那就是去寻找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震荡区间。
因为这些振荡区间都是曾经许多的投资者反复博弈、频繁交易的区域,当股价再次进入这个区域的时候,意味着很多当年在这个区域进行交易的筹码又接近了他们本身的一个成本位置,到了再次选择方向的关键时刻,因此很有可能再次形成一个新的震荡区间。
三、步长的确定
现在大家知道如何搭建起一个大致的网格策略的框架,那我们现在就要更进一步,往这个框架里面填入一些血肉,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实用的网格交易策略。
作为一个网格策略,它的核心逻辑一定是上涨一定幅度进行卖出,在下跌一定幅度,再进行买入,我们确定了网格交易的一个大致的品种,知道了怎么确定网格交易的运行区间。
那我们现在说的这个上涨下跌的这么一个幅度,就应该如何来确定呢?
这个上涨下跌的幅度,它有一个专门的学名,叫做步长。
其实这个名字是一个很形象的名称,你想网格交易其实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买入和卖出这样来构成的。
它就像在网格的这个系统上,在这个网格的梯子上,一步一步的走过去,那这一步能够跨多远,就是步长。
那要怎么来确定一个网格策略合适的步长呢?
其实这个确定方法也有很多的流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等分法来确定。
步长等分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预先确定好的网格交易运行区间里面,将这个区间再等分成几个小格子。
比如,我们预先确定了一个20%的网格区间,再采用等分法把它分成十个格子,步长就是2%;如果我们分成20个格子,步长自然就是1%。
当然,除了这种最简单的等分法,还有一种更加复杂一点的方法,就是在等分的基础上,根据我们投资的这个品种历史上的振幅,对步长再进行一个调整。
比如说我们想让它的触发频率更高一点,追求每天都有触发的效果。我们就可以将步长向更加接近于每日振幅的方向去进行一个调整。
如果想要降低触发频率,那我们就可以把步长调大一点。
当然调大也是要参考品种历史上的是周振福、月振幅,不然步长太大,触发频率太低,也会影响网格策略的最终效果。
所以,这个步长的设置,应该是一个追求触发频率与我们投资标的的具体行情,以及我们自身的资产情况相匹配、相平衡的一种艺术。
因为过小的步长,会导致我们在这个下跌的区间中产生过于频繁的买入,结果就造成一种抄底抄在半山腰上的尴尬情况,弱化了网格策略分批买入、摊薄成本的效果,最终也造成了可用资金的大量消耗。
而在上涨过程中又会造成过于频繁的卖出,最终这个肉还没吃到,碗是先倒空了,空留一堆现金在那里站岗,也同样会降低网格策略本有机会达到的一个收益预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绍了网格策略是一种以价格涨跌为出发依据的策略,那问题就来了,因为和定投这类以时间作为投资信号的策略相比,以价格作为每次触发投资信号的网格策略,某个价格它具体什么时候会到,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事先做出一个预测的。
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像定投那样,提前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准备好资金。
所以,为了保证策略的正常运行,避免到了买入的这个时候,因为钱没到位,导致整个策略无法正常触发的尴尬情形,在做网格策略之前,我们就需要事先对于策略所需要的资金进行一个盘点和计算,并且预留出足额的资金。
从实际的整个策略的运行和策划的角度来说,运行网格策略之前,我们先要定下网格策略运行的一个区间,再定下策略的步长。
四、压力测试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能够以表格的形式,清楚地看到这个策略具体会在哪些价格上触发交易,然后,我们再定一下每一次触发交易的时候,具体买卖多少份的基金,就可以完整地勾勒出,在这个网格体系当中,当标的的价格走到每一个具体价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需要投入多少的资金,实际上又拥有了多少的持仓。
换言之,在整个策略开始运行之前的策略制定阶段,我们已经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如果策略开始之后,我们遭遇了连续下跌的情况,我们的策略最多会需要我们投入多少份的资金,账户又会相应的产生多少的亏损和盈利。
这种在策略开始之前就进行极限投入和极限亏损的计算,就是我们所谓的压力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在真正的投资开始之前,我们就能对各种行情下的资产投入情况,还有账户的盈亏情况,预先做好一个心理和资产上的双重准备。
这样一来,在真正的进行投资实践的时候,自然也就更加的从容淡定,避免了因为一时情绪的影响而可能导致的各种进退失据的操作。
好了,网格交易策略的知识分享,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在我的分析里面,我介绍了利用波段进行投资的一个必要性和网格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它的作用;如何搭建网格策略的大框架、步长的确定和账户规划的一个压力测试。
到这里,基本上一个网格的策略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了。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大家要真正的理解网格策略的深层原理,切身的去感受到网格策略可以给我们在投资的实践和心理上带来的影响,还要靠大家自己更多投入到真正的网格实践中去才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3 14:28
网格交易法(grid trading method)就是鱼网交易策略,为一种捕捉盘整行情的隔30点或其他合适的点数设置买点与平仓点的交易策略,弱点是当单边行情发生时很容易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