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定义与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0:0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38
一、定义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在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二、特点
1、原发性
原发性是指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基础,而行为主体在动机支配下实现行为目标。
2、内在性
内在性是指动机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分为内隐层、过滤层和表露层等层次,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只能依据其特定外在化形式进行分析判断。
3、能动性
能动性是指动机是在特定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为了满足特定需要,必定导致相应的行为。
扩展资料
动机与目标的关系
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个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进而成为行为的动力,并推动行为。
如学校对于要上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诱因,在*的引导下使孩子对学校有了认识,进而产生了入学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孩子行为的原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动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38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39
动机是为了什么,有目的,比如说,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有什么样的作为,想要改变什么等等; 而兴趣是照着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是本着自己的心意,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