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基础呼吸方法10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8 16:2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32
道家基础的呼吸法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收缩。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呼吸在这种方式下会变得轻缓,只占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舌尖轻轻顶住上腭。逆呼吸与顺呼吸的细微差别: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紧靠肚脐下方的耻骨区。吸气时轻轻收缩这一部位的肌肉,呼气时放松。
原理
呼吸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养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载着生命的能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肺细胞平展面积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 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坐办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进而造成脑部缺氧。于是白领们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
腹式呼吸
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可能。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安神益智。
腹式呼吸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33
一、练习气功的时候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到的,所以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关注,如果想要从练习气功中,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那么久一定要注意好正确的联系方法,以及一些相关方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来选择练习气功了。
二、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练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气不当,把橐籥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口诀:叫做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吸入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练气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盖津可化气,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气”,肺主气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土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气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籥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寐,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气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气中,气包心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匡道长讲述他的亲身体会时说,静到极处,但觉气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主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谓之胎息。《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赋性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三、吐纳须知
(一)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气,则无饥渴之感,所谓“气满不思食。”种种功效,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二)练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练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辅助,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气,以气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三)《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对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疾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憋端。
(四)平日注意保养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气,《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试看哪位气功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五)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气,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腥荤属沉浊之气,食之必使先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故均宜避之。应持素食淡饭,以养真气,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气,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练气者不可不知。
(六)不可当风吐纳,练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七)练气当禁烟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气。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入于肺经大声叫喊;入于肾经则情欲不节……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气耗,故宜戒之。
即此—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道教内功里面,只为基础*,学者得其真趣,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33
小刀 在这里现丑了,希望能为您解惑一二。我道家修气者首先要秉持浩然正气 长存于胸的原则,不求事事迂腐,只求无愧于心!肤浅的修习时或许不会发现,但一颗无愧于天地的正气之心对我们以后的修习却可谓是后劲无穷!
道家有鸿蒙初开,天清地浊,万物皆由气所化,一生二、二生三、三衍万物的说法。
而吞吐纳气,正是通过纳清祛浊这个天地至理来*的。即要修习吞吐纳气之法,就要先有气沉丹田之感,这便要掌握丹田的所在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个丹田!其中我道家有尤以中丹田为主,即肚脐以下向腹内斜叉2-3寸!
最基本的纳气法就要属“朝元纳气法”了。简单的说就是清晨太阳刚生起的时候 游离在天地间的“气”很多,便于吐纳,吐纳时要使气息慢慢变的平缓、悠长、道家讲究多纳少吐,以便可积气于身,纳请吐浊!但有一点我要说明,吸气的长、纳入的多 并不是真的吸进很多的空气,而是通过自身感受天地间游离的“气”,以周身为纳气的媒介,感受纳气的过程,否则,进的气多出的气少那会要人命的!但很多人却是不明百这个道理,只是感到越练越辛苦,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在练了!
“朝元纳气法”很好,还有“夜藏玉兔日藏乌”的纳气方法 既白天纳日华,夜晚纳月华,但这种纳气的方法需要一定的功底,需要很强的持之以恒的定力!
我中华上下5000年悠悠历史,祖宗们留下的财富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开拓的,而道家就可一说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佛教虽然很昌盛,但他们的**很多都是从道家*里引进的,如丹田、纳气、经脉、虽然佛教总是含糊其词,但道教,涵盖着中国古时的文明的本土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刚刚叉了点小话题,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虽然我上面举了两个纳气的* 但那不过是个好点的养生之法罢了!真正的练气之法是凌驾与纳气之上的!这需要很深厚的纳气功底、经脉的了解、好的**、和一些高人的指点。
以上就是我对我道家基本吐纳法的一点心得,我没有写太多的细节上的修习之法,如果您对基本的纳气之法没有什么了解的话,可能会觉的我写的概括和艰深了点!您可以去相关的网站查寻一下(http://bbs.yangshengzhu.com/dispbbs.asp?boardID=8&ID=2041),但他们的很多纳气法都是自成一派,可万变不离其中,希望你可以取重家之长!
真心希望我上面写的东西能给你带来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