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0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10
家长应该这样做:
1、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之所以在学校受了欺负而不和家长说,是因为他(她)觉得和家长有隔阂,或者说了也没用。家长如果和孩子关系融洽,孩子的喜怒哀乐都是愿意和家长分享的。
2、转变教育思路。家长不能总是命令和责骂孩子,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庸和奴隶,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只有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和人,友好地和他们相处,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他们才会健康地成长。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问题家长,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家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11
孩子现在都在学校受欺负了却回家不愿意给大人说。是不是因为大人在以前孩子说出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没有去。关心孩子。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去关心孩子问候他,到底怎么样?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不能让孩子平白无故的受欺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1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客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很多家长凭主观意识去教育孩子,往往这种教育方式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比如说有些家长平常就喜欢对孩子说要做一个乖孩子,不要打仗,打仗的都是坏孩子,很多时候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误或模糊的想法,他们会认为不应该跟坏孩子在一起,即使受到了欺负,也不能说出去,因为如果说出去了,就证明你跟他们有”瓜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客观性的针对教育,就是说要直接跟孩子说:”如果谁欺负你,你一定要说出来,他们欺负你是他们的不对,不是你的错。”
2、不要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
有很多家长都存在着一种老思想,就是不打孩子,孩子长大了以后会不孝,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很多时候打骂教育,会让内心比较脆弱或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加内向,这个时候如果在外面被欺负了,他很可能在害怕与家长沟通的情况下,而不敢说出来,因为他已经被家长的打骂教育打怕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3、教育孩子时要“姿态平等”
有细心的朋友,曾经看到过某些特别有教育能力的人,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总是蹲下,与孩子保持平行的身高和语气,这种行为可以让孩子感觉他在与同龄人对话,这就很容易向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家长的教育,他也很容易听得进去,如果这个时候你告诉他:“谁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们一起面对。”孩子一定听得进去,并且会照做。
1、客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很多家长凭主观意识去教育孩子,往往这种教育方式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比如说有些家长平常就喜欢对孩子说要做一个乖孩子,不要打仗,打仗的都是坏孩子,很多时候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误或模糊的想法,他们会认为不应该跟坏孩子在一起,即使受到了欺负,也不能说出去,因为如果说出去了,就证明你跟他们有”瓜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择客观性的针对教育,就是说要直接跟孩子说:”如果谁欺负你,你一定要说出来,他们欺负你是他们的不对,不是你的错。”
2、不要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
有很多家长都存在着一种老思想,就是不打孩子,孩子长大了以后会不孝,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很多时候打骂教育,会让内心比较脆弱或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加内向,这个时候如果在外面被欺负了,他很可能在害怕与家长沟通的情况下,而不敢说出来,因为他已经被家长的打骂教育打怕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3、教育孩子时要“姿态平等”
有细心的朋友,曾经看到过某些特别有教育能力的人,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总是蹲下,与孩子保持平行的身高和语气,这种行为可以让孩子感觉他在与同龄人对话,这就很容易向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家长的教育,他也很容易听得进去,如果这个时候你告诉他:“谁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们一起面对。”孩子一定听得进去,并且会照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12
他可能在学校被威胁了,胆子有点小,不敢面对挑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5:13
原创回答:孩孑在学校经常受欺负,到家里却什么都不愿意说,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心灵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情况。当知道孩子在校经常受欺负,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心灵沟通并希望班主任老师多与家长常联系。希望老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希望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并希望孩子在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以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