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开篇在王熙凤与贾琏对话旁有一句脂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2:4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34

【庚辰眉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家。丁亥夏。笏叟。】
看到这句脂批,对甄贾宝玉、通灵宝玉、神瑛侍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我突然醒悟。我翻看了一些网上的前人资料,编成此文,以供吧友共享。

 《红楼梦》在写贾宝玉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特设了江南甄(应嘉)府的贵公子甄宝玉,这是一个十分奇妙而重要的设计!但因为"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脂评),要到原80回后佚稿才正面写他,因此这个宝玉的本质规定性,作者的用意,他与贾宝玉的关系等等,便显得分外"迷离恍惝",令人产生理解的分歧。

 一、前人的分歧  前人对甄贾宝玉的主要有二种分歧,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其泰和姜祺。

  (1)"只是一人"说 第56回贾宝玉梦见甄宝玉,清 陈其泰曰:"真玉、假玉,是一是二,迷离恍惚,令人寻味无穷。.....(贾宝玉)醒后用镜中影子一点,可见只是一人也"。他认为这跟"庄生梦蝶"一样:庄子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子,甄玉、贾玉其实也是"一人"。

  (2)"貌似神异"说 清 姜祺评"甄宝玉"诗云:"空教疑是更疑真,是一人还是二人?貌似究嫌神未似,何如我与我相亲?"又自注曰:"败子回头真宝贝,故曰甄宝玉。" 姜祺认为甄、贾二玉仅仅"貌似",其"神"则异:贾玉是"不肖"之子,甄玉是"回头"的败子。

笔者赞同姜祺的"貌似神异"说。

  二、脂评的提示  脂砚斋、畸笏叟是阅过、抄过、评过原80回后佚稿的。他俩虽也有误批、谬批,但其批的总体价值胜过所有前人批。尤其对于原80回后佚稿,唯有他俩留下了诸多独家资料。

关于贾玉、甄玉,脂评中有四条批语,从位置、语气、署名看,当是脂砚、畸笏之批:

  (1)第1回写甄士隐之"甄",甲戌、甲辰本眉批:"真假之意。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即:甄宝玉、贾宝玉其实是真宝玉、假宝玉之谓也,作者用了谐音寓意法。

  (2)第2回贾雨村谈甄宝玉,甲戌本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甄宝玉传影"。即:甄玉、贾玉是"遥照"、"传影"的关系,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互照应、互为影子的。

  (3)第2回写贾宝玉"含玉"而生,王府本侧批:"(通)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即:如果把贾宝玉比作《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么甄宝玉就像"六耳悟空",是个貌似实异的冒牌货,因为他并没有"通灵玉"(并非"补天"石头降生)。

  (4)第22回凤姐、贾琏谈宝钗生日宴,庚辰本眉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即:甄玉、贾玉之别,相当于、类似于宝钗、黛玉之别,这样理解才符合"执笔人"作者的设计甄、贾二玉的本意!

  以上四条脂批十分重要,可谓是理解甄、贾二玉的要津,其中语意,我们稍后详述。

三 、甄、贾二玉之同 这二玉之所以令人"惝恍迷离",原因在于他俩确有相同点,即脂评所谓二者"遥照",相互"传影":

  (1)命名相同:都叫"宝玉"。只是一个姓贾,是荣国府贾政的儿子;一个姓甄,是江南"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的儿子。

  (2)长相相同:第56回当甄家四个管家娘子乍一见到贾宝玉时,"唬了一跳",以为是他甄家的那个甄宝玉来了呢。李纨说:"可知是(二玉)模样相仿了。"岂止"相仿",简直像是镜子里外的同一个宝玉!

 (3)幼年时"性情"相同:"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甄玉使唤的也都是女孩子们,婆子、媳妇拉他的手、动他的东西都"不依","无法无天",甄家"老爷太太恨的无法",也"还打他"。第2回贾雨村说:甄宝玉也是个"异样孩子":读书"必得两个女儿伴着",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个宝号还尊荣无对","万不可唐突女字","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既然甄、贾二玉相互"传影",则甄玉的此段幼儿情状,亦可作为贾玉幼时"情性"的补叙,因为他俩是"易地则同之人"。

(4)追求自由恋爱相同:第56回贾玉梦见甄府的丫环笑问甄玉:"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足见,甄玉也有一个"林妹妹"似的体弱多病的妹妹,他也正在为与这"妹妹"的情与病而"胡愁乱恨"。

(5)最后沦为乞丐相同:第6回甄士隐作《好了歌》"解注"云:"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本侧批曰:"甄玉、贾玉一干人。"可知:到了全书的最后,二玉都是沦为乞丐了的。以上的相同,仅是二玉"貌似"的一面,但重要的还是他俩的"神异",即其本质的不同。

四 、甄、贾二玉之异 如果说"貌似"仅仅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之法,容易令读者"迷离惝恍"那么"神异"则是作者设计二玉的"本旨"所在,切不可被他"瞒过"。二玉的存异之处至少有六点:

(1)年龄不同:程高本后40回说:甄玉比贾玉"略小一岁"(第114回)其实不止:第45回黛玉已"十五岁",第53回过年("祭宗祠")又长了一岁:十六岁;贾玉比黛玉"大一岁":十七岁;第56回甄玉"今年十三岁",则贾玉实比甄玉大四岁 。

 (2)命名原因不同:甄玉命名"宝玉",仅仅因为其祖母"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得白,老太太便叫他作宝玉"(第56回)。而贾玉之命名"宝玉".是因为"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赦取名叫作宝玉。"(第2回)也就是说:贾玉有"玉",甄玉没有"玉"。这取名原因的不同,根源于二玉来历的不同。

(3)来历不同:贾玉所衔的"五彩晶莹"的"通灵宝玉",本是"不堪入选"能"补天"石头,经一僧一道"大展幻术",在"形体"上才成了"宝物"-----通灵宝玉 (第1回)。但甄玉并无这样的来历,他并非"补天"石头的化身,因此也就并无"通灵宝玉"这样的"宝物"。这一不同的来历,决定了二玉的"本质"、性格特征、志向、作者命意的根本不同。即两个人物形象的质的规定性的不同,此乃关键性的不同~!我们把它简约为真与假的不同("甄"与"贾"之别)。

(4)真、假(甄、贾)的不同: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不光物化为"通灵宝玉",同时还通过"赤瑕宫神瑛侍者"这一神话故事或浪漫手法--------石头人化为贾宝玉其人!这其中的关节在于一个"瑛"字!  神瑛之"瑛":"美石"也(见《辞海》)。似玉而实为优质之石,故而"神瑛"亦即“神石”也!作者通过"瑛"字,便把"神瑛"与石头勾联起来,点出了"神瑛侍者"实乃"补天石头"化来,落胎后化为贾宝玉。这样,作者便把"补天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三位一体地勾联清楚,而"贾宝玉"即假宝玉、真石头之寓意,也点拨明白。因此,以为"补天石头"只物化为"通灵宝玉",与贾宝玉其人无关;或以为贾宝玉只从"神瑛侍者"化来,与"补天石头"无关,这是片面的理解。应当说:"补天石头"一方面经僧道"幻术",物化为"通灵宝玉";另一方面又通过"神瑛侍者"这一变体,人化为贾宝玉。因此贾宝玉其人的"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才名为《石头记》!贾宝玉---------石头!(脂评也屡屡称"玉兄"为"石兄"!) 

 那么"赤瑕宫"又有何寓意呢? 这是从贾府家族把"通灵宝玉"和贾宝玉其人当成了"宝物"、"宝玉"的角度,来加以警示的。"瑕":赤也,又,玉有病也"(脂评)。玉历来以洁白为宝贵,所谓"白璧无瑕"。但凡玉而带有"赤瑕"(红色的瑕疵),这便是一块出了毛病的玉。也就是说:"通灵宝玉"仅从"形体"上看似乎是"宝物",其实它在"本质"上仍是"石头";因此贾府家族把它当作"宝玉",实是一块带有"赤瑕"出了毛病的假"宝玉"!它象征着贾宝玉其人:从外形看似乎是惟一可以"继业"、能使"富贵传流"、"仙寿恒昌"的"宝玉",其实他是出了毛病的假"宝玉"(如"最不喜务正","于国于家无望"等等),指望他"继业"、"规引入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本质"乃是石头,不是真正白璧无的"宝玉",更不是"通灵"的"宝玉"(故而一僧一道说他"更无奇贵之处")。亦即他还是假宝玉、真石头之意!因此家族把他当作宝贵的"玉",期望必然落空! 

 由此联系到第22回的"参禅":黛玉问:"宝玉,至贵者是'宝',至坚者'玉';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其实这答案在于:宝玉其人既是假"宝":何"贵"之有?他作为"石头"确是"坚"的(坚定的"补天"之志!);但他作为"玉",却是有毛病的假"玉","于国于家无望",又何"坚"之有?他是决不为家族的富贵"恒昌"卖命的!但宝玉此时尚不知自己的出身、"本质",故不能答。

  因此若把贾宝玉其人理解为具有"玉、石二重性",认为其"玉性"是他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行(如同情、爱护丫头等等),其"石性"是他体现了人性中的"缺点"、"弱点"、"落后成分"(如撵茜雪等等纨绔习气),这是须得商榷的。

既然贾宝玉-----假宝玉-------根本不是玉-------石头,他哪里来的"玉性"?他只有"石性"!并且他的"石性"恰恰体现在他的顽石般的叛逆性、进步性和美好品行。如对抗封建"正路"、爱护女儿、结交寒友、"批驳诮谤"等。

实际上,所谓"玉"与"石",在贾宝玉身上,不是指其性格的二重性,而是只具有两种逆向的象征寓意:所谓"玉"--------"通灵宝玉"-------富贵的"仙寿恒昌",象征着家族(如荣宁二公阴魂)对他的"继业"希望。但这只是家族的幻想或幻觉,因为这"宝玉"本身即是石头的幻像、假像。他是假的"宝玉",预示了家族希望的注定落空! 所谓"石"-------真石头-------"补天之石",象征着贾宝玉的"本质"、"补天"志向、叛逆性格,但因为他原本是一块期望"补天"又"无材补天"、"不堪入选"的石头,因此又预示着他无法"补天",他的"补天"之志必然失败的结局!(至于他的"补天"理想表现在哪里?这一志向或理想有无时代的根源、历史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则须另文专叙。)   至于甄宝玉-------真宝玉的寓意,则是简单多了,他与假"宝玉"相反:他与"补天"石头毫无关系,他是一个真正的宝玉!也就是说:假"宝玉"被家族视为"宝玉",仅仅是家族的错觉、主观愿望或幻想;而甄宝玉对于家族的"继业"希望或愿望,却是一个真正的"宝贝",他并非真的叛逆,他长大后是真正怀着复兴家业之志的。

那么甄宝玉幼时的某些"异样孩子"的叛逆性言行表现,又作何解呢? 一方面,他幼时的这些表现,仅为贾宝玉"传影"---------传达出、补写出贾宝玉幼时的"影子"。但甄玉形象的这一任务已经于第2回就完成了。另一方面,正因为甄玉幼时曾有某些叛逆行径,才反照出他后来"败子回头"、痛改前非、变成真宝玉的人生历程。何谓"真宝玉"?姜祺点得再清楚不过:"败子回头真宝贝!"我国历来俗谚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的"浪子"比黄金还可贵,当然是宝玉了。因此幼时曾一度是"败子"------叛逆的甄玉而能"回头"、改过自新,当然是家族的真宝玉了。

甄府的管家娘子也早有预言:甄玉孩时的"刁钻古怪脾气",是"都还治得过来"的(第56回)。故而甄宝玉-------真宝玉的寓意也正在于:它预示了这个甄府的宝玉日后肯定是会"败子回头",试图实现家族复业希望的!客观条件能不能允许他实现,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这一点,程高本后40回写甄玉后悔"少时不知分量",年长后"领悟"了"世道人情",劝了贾玉一通"文章经济"、"显亲扬名"的"禄囊旧套",而贾玉与之"冰炭不投"等等,倒是与八十回著原续"颇似"的;但它写甄玉不是"展眼乞丐",而是中举,抄败的甄府靠他"更要鼎盛起来",毕竟与原续又"殊不类"矣!

总之,甄玉、贾玉在"本质"上有真、假的不同甚至对立。*时轶人总结说:"甄宝玉者何?真宝玉也,玉也;贾宝玉者何?假宝玉也,石也。"当然说甄宝玉是"玉也",亦不妥当,因为他根本没有"玉",应当说他是家族的"宝贝"也。

  (5)行乞原因的不同: 前文引脂评已述:甄玉、贾玉最后都将"展眼乞丐人皆谤"。按原80回后,甄、贾二玉虽都沦为乞丐,但二者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甄玉之行乞,只是因为甄府于第74回早已抄没治罪,他同样"潦倒不通世务","贫穷难耐凄凉",他那"真宝玉"的复业愿望,当然也随之成为泡影,都逃不出《好了歌》所说"好"就是"了"的总趋势中,因此他只能沦为"乞丐"。

贾玉之行乞,除贾府的抄没事败,还有他个人的一个特殊原因:找玉! 他的那块"通灵宝玉"被他扔了(从"误窃":大家误以为被偷窃可知,这"玉"不是被"窃"而失的;又从前80回他的两次为黛玉而摔玉可知:他这第三次扔玉也是为了黛玉,被他背着众人摔掉的,这原因照例是"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即与宝黛爱情有关。) 

 这块丢失的"通灵玉",虽曾被沦为仆妇的凤姐"扫雪"时拾到(脂评曰:"凤姐扫雪拾玉"),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凤姐并没有把玉还给宝玉,从后来这玉落到了甄宝玉手里看,不知何故流落到了府外,是有一段转手的过程(现已无法确知)。但这"通灵玉"和贾宝玉其人都不过是个"形体",其"本质"原本是"补天石头"。待到最后贾宝玉"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一番"梦幻",以及僧道的点醒后,当他决意要"悬崖撒手"-------跟着出家为僧,实际是"复还本质"------还原为"石头"时,他才恍悟那"玉"原来是他的"质"--------石头的幻化。他必须找回这个"质"才能"形质归一"、"复还本质"。

正如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必须找回那"螺壳"才能返还原形一样。而届时贾府已经抄败,那玉早已流落在外,于是宝玉遵照一僧一道的暗示,不得不离家出走,四处去找玉。但业已"贫穷凄凉"的宝玉如此外出,衣食无给,何以为生?势必只能"行乞"!否则,他若是真的为当"乞丐"而离家当乞丐,其妻宝钗和其友袭人、蒋玉菡、小红、贾芸、茜雪、倪二金刚等人是决不会放他出走的,他们正在"供奉玉兄宝卿",决不至让他落到行乞的地步。因此只有他对妻子宝钗已"到底意难平",更兼为了"找玉",并且是瞒着诸人偷偷出走的,妻友们才毫无办法!

以上是说:甄、贾二玉都行乞,但各自的原因各不相同的:一个是真"乞丐",一个为了找玉而成为"乞丐"。

(6)结局不同:上文已述,贾玉的结局是僧道于开卷预示的:"复还本质",即由僧道引领,重新回到青埂峰,还原成"补天石头"。而甄玉这个凡夫俗子的结局,不过是个普通的"乞丐",终究复业无望,因为他并非假"宝玉"、真石头,并无"复还本质"一说。

  以上甄、贾二玉的六点不同,归根到底是二人"本质"的不同。据此,我们便可理解第50回贾玉之梦的那句关于"皮囊"、"真性"之语的意思了:甄玉说好不容易找到贾玉,"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哪里去了。"这句"禅"味之语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还是指贾玉做梦------有形无魂。当时人们以为做梦是人的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在自主地行游。而灵魂是人的"真性",人的躯体只是"皮囊"。因此贾玉一入梦乡,当然灵魂一时离身:"真性不知哪里去了";只剩下睡着的不过是一具躯壳:也就只是个没了灵魂(真性)的"空皮囊"。这也就是麝月转述"老太太"所说:"小人魂不全",睡时若"照着影儿(形)",睡着了"自然胡梦颠倒"。

 第二层是寓意:贾宝玉空有贵公子的人形,"纵然生得好皮囊";而他那"石头"的本来面貌(真性)一时幻没了,因此蒙得阖家把他当成了"宝玉"。最后要到他历尽"一番梦幻"之后,才"复还"石头的"本质"或"真性",才与他的形体(皮囊)"形质归一",犹如"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离尘回到青埂峰!

  六 "甄宝玉送玉"厘测  第18回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是《邯郸梦》中的《仙缘》,脂评批曰:"《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这里面有些问题已搞不清楚,因为原80回后已经"迷失"。

我们尽可以推测:1.那块被贾宝玉扔掉的"通灵宝玉",怎么会转到甄宝玉手中?最大的可能是出于"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一僧一道的有意安排:二位"仙师"为了让甄、贾二玉有一次见面、交谈、总结人生的机会,又幻化为癞头和尚和瘸腿道士,将"玉"似"卖"实“送”地给了正在行乞的甄玉,并暗示他:贾玉正在找"玉"(甄玉是早知惟有贾玉有此"玉"的)。于是甄玉便找到也在行乞的贾玉,将"玉"送还给他。这事恐怕就发生在"京中",而不是贾玉路远迢迢地找到"金陵"去,也不是甄玉特意为此赶到"京中"。因为"金陵"甄府抄败后,甄应嘉正押在"京中"治罪,其子甄玉势必早已同来"京中",边行乞边照料狱中的老父。

2."送玉"时,甄、贾二玉可能谈些什么?畸笏叟提示曰:"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作者)本旨矣。"由此可知:从骨子里讲,甄玉类似宝钗,是个正统派;贾玉则与黛玉"同类",是个异端派。但甄玉恐怕不会跟宝钗似的:向贾玉"借词含讽谏";也不会似后40回所写:劝贾玉博取功名、"显亲扬名"。因为此时的甄、贾二玉,皆已是钦犯家的子弟,已断绝了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的仕途;更主要的,这不符合作者于开卷所预告的:不管甄、贾,"荣华富贵"皆不能"永远依恃",统统"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皆空"的要旨和总体悲剧性!最大可能:甄玉更多的是悔恨。后悔早年不学"正经礼数","不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待到他年长后被"治了过来",浪子回头,甄府却已临抄没事败。他曾百般弥缝,终已不可挽回。这一番悔恨,终究显出他那"败子回头真宝玉"的本来面貌!而贾玉必定是醒悟:用警幻仙子的话说:"痴儿终究悟了!"他从"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番"梦幻"中醒来,彻悟了"天"不可补、人(女儿们)不可济的"数运之机",表明了他决意随僧道"悬崖撒手"、弃绝红尘的坚定态度。这一表态,显示出他最终仍是假"宝玉"、真石头的顽强"本质"!

  总之,这次"送玉"和交谈,必定是甄、贾二玉两种人生观念、人生态度、人格志向的一次碰撞和殊途同归的悲剧结局(同样沦为"乞丐"),这恐怕才是作者塑造真、假二玉,并构思他俩最后见面、交谈的"本旨"所在。此后,二玉便分道扬镳:甄玉仍行乞于尘世,贾玉则出家离尘。因此这"送玉"一回,实在已是贾玉在尘世的最后一幕。

  3.僧道可能点醒贾玉什么?《邯郸梦》是演卢生梦醒顿悟之后,吕洞宾携带他飞上天界与八仙相会,并接过何仙姑的花帚,让他在阆苑扫花。这里便"伏"着僧道与贾玉的一段"仙缘"(脂评):当初贾玉既是一僧一道携入红尘,最后当然仍由僧道携他回到出身之地。这个过程可能又得分两个层次、三个步骤:

  两个层次:当贾玉梦醒顿悟之后,决意"悬崖撒手"、离尘出家,此时僧道点拨他必须找到"通灵宝玉",才允诺带他出家,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待到甄玉"送玉"、贾玉得"玉"之后,僧道才进而点醒他必须找到"通灵宝玉"才能"度脱"他的原因:他这人和这"玉"原是"补天石头",他下凡时僧道就已预告:"不得意时,切莫后悔","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这开卷之语与最终结局首尾照应,当是僧道最后点醒贾玉的要决。于是贾玉才大彻大悟:"享受"红尘乐事果然是幻想,人间之"天"的秩序已不能"依恃","天"已不可补、人已不可济,他果真是"无材补天"、"枉入红尘"、很"不得意"!于是他务求"二师"携他 "复还本质"!而这又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悬崖撒手",但这不是真的当和尚、做道士,而仅仅是一个中介、过渡。

  第二步:回到"太虚幻境"去"销号",还原为"神瑛侍者"。因为石头-------神瑛以及一干"风流冤家"在下凡时,是"在警幻仙姑案前挂了号"的,并且石头是变体为"神瑛"才下凡的;故而贾玉在"复还本质"时,必须先到警幻宫中"交割清楚",并且先须还原为"神瑛侍者"。大概正是在这个阶段,贾玉将给卢生相会八仙似的,与黛玉等十二钗在"幻境"相会,并且他作为"神瑛",最后一次为"绛珠草"(黛玉)浇灌,近似于卢生在"阆苑扫地"。此即所谓宝、黛证“前缘”:验证了他俩生前之"情缘"。

  第三步:"复还"石头的"本质"。"销号"、"证前缘"之后,僧道这才把他带回到青埂峰,"大展幻术",重新将他还原为"补天石头"。但这时石头上已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记载着石头(贾玉)下凡亲历的“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而这段故事的中心结论或"本旨"即是他下凡后的人生总结:他“无材可去补苍天(虚假伦理道德),枉入红尘若许年”!此即《石头记》、《红楼梦》后来据说由“空空道人”从头至尾抄录回来",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传世。

  这当然是"作书人"曹雪芹故意模糊著作权的"障眼"之笔。"批书人"脂砚斋揭穿他说:"若云雪芹(仅仅)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石上字迹'、空空道人抄录,)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雪芹)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第回眉批)因此我们若怀疑《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另外去寻找、"探考"此书的这个或那个"作者,这就真被曹雪芹"瞒蔽"去了!追问如此长篇大论,倒也难为你。只是我粗略一看,有些地方不能苟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35

  “钗黛合一”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最初是由俞平伯先生提出来的。庚辰本第42回总评: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文字,便知余言不谬”。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钗、黛合用一图一咏,也往往被作为一个辅证。
  与“钗黛合一”一样,还有真、假宝玉的问题。“真”与“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从书中可以看出,甄宝玉小的时候与贾宝玉简直是一模一样。可是,长大以后,似乎就转了性也许是听了警幻的劝,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此时的贾宝玉,却已是“悬崖撒手” 了。
  在《红楼梦》的开头,就讲了一个由“石”变“玉”的“幻术”。宝玉乃神瑛侍者下凡;他身上所佩的那块通灵宝玉,原本是一块无才补天的大石头,却被施以“幻术”而变成了一块美玉。也许,这块石头“瑛”即为“似玉的美石”的命运,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宝玉一生命运的象征。
  庚辰本第22回双夹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如果说钗、黛是一人的话,那么真、假也可能是一人。“钗黛合一”和“真假合一”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小时候的甄宝玉和薛宝钗。所谓黛玉之死与假玉出家,也许正象征着人的一种变化,所谓“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贾宝玉变成甄宝玉“石”变“玉”和黛玉变成宝钗“木”变“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个是“幻术”,一个是“幻笔”,都表明了一个此消彼长、世事沧桑的变幻过程。
  因此,钗黛之争是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情感和理性等等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矛盾,是很有普遍意义的。“钗黛合一”就是这样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如果说从“黛玉”变成“宝钗”或由假玉变成真玉,是有些“理想化”的;但对于具体的某个人来说,这只是个程度的问题。“钗黛合一”或是“真假合一”,则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4:35

这篇文章非常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其中对甄、贾宝玉的性格差异,做了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最好的分析。如果把该文的分析和《红楼梦》中的象征关系(即:贾宝玉=顽石+神瑛侍者、甄宝玉=神瑛、林黛玉=绛珠仙草、薛宝钗=金锁+绛珠仙草)结合起来,就能够在理解《红楼梦》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表现上前进一大步。我就结合其中对“送玉”的评论来说明这点。
  
  该文中说:‘这失玉一事早在十八回中就有预示,当时贾元春归省所点四出戏中有《仙缘》一出,脂评曰“《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而此处贾宝玉失玉之前一回中恰好又提到甄宝玉,两件事之间恐怕不仅仅是巧合的关系。再看第一百十五回“证同类宝玉失相知”和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这“失相知”、“悟仙缘”与前文 “甄宝玉送玉”之间的关系该怎么看?甄宝玉与贾宝玉在一百十五回之前仅在梦中相见过,贾宝玉之玉不可能到甄宝玉手中,脂评中所谓的“甄宝玉送玉”之“玉” 肯定另有所指。有学者指出《红楼梦》双层结构:情节叙述的表层结构和精神象征的深层结构。这里的“甄宝玉送玉”似亦可作如是观。假定甄宝玉“送玉” 为真,那么“送玉”的具体时间应该在文章的第一百十五回,因为此时两个宝玉才第一次正式见面,甄宝玉“送玉”的结果是使贾宝玉“证同类”而“失相知”,终于“得通灵”而“悟仙缘”。最终两个宝玉一出世,一入世。从章节之间的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出甄、贾宝玉的性格发展不是孤立的,甄宝玉的每一次出现,都能引起贾宝玉的性格变化,特别当贾宝玉认为甄宝玉是自己同性情之人的期间内,甄宝玉的出现总会带来贾宝玉的某些痴呆;而到了一百十五回贾宝玉终于明白了甄宝玉非己之相知后,才能最终了悟人生,大概“甄宝玉送玉”的深层意义也就在于此。可以说,两人的梦中相遇成就了甄宝玉的“改邪归正”,而现实的相逢造就了贾宝玉的“悬崖撒手”。’
  
  这里严明先生等没弄明白《红楼梦》里的象征符号的关系,而把顽石(通灵玉)当作了“玉”。《红楼梦》里真正的“玉”是神瑛。甄宝玉是神瑛的凡身,是“甄玉”;贾宝玉是神瑛和顽石的对立统一体,在这个对立统一体中,起主导、支配地位的是顽石,所以贾宝玉是“贾玉”,他的品格就是顽石的品格;而甄宝玉的品格则是神瑛(真玉)的品格。该文中引述的庚辰本第二十二回眉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正是说明这样的象征关系:
  
  贾宝玉=顽石+神瑛侍者
  甄宝玉=神瑛
  林黛玉=绛珠仙草
  薛宝钗=金锁+绛珠仙草
  
  明确了“甄玉”是神瑛,那么再看115回,其时宝玉丢了通灵玉(假玉),“木石前盟”破灭,“金玉良缘”实现了;通灵玉(假玉)的丢失,象征着在贾宝玉这个“神瑛和顽石的对立统一体”中,顽石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这个节骨眼上,甄宝玉跑来向贾宝玉宣扬“甄(真)玉精神”。这就是在“非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或浪漫主义)意义上的“送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鞋底是空心格子怎么办 鞋里有格子硌脚怎么办 买的鞋子里面是空心格子底硌脚怎么办 鞋子底是空心格子的怎样办 浅谈NY5196—2002有机茶 有机食品茶叶标准 茶叶的储藏运销:茶叶贮藏期的化学变化 东方美人茶要怎么储存?东方美人茶储存方法 乌龙茶贮运方法 有机乌龙茶是什么贮藏与运输的? <红楼梦>里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有什么关系?贾宝玉不是无材补天的石头投胎转世的吗? 名著里的问题 取经回来的猪八戒,为何不能变回天蓬元帅? 跪求伊丽莎白奥尔森 老男孩资源未删减,谢谢了 “情情情到底为哪装,爱爱爱带来心灵创伤”是什么歌的歌词 老男孩美国版灭霸女巫在第几 根据红楼梦钱80回,举例说说后续该怎么写 怎么用ps去除一张照片上的qq水印 一般神仙下凡后,还能回去吗 美剧老男孩讲的什么 太上老君为什么要在第35回中为难孙悟空他们? 怎样去QQ模板点水印 贾宝玉出家后,回到幻境的神瑛侍者身份,是否还想下凡重新来一回大观园呢? 谁有《老男孩》美国版的,伊丽莎白奥尔森演的 为什么猪八戒在取经完成之后,还是不能恢复真身? 哲理学回怼人品不行的句子 QQ怎样去水印 早知道现在这么累 当初就不该下凡.这句表达什么意思? 早知道做人这么累,当初就不应该下凡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北京北站,北京南站,北京东站,北京西站,北京站之间来往如何坐公交或地铁? 谁会讲星座的童话故事?急!!! 哪位能解答下家用洗碗机的缺点有哪些 路由器什么价位的好,为什么? 2021年的洗碗机有哪些优缺点? 水星mw326r超强型的无线路由器信号好吗多少钱啊 家用洗碗机的优缺点有哪些 买了多个小度音箱1S,放在不同的房间,为什么我无法在一个房间控制另一个房间的电器? 小度音箱如何绑定两台手机并分别呼叫两台手机app? 在去哪儿网买火车票误买了附用车优惠卷能退吗? 在去哪网买火车票忘记取消那个20的优惠券了,退票后发现那20没退,请问谁知道怎么退吗???? 去哪儿火车票100券 一个遥控器如何控制多台设备? 去哪儿旅行怎么获得限时共享价 家里两台电视机顶盒都是一个品牌同一运营商怎么用小度音箱1S分别控制? 去哪儿网买火车票优惠30块,是真的吗 小度能否只一部手机控制吗? 如何让小度连接两部手机? 去哪儿旅行学生认证后没有学生权益 哪里可以找到酒店,火车票的优惠券什么的,去哪儿携程这些都太少了 旅行团的去哪儿优惠券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