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出病句的六到七种类型,每个类型中举出五个病句并进行修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3:3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1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辨析病句能力的方法:
1、培养敏锐的语感
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辨别语病首先靠敏锐的语感,即通读句子,感觉一下读着是否拗口、别扭,是否合乎语言习惯,然后再从语法角度进行理性分析。这样分析往往快捷准确。因此,平时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多读多背,多思考多写作。
2、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
辨析语病要以语法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而且这种运用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在于知识本身的是否系统,是否有深度。因此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学习其要点,掌握其实质,只根据高考的需要重点强化和深化,不必全面进行。复习的重点详见前边的“知能导引”。
3、运用具体解题技巧
(1)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抽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可仿照原句结构再造一个日常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后问题就清楚了。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仿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模仿”。比较之下,很显然多用了一个“的”字,删去原句中“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字就通顺无语病了。
(3)逻辑意义分析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即运用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分析就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进行检查,看语句表达是否得当,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这个句子用“凡是……都”言过其实,不符合生活事实,可改为“大多”,删去“都”就可以了。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持原意,多就少改。可根据病句类型进行增、删、换、调,修改后的句子不仅要句子通顺,而且力争简练。
4、注意多角度辨析
病句问题虽属语法范畴,但又不局限于语法,还涉及词汇、修辞、逻辑等知识,比如2000年第5题A项句式杂糅属语法范畴,B项犯了种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毛病,属逻辑范畴,D项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看完了 帮忙顶一下 谢谢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1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辨析病句能力的方法:
1、培养敏锐的语感
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辨别语病首先靠敏锐的语感,即通读句子,感觉一下读着是否拗口、别扭,是否合乎语言习惯,然后再从语法角度进行理性分析。这样分析往往快捷准确。因此,平时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多读多背,多思考多写作。
2、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
辨析语病要以语法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而且这种运用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在于知识本身的是否系统,是否有深度。因此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学习其要点,掌握其实质,只根据高考的需要重点强化和深化,不必全面进行。复习的重点详见前边的“知能导引”。
3、运用具体解题技巧
(1)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抽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可仿照原句结构再造一个日常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后问题就清楚了。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仿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模仿”。比较之下,很显然多用了一个“的”字,删去原句中“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字就通顺无语病了。
(3)逻辑意义分析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即运用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分析就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进行检查,看语句表达是否得当,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这个句子用“凡是……都”言过其实,不符合生活事实,可改为“大多”,删去“都”就可以了。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持原意,多就少改。可根据病句类型进行增、删、换、调,修改后的句子不仅要句子通顺,而且力争简练。
4、注意多角度辨析
病句问题虽属语法范畴,但又不局限于语法,还涉及词汇、修辞、逻辑等知识,比如2000年第5题A项句式杂糅属语法范畴,B项犯了种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毛病,属逻辑范畴,D项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属语法落畴。因此,辨析时要注意在熟悉语病类型的基础上,有意识在全方面,多角度地进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52
高考病句题类析
一. 语序不当
1.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山东卷6B)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 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江西卷6A)
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
例3.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卷4A)
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3.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表时间或处所的 表范围的 表情态或程度的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4.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全国卷Ⅰ3A)
句中“已经”与“累计”应该换位置。
例5.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湖南卷5D)
语序不当。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
4.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6.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广东卷4D)
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5.主客颠倒
例7.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北京卷5D)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8。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
富饶的河西走廓。(山东卷6A)
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2. 动宾搭配不当
例9。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全国卷Ⅲ4D)
“羞辱”与“自己的不满”不能搭配。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例10.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北京卷5A)
动词“造就”和宾语“奇观”搭配不当,应把“造就”改为“形成”。
例11.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5A)
动词“服用”和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
例12.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广东卷4B)
“具有…生态环境”是动宾结构,不能充当“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可把“具有”去掉。
3. 宾搭配不当
例13.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全国卷Ⅲ4B)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例14.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江西卷6D)
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把“团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例15.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天津卷4D)
主语“幸福”和宾语“评价” 搭配不当。删去“和评价”。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6.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
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卷Ⅰ3C)
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17.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山东卷6D)
“抓不抓”是两面,“后继有人”是一面,应去掉“抓不抓”。
例18.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浙江卷5C)
“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去掉“与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19.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湖北卷5B)
看似复句,实际上是单句,致使缺主语,应改为“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的人,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例20.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浙江卷5B)
误用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四.结构混乱
主要是句式杂糅
例2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全国卷Ⅲ4C)
如果用假设关系,就应去掉“时”。或者把“如果”改成“当”。
例22.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北京卷5B)
句中“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和“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是两句话,不能用同一主语,
五.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2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5D)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例2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4B)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2.交代不清(费解)
例25.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湖北卷5A)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3.歧义
例2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4C)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7.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全国卷Ⅱ4C)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8.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4B)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例29.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全国卷Ⅰ4C)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例30.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全国卷Ⅱ4D)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六.不合逻辑
1.使用概念的病句
例31.科学的发展*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江西卷6B)
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
种属概念并列不当
例32.“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江苏卷4C)
“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满堂灌’”不一致,可改为“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例33.*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3B)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
分类标准不一
偷换概念
2.使用判断的病句
否定不当
例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天津卷4A)
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例35.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江苏卷4D)
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应改为“怎样才能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另外,今年的福建试卷将病句选择题改成了修改病句题,主要是词语的搭配不当。(括号中为应改成或添加的内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应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丽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嫉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重庆试卷也换成了改错题。
重庆22题: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应调到后面)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搭配不当。“真正兴盛”与“明末清初”不搭配。是“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不是“桃花刺绣”与成都。
(2)“科技下乡”的热潮(改为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把“热潮”改为“活动”、“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
广东卷除了一道病句选择题外,还有一道改错题,
广东23题,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①搭配不当。改为“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
⑤语序不当,改为“我从懂事时起”。
⑥冒号改逗号
⑦成分赘余,删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