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属于生物医学工程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4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5
人工晶状体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晶状体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它的成分包括硅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人工晶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无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 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浑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了。
按照放置位置分类
可以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 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在这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人工晶体的位置居中,与周围组织没有摩擦,炎症反应较轻。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科医师也可能把人工晶体安放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对于校正屈光不正的患者,可以保留其天然晶状体,进行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PIOL)植入;或者是对于手术中出现晶体囊袋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
按照手术切口大小分类
硬质人工晶体:一般质地偏硬、无弹性,直径一般为5.5—6毫米,那么要将其植入眼内,就需要一个6毫米的手术切口,切口相对较大、术后反应较重。
可折叠人工晶体:于1984年人们设计制造了可以折叠或卷曲的晶体,多年来才得以应用并不断改进。随着超声乳化手术的开展与普及,为了把人工晶体自很小切口植入,切口直径可控制在1.8—3.0毫米微切口,以减少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和术源性散光,加快伤口愈合。
按照功能分类
多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分为折射型和衍射型两种。
(1)折射型概念比较简单,多为双凸透镜,前表面3-5个不同屈光度折射区,不同区域负责远焦点或者近焦点成像,成像依赖于瞳孔大小,成像质量受瞳孔大小和人工晶状体偏位影响比较大。
(2)衍射型的光学面采取阶梯渐进衍射技术,在12个同心圆中呈现阶梯状的设计,其高度在0.3-1.2微米之间,阶梯宽度也以同样的规律递减,外周区域则为折射区。阶梯渐进式衍射结构与周边折射区相融合,使得随着瞳孔增大,光能的分布逐渐偏重于远距离焦点。由于采取对光能进行了重新分布,不可避免的造成视觉质量的下降及视觉困扰(眩光、晕轮)的发生。
三焦点人工晶体:衍射形,视近附加+3.33D和 视中附加+1.66D,非球面(相差矫正)疏水性表面特性的亲水性丙烯酸酯(含水量25%),屈光力范围覆盖0.0-+32.0D,0.5D递增。相较于多焦点(双焦点)人工晶体只能视远和视近,三焦点人工晶体提供自然全程全天候视力,即视近,视中,视远全程视力。术后患者可以完全脱镜。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与其他形式白内障的治疗,以及与或无白内障的老花矫正(透明晶体置换术)。
可调节人工晶体: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臻完善,人们对高质量功能性视力要求的提高,改善白内障术后眼的调节功能也成为如今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非球面人工晶体:非球面IOL有着减少术后球面像差的作用,理论上能够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和视觉功能,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设计理念的非球面IOL层出不穷。植入非球面IOL,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对比敏感度,避免了术后眩光、光晕和夜间视力下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IOL眼更加接近生理状态,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6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顾汉卿万荣欣刘欣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
中文名
人工晶体
外文名
intraocular lens
快速
导航
形态
分类
特点
区别
概念
人类晶体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水份,它会因为老化而出现雾化或混浊的情况,而雾化的晶体则会阻碍光线和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眼睛受损、某些疾病、甚至是某些药物治疗都有可能造成晶体雾化的现象;据统计,有超过90%的白内障病例也是源于人类必经的老化过程,是眼睛的晶体变得浑浊,继而视力受到影响,机理尚不明确,药物治疗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白内障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即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成千上万的白内障患者通过这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获得了良好的视力。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相当于更换一个镜头。
形态
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 5.5~6 mm 左右,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可以是两个 C 型或 J 型的线装支撑袢。
分类
按照安放的位置,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的位置。
按照硬度,分为硬质人工晶体和可折叠人工晶体。硬质人工晶体不能折叠,需要一个与晶体光学部大小相同的切口(6 mm 左右),才能将晶体植入眼内。为了适应手术的进步,人工晶体的材料逐步改进,出现了可折叠的人工晶体,可以对折,甚至卷曲起来,通过植入镊或植入器将其植入,待进入眼内后,折叠的人工晶体会自动展开,支撑在指定的位置。
特点
人工晶体可分为硬质人工晶体、折叠人工晶体,特殊处理过的人工晶体、多焦点/可调节人工晶体及非球面人工晶体,分别具有不同特性。
(1)硬质人工晶体
切口大约是5.6~6 mm左右,这样的伤口有时是需要缝线的,那么缝线会造成一定的散光,手术后短期内反应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2) 折叠人工晶体
先把人工晶体折叠好,放在特殊的植入器里面,再推到里面展开的,切口一般是2.8~3.2 mm,切口不需要缝合,散光也比较小,恢复时间更快,缺点是价格比普通晶体贵。预防后发障形成,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可折叠式晶体的材料主要有:硅酮、水凝胶、丙烯酸三种。
(3) 特殊处理过的人工晶体
对于有些患有特定眼病的患者,可能会需要此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比如:肝素表面处理过的人工晶状体,术后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小很多;含有胶原的人工晶体,可提高人工晶体与组织的相容性。
(4) 多焦点/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前面的几种人工晶状体只有一个焦点,无调节力,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老花现象),反之看近清楚看远需要近视镜补足,为了克服此缺陷,30年来,人们研制应用过多焦人工晶体,其中主要分为二种类型:
A,多区多焦型,有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等,即把人工晶体分为中心区,周围环状区,各部位屈光度不同,一般差2.5D,形成二个焦点,一个看近,一个看远。此类晶体的缺点是远近视力受瞳孔大小、环境光线强弱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6
三焦点人工晶体只能看清三个点?看过很多山脉,很多眼科医生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一样东西:离焦曲线,两者看起来不是特别像?可以理解的是,险峻的离焦曲线和平缓的离焦曲线,让患者的体验一定也是千差万别。
离焦曲线,到底是啥?
其实只要知道了离焦曲线是啥,它想干啥就好理解了。眼神锐利的飞行员,能在遥远的天外迅速寻找找到刚刚现身的敌机,能工巧匠能在咫尺的距离观察工件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的眼睛都特别好,好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远距离视力惊人,后者近距离视力完美。
如果想比较一下两人谁的视力更好,只比远距离视力或者只比近距离视力显然都是不公平的,合理的比较,是从遥远的天外开始比,一直比到近在眼前的视力,然后把所有测出来的视力,连成一条线,看看谁的线更好。
山不动我动,用透镜换距离
既然离焦曲线测量不同距离下的视力,然后连成一条线,那么为什么它的横坐标却不是距离,而是度数呢?答案是如果真的把视力表拿到不同距离的地方摆着,然后测完视力再换一个距离接着测,工作量太大,所以本着“山不动我动”的原则,临床上一般用插镜片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我们先测好患者的远视力,然后再在患者面前先加镜片,一般来说是从+2.0D开始以0.5D为步进一直加到-4.0D。然后以视力为纵坐标,增加的镜片屈光度为横坐标,将各个点的视力作为一个连线,那就是离焦曲线了。
离焦曲线,也不完美
其实在临床上,用离焦曲线来评估患者视力的手段并不是很普及,最大的原因恐怕在于费时费力,即使是熟练的人员来操作,测完一个离焦曲线大概也要二十来分钟。有人想偷懒,插片验光时以1.0D或者1.5D的递增来测量离焦曲线,这样测量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Wolffsohn在2013年时专门写了论文阐述这个道理[1],他甚至推荐了应该以0.25D为单位来递增,只是这样更加费时费力,恐怕更加难以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测量离焦曲线时辐辏反射和瞳孔收缩的影响被忽略了,这显然不是患者在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况。在临床中,其实测量双眼的离焦曲线更加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视力情况。
离焦曲线反映的是患者的全程视力
之所以离焦曲线现在会这么火,是因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大力推广,只有离焦曲线才能真正反映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的全程视力,如果装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之后,只给患者测量一个远距离视力,那就好像拿着ipad当砧板用,虽然也可以用,但实在是暴殄天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7
Objective To inquire the method of avoiding or recing IOL Injury when after cataract was treated by YAG laser.Methods 46 patients (49 eyes) with after cataract who underwent YAG Las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fter operation mild IOL injury was occurred in 18% which laser treatment power was 2-4mJ.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treat after cataract by low power YAG laser at early time postoperation without IOL injury.Visual axis... 显示全部
目的 探讨Nd :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人工晶状体后发障时避免或降低人工晶状体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 46例 ( 4 9眼 )人工晶状体术后的后发障应用激光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 18%的病例出现轻度人工晶状体损伤 ,其治疗能量均在 2~ 4mJ。结论 对于人工晶状体后发障病人早期行激光后囊切开 ,低能量即可完成且无损伤。对于囊较厚需要提高能量时应避开视轴中心 ,能量控制在 4mJ以内可以避免人工晶状体中、重度损伤。
Objective To a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treatment of Nd:YAG capsulotomy in preventing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CO) in pediatric cataract sugrery.Methods The study comprised 8 eyes of 8 pediatric patients who had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between 1998 and 1999.Posterior capsulotomy was performed by Nd:YAG within one week to ten days after the surgery.Results Patients age ranged from 5 years to 11 years.Men follow up was 10 months,ranged from 5 to 19 months.7 eyes... 显示全部
目的 评价早期的Nd :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在儿童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 1999年 8例患儿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在 7~ 10日内行Nd :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结果 患儿年龄 5~ 11岁 ,随访时间 5月~ 19月 ,平均 10月。 7例患儿视轴区保持透明 ,1例因后囊浑浊再次行YAG激光术 ,后囊再浑浊的复发率达 12 5 % ,所有患儿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早期Nd :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在儿童白内障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Nd∶YAG laser resection for the membrane forming postoperation on the anterior surface of intraocular lens(IOL) in 56 cases(60 eyes).Methods A single pulse YAG laser was used to relieve the iris synechia and blow up the membrane on anterior surface of IOL.Results The membrane in 53 eyes(88.33%) was completely removed in the first resection.The average energy of each burst was 1.4 mJ and the averge total energy of each treatment was 137 mJ.The mean number of burst... 显示全部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术后前膜5 6例 ( 60眼 )的临床疗效。方法 YAG激光单脉冲先切除前膜与虹膜的粘连 ,再将人工晶状体表面前膜粉碎性切除。结果 一次全部切除无复发者 5 3眼 ( 88 3 3 % ) ,平均单脉冲能量为 1 4mJ ,平均每眼治疗总能量为 13 7mJ ,平均击射次数为 5 1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前膜安全有效 ,并发症少 ,缩短或减少药物治疗 ,及早恢复视力 ,可替代手术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0:27
你好,属于生物工程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