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论述国家可以采取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3:5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29
一般性货币*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工具,俗称三*宝: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这就是三大货币*进行宏观*的原理。
1.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措施。
2. 再贴现*。
再贴现*就是*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目标的一种手段。
3. 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目标的一种货币*手段。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再贴现是*银行的三大货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商业银行的信用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一般来说,*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一种短期利率。因为*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申请再贴现合格票据,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期限也在1年之内。
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货*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的*意向。
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银行,这就**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和准备金*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依弗里德曼之意,*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银行连续、灵活、不受时间数量方向*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银行出现*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强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和准备金*所做不到的。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另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张*银行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进行再贴现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1)*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
(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
(3)必须有其它*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
与其它货币*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具有如下优点:
(1)*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
(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存款准备金*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银行日常*货币供给的工具,*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
二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和金融非均衡发展,同样的货币*操作在不同的地区发挥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效应。我国货币*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一刀切”式的货币*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货币*三大工具,这些工具的实施效果受到东、中、西部差异的重要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最为常用的货币*工具,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影响基础货币。近年来,我国*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融入(出)资金的能力受国债总量 和资产结构的制约,若商业银行的国债规模较大且其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则其参与公开市场业务的能力就较强,否则就较弱。我国东、中、西部商业银行不管是国债资产规模还是国债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缺乏各省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数据,我们以各省国有商业银行全部资金运用减去全部贷款和企业债之差估算其拥有的国债资产,通过对2001-2003年度,东、中、西部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在其资金运用中占比的计算可以发现:不仅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债资产在全国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的总量中的占比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而且东部国有商业银行国债总量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中、西部银行。东部商业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融入资金的能力强于西部,所以,当央行货币*意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时,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获得的基础货币量少于东部。
央行主要通过调整再贷款率、再贴现率的工具,影响商业银行对贴现贷款的规模,从而实现货币*意图。商业银行对再贷款率、再贴现率工具的反应与需要贷款的实体经济的利润率、资金流动性需求、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等因素有关。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体经济利润率不仅影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而且还影响资金的价格(利息率、贴现率),无疑是影响商业银行对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工具反应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经济实体而言,虽然资金的供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息率和贴现率,但从本质上讲,利息是实体经济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的高低最终受制于实体经济利润率的高低,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换句话说,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利率、贴现率的承受能力受利润率的制约,利润率较高的实体经济能够支付较高的资金价格(利息率、贴现率),即有相对较强的资金需求,利润率较低的实体经济只能支付较低的资金价格。由于各区域商业银行面对的实体经济利润率不同,在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贴现率水平区域间几乎无差别的既定条件下,一方面,利润率较高的实体经济消化资金的能力较强,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较高的利润率能够有效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使商业银行放贷所面临的环境风险降低,所以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也较强。因此,央行同样的再贴现、再贷款*工具操作,在实体经济利润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较快;而实体经济利润率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较慢,导致越穷的区域资金越少,越富的区域资金越多的“马太效应”。
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各区域对同一货币*工具存在反应效果不同的差异。为消除区域差异对货币*工具效果的不同影响,以达到货币*理想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货币*工具进行区域化操作。其实,在不同区域实行有差别的货币*操作,在国外也不是没有先例,开发初期的美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银行的三大货币*工具就有两项实行区域化操作。其贴现率一直由十二家联邦储备银行根据本辖区的经济情况制定,只要报请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核准即可,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各储备银行制定的贴现率经常相差很大,只是随着均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的逐渐形成,贴现率才逐步趋同。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统一制定,但从1913年联储成立一直到1972年以前,联邦储备体系制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就因银行所在的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同而异。
希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29
财政是从百科CV的,货币是从网上找的~~~~看您这题``象突然看到我们可爱的经济考题似的~~~~
积极财政*的涵义
我国*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是就*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尽快从*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财政*和中性财政*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等,都具有这种*特征和*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举措,并非是一种*类型。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的性质和特点
(一)*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也可以说,这是在国内经济有紧迫需要,*实施又有现实可能的条件下,所作出的一种有条件的*选择。这里所谓客观需要,就是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是在货币*因实施、操作通路局部受阻,其刺激需求的能力与效果受限的条件下,必须进行的一种*选择。而所谓*环境允许,就是说,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但在银行有较多“存差”,有富裕资金,企业因约束机制强化等原因而贷款谨慎等情况下,财政可以通过实施以适度扩张的国债*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来达到扩展需求、刺激经济的目的。一旦这种*环境发生变化,财政*选择就需另行考虑。
(二)*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改革深化的财政*,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正是有鉴于此,我国积极的财政*选择了以调整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和产业带动效应为目的,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方向。
(三)*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复合性。简要地说,除了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同时还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通过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腾出180亿元, 专门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抗洪救灾等,即通过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以刺激消费与投资;分批提高了一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殖税,以此推动和增进外经贸方面的需求。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的*取向
财政*原则或*取向的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对*目标的实现和*效应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实行的积极财政*与适当的货币*,应注意和力求做到下述几个“兼顾”或几个“结合”:
第一,在*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新形势下有助于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取向,必须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因为当前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经济发展(增长)模式转轨时期,在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下,主要由于转轨“镇痛”、*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而形成的过渡性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和性质,即在*转轨尚未完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体系还很不健全等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那就很可能诱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加重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非但无助于当前经济的协调、有效增长,而且还将为后续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多的麻烦和后延性障碍。
第三,在*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济与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其发展需要、发展可能及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还是从其在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来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又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障碍和困难,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都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性问题。
第四,在*效应的考虑上,使扩大内需的当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相结合。因为,既然需求不足将是制约我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在*取向、*效应的分析和估量上,必须把短期与长期、当前与今后加以统筹考虑。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的适时调整
既然积极的财政*并非一种长期的*选择,那就必然有一个*调整或*转换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预作准备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出现或找到替代当前财政*“拉力”或“推力”的因素和条件。就是说,要逐步改变以实施积极财政*为重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用其它的推力来加以替代或置换,从而为积极财政*的“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我以为,从中长期看,这样的因素或拉力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市场和消费替代。即当前财政、货币*的着力点,应放在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刺激最终消费需求方面,逐步减轻经济增长对扩大*投资规模的依赖。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措施很多,如有序推进银行的消费信贷;适当增加财政对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支出比重,特别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性支出数量;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为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奠定基础,等等。
2、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社会资金是永远流动和相互转化的。为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除了某些社会公*品、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以外,民间和企业投资的增加,就能为*基于拉动经济增长目的而进行投入的适时退出创造条件。在这方面,我国是存在很大潜力的。比如,尽快减轻企业沉重的非税负担,改变有些企业存在的费大于税状况所能产生的企业投资潜力,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同时,只要引导有方、*得当,激活我国巨额储蓄存款余额和游资的利用机制,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又比如,充分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经济手段,以充分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3、出口需求替代。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通过深化我国外经贸*改革,加强结构调整,改善*激励措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途径所能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去年在引进外资方面所创造的成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编辑本段]积极财政*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风险是指积极财政*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决策风险,二是*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导致积极财政*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财政*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定的*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应的*风险。(2)在财政*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3)财政*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积极财政*风险程度。(4)财政*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6)财政*作用的力度过大或过小。(7)在财政*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阻挠或*执行者对*理解上的偏差。
以上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积极财政*风险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抽象分析,对中国积极财政*风险的分析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积极财政*实践来具体进行分析。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关于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当年安排的国债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要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其资本金;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设备税收*。1999年,**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在*措施的运用方面,既向银行增发国债用以扩大投资,又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00年,积极财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继续贯彻落实 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各项*措施,保障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应用税收等手段,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根据*的精神,在2001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主要的*措施包括继续追加现有国债资金项目的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从近3年实施积极财政*的效果来看,通过积极财政*的实施,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2000年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中国官方估算)。2000年GDP增长速度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尽管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还比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经济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积极财政*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的作用效果同我们的预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这说明积极财政*在其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导致*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积极财政*的目标而言,集中在拉动经济的年度增长上,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其次,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只是放在扩大内需上,而对社会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再次,在*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其他*工具很少使用,不同的财政*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第四,在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我国财政*的重点仍然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没有适时地进行战略上的转移,财政*显得严重滞后。第五,在处理财政*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方面,片面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的作用,没有摆正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财政*的力度偏大,财政风险尤其是国债风险进一步加大。第六,积极财政*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平性,而是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存在明显的歧视,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七,由于层层截留、挪用,据估计,约有20%的国债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大打折扣。
[编辑本段]防范积极财政*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 积极财政*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
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目标及*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
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为消费型*,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
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收费方面,有关*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全国*或省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常委会或省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4.正确认识财政*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市场第一、*第二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宏观*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的财政*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对财政*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掌握好*的力度和作用范围,保持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的实施,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减少和避免*决策和*执行的盲目性。
5.积极财政*目标的实现及其风险的防范,还需要其他经济*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我国的一切经济*及经济制度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要确保其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财政*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是财政*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及制度原因。如民间投资缺乏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民间投资产业准入*方面的障碍等,使民间投资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废除各种歧视性的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要逐步取消产业准入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变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及国防安全的领域不宜让民间资本进入外,其他领域应尽可能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必须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
货币*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是货币*性质和货币**方向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冲击的明智之举,是有效提振内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重要举措,是防止经济大幅下滑、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证。
在我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至少包括三重含义:其一,这是“适度扩张”而非“完全扩张”的货币*。两种*的区别不仅在于扩张程度的差异,还在于其各自运用时所面对的宏观经济态势的不同。完全扩张型货币*通常在经济发生危机或经济萧条时采用。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其实施目的在于缩短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的时间过程,拉动经济复苏;适度扩张型货币*则适用于经济显著减速或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实施目的在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显然,适度宽松的货币*选择,与我国现实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吻合的。
其二,这种*无论是在质的规定上,还是在“量”的变化上,都有别于从紧的货币*。质的规定自不待言,“量”的变化也是如此。尽管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衡量“适度”的、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体现货币*能量和实施程度的一些宏观金融变量指标,如贷款增量、贷款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的总体水平,应明显高于从紧货币*的实施时期。
其三,货币*的组成部分,如信贷*、利率*、汇率*以及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类的货币*工具都应该是放松的,尽管它们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程度会有差别。以扩张信贷规模和降息为主基调的信贷*与利率*,在适度宽松的货币*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角色,而汇率*的作用也不应低估。面对我国出口下滑导致外部需求明显萎缩的情况,应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加大人民币汇率向下浮动的幅度。
适度宽松的货币*旨在拉动内需,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投资需求看,实施这种*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资金的可得性,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会调低利率总水平,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这两方面归结到一起,是有利于刺激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扩大投资需求。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更好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通过*的*引导,使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三农”、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高科技等行业。应改善投资环境,消除行业和市场壁垒,给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使其能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平参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对某些总量型的货币*措施,应赋予其结构*功能。仅以央行作为经常性**工具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为例。应改变“一刀切”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落后地区,可实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做,既可以增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消费主要受劳动者收入制约,因而货币*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有限。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作用的支点,应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结算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拉动消费。同时,货币*应和产业*、收入*、财政*等宏观*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拉动消费需求的合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30
针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国家可以采取以下的货币*工具:
1.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2.提高银行利率;
3.发行央行债券,回笼市场资金;
4.减少各期人行货币投放量;
5.提高货币国际化结算范围和规模;
6.稳定本位币与世界主要货币的兑换比例,让人民币能正常流出国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30
货币*具有三大*工具,主要包括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它们各都各有特色,各有利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优点有:A、作用速度快而有力。B、呈中性。C、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D、强化了央行的资金实力和金融机构的能力。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点有:A、作用过于猛烈。B、易受金融机构的反对。C、受到央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二、再贴现*的优点在于:A、有利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B、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和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C、可以配合其他货币*工具。再贴现*的缺点有:A、具有顺周期特征。B、再贴现*的主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银行。C、宣示作用模糊。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优点在于:A、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的微调。B、具有灵活性。C、利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具有主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缺点主要有:A、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B、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效力就会受到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