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35
1142年,岳飞死时,宋金战争已经进行到了后期,由于金国连年对外用兵,国内矛盾已变得十分尖锐,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南宋的变化。金兀术没有大举进攻南宋,既是不敢,亦是不愿。
实际上,到1141年春,淮西战事结束后,宋金之间的大规模战斗已基本停止了。接着金兀术三次致书南宋,表明议和意图。
在后人的印象里,金兀术就是一个嗜杀成性的战争狂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和由他主导的多次伐宋战争,使他在宋人心目中留下了好战的恶名,当时就有“兀术不死,兵革不休”的说法。
事实上,在宋金交往的历史进程中,金兀术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主战到主和的转变过程。直至临终,他还是主张与宋朝保持长期和好。他之所以会改变对宋策略,实与他屡次攻宋的切身遭遇和宋金两*事实力的消长变化密不可分。
在1137年以前的宋金对峙中,由于金明显处于优势,此时的金兀术确实是一位“狂热”的主战派。
宋金战争爆发后,金兀术一直随皇兄宗望率军伐宋,并成为积极攻宋、灭宋的急先锋。例如1129年,他率军南下直*宋都汴城,迫使宋高宗一路逃亡,疲于奔命,而金兀术率军紧追不舍,连续攻下江宁、杭州、越州、明州等地,当他听说宋高宗逃往温州、欲奔窜福州时,又“遂行海追二‘百馀里’”。
在金兀术率军追击赵构的征战过程中,他跨越江河关隘,搜寻于山川大海,可谓无坚不摧。这次战役也使金兀术名声大振。
然而,他在南进和北返途中也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并遭到沉重打击。例如,1129年他在明州城下和太湖之畔,分别败于张浚和陈思恭之手,还差点被陈思恭俘获;同年镇江之战,他又惨败于韩世忠旗下,尤其是韩世忠率军将他围困在黄天荡达48天之久,几乎使他不能北返。这一切都大大地打击了金兀术的战争气焰,严重地削弱了金军土气。
特别是1130年以后,金兀术在对宋战争中屡屡败北。首先是1130年南宋名将张浚、刘琦、吴玠等五路兵马又与金兀术战于富平,金兀术一开始就陷入宋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虽然通过奋勇拼杀,他最终取得了富平之战的胜利,但是金军却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可谓名胜实败;同年他又在静安败于岳飞之手。
再就是1131年和尚原之战,金军被宋将吴玠打得落花流水,连作为主帅的金兀术也“中流矢二,仅以身免”,以至于他狼狈不堪地“亟剃其须髯遁归”,才免于被擒。同年,金军在仙人关再次被吴玠打败,金兀术“几为吴玠所杀,赖韩常援而出之,常被南军射损左目”。
之后,金兀术在与宋军交锋中也是败多胜少,特别是1140年的顺吕之战,兀术在与刘锜的交战中败得更惨,几乎全军覆没。
伐宋的惨重代价和严重挫折,使金兀术开始认识到灭宋的困难和不切实际。面对低落的士气和一败再败的局面,他也产生了畏难情绪。
据史料记载金兀术“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亲识,必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几不免”;有人再次约他南伐时,“兀术皇恐,推避不肯从之”。接着宗翰又提出伐宋的建议,此时兀术却说:“江南卑湿,今士马困惫,粮储未丰足,恐无成功。
可见金兀术自1130年从江南北归后,灭宋的雄心已消失殆尽。于是他便审时度势.由主战而转向主和。1139年宋金签订了第一次和议。至1148年兀术临终时,他还在“临终遗行府四帅书”中告诫后人要坚持对宋和好、加强防御的策略:
“吾大虑者,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闻韩、张、岳、杨,列有不协。国朝之幸。吾今危急,虽有其志,命不可保,遗言于汝等:吾没后,宋若败盟,招贤用众,大举北来,乘势撼中原人心,复故土如反掌。不为难矣!吾吩咐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
作为一位*家、军事家,金兀术的这些主张是明智而富于远见的。他觉察到了宋金形势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宋军“十三处战功”的取得,就已昭示了宋金双方力量已渐趋于平衡。
1140年前后,南宋抗金战争的不断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他在临终时告诫金朝将帅,要继续与宋朝保持和好,不要随意打破这种均势。可是他又担心有朝一日宋朝会撕毁和约,大举北伐。
为此他作了详细部署:假如宋朝举兵北来,在力不能敌的情况下,就立被俘的宋钦宗为傀儡皇帝,借以帮助金人稳定中原地区。因为金兀术深知,如果宋高宗真的置宋钦宗于不管不顾而执意进攻中原,那么他一定会失去中原百姓的拥戴之心。那时,金军在以宋钦宗为旗号,一定能够挫败南宋的军事进攻。
1141年绍兴议和之后,金兀术一直坚持和好之说,与此前一意征伐迥然不同。对金兀术的和议主张,其他史籍也多有载录。如《大金国志·兀术》就说“兀术临终,以坚守和好之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35
太平本是将军建,不使将军见太平。古代的封建王朝,就是这样一种怪圈。岳飞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功高震主,二是鸟尽弓藏。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原因搞清楚,就会明白,不是因为赵构杀了岳飞,金兀术才不进攻南宋。而是金兀术无力再进攻南宋,双方和议刚一达成,赵构就迫不及待的杀了岳飞。
宋朝人评价岳飞说,南宋中兴诸将,岳飞此人最有才能,但是也是最豪横的。岳飞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很强,但是他的个性也很强。他曾经用战马向赵构打过比方。他说自己有两匹马,一匹随便吃喝,但跑不了长途。另一匹马非精饲料不吃,非洁净水不喝,但是能够日行千里。赵构虽然明白岳飞的意思,但是在皇权社会,赵构对岳飞的容忍也是有限的。
岳飞的这种个性,使得他在一些事情上不顾及世俗和成规。他在刚任军职的时候,就顶撞上司,私自带兵出走。在担任大将后,他的这种性格还多次发作。他曾经因为兵权问题,扔下大军回家养病,让赵构不得不派人请他出山。他知道金国要利用俘虏的宋朝皇族搞阴谋,就向赵构上书,建议立储。这犯了赵构的大忌,双方的关系越搞越坏。
在北伐中,赵构怕岳飞失利,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岳飞回师之后,对赵构的怨望达到极点。在援救淮西的途中,他竟然愤恨地说出赵构不修德的话。这些做法,都是在那个时代不被认可的。由于他和赵构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让秦桧等人有了可乘之机。
在赵构与金兀术议和期间,为了打击国内的主战派,赵构让秦桧去对主战派下手。于是,秦桧把目标定在了韩世忠身上。岳飞作为调查韩世忠的人员,他向韩世忠通风报信。韩世忠得到消息后,跑到赵构那里痛哭流涕,把自己当年为了保护赵构受伤的手让赵构看。这样一来,韩世忠逃脱了秦桧的毒手,而岳飞则更加被赵构、秦桧嫉恨。于是,他们构陷岳飞,欲置岳飞于死地。这是岳飞的第一个死因。
第二个死因是鸟尽弓藏。虽然赵构、秦桧对岳飞十分嫉恨,但是他们一直对岳飞容忍,并没有立刻对岳飞下毒手。这是因为在宋金战争期间,他们还需要岳飞出力,保卫自己和南宋的安全。当年金兀术追击自己,让自己四处逃命的情景,是赵构一生的梦魇。为此,他将对岳飞的嫉恨埋在心底,待机而发。
金国在占领宋国北部后,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也不能让南宋屈服。于是金国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在主和派占上风的时候,宋金进行了和议,也初步达成了意向。可是,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却发动了政变,诛杀主和派,再次向南宋发动了战争。
可是,就是在这场战争中,金兀术遇到了他最强硬的对手岳飞。经过郾城和颖昌两次激战,金兀术的主力遭到了惨败。他赖以进行战争的精锐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金兀术在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感慨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失去了取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他准备放弃开封,渡过黄河北逃。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赵构和秦桧召回岳家军的举动救了金兀术,也让金兀术从一个主战派转变成了主和派。他也开始转变立场,开始和南宋接洽,再次议和。于是,随着和议的进行,赵构对主战派,尤其是岳飞的*也越来越加剧,直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投入冤狱。
在审讯岳飞时,主审的何铸认为岳飞无罪,于是去见秦桧,为岳飞洗冤。秦桧十分不高兴,他对何铸明言,这是赵构的意思。何铸回答说,我岂是为了一个区区的岳飞,是因为现在强敌未灭,就无故杀一员大将,这样会让失去士卒的军心,不是社稷长久之计。秦桧无法,只得换人审理。
何铸在当时哪里知道,他的理由赵构、秦桧都已经考虑到了。抓捕岳飞的时候,宋金双方的和议已经进入了尾声。就在岳飞死前一个月,双方已经对议和的条款达成了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赵构已经不需要岳飞来保护自己和南宋的江山了。因此,就在和议达成的同时,赵构下令杀死了岳飞。
因此,不是赵构杀了岳飞,金兀术才不进攻南宋。而是因为岳飞的浴血奋战,将金兀术打得失去了战争胜利的信心,无力再进攻南宋。因为岳飞的胜利,金兀术谋求与南宋议和。也正是因为双方达成和议,赵构才赶快将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岳飞置于死地。岳飞一手缔造的和平,成为了自己的死因,这正是我们对岳飞命运感慨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36
岳飞作为抗金名将,在战场上立下诸多功劳,军功显赫。关于岳飞被杀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岳飞北伐,戳到了赵构的痛处。
也有人认为岳飞之所以被杀,是金国的要求。如果赵构要议和,那么就要杀掉岳飞,不管是否是真的,至少岳飞的确给金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那么,既然岳飞死了,金兀术反而不敢进攻南宋了?
根本原因是金国没有那个能力消灭南宋。
我们老说赵构胆小怕事一心要议和,但其实当时金国也非常急迫的要议和。这其实是两好搁一好,但对于南宋来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这个。
还记得北宋时期和大辽的澶渊之盟吗?当时明明是北宋赢了,虽然不足以打垮大辽,但是萧太后也被折腾得不轻,可是人家有底气,尤其是在谈判的时候,游刃有余。
可是对于弱者来说,一旦听说人家要谈判了,巴不得什么条件都接受,甚至不敢讨价还价。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绍兴和议同样如此,也是在抗金战场上捷报频传,金兵节节败退的时候签订的。所以岳飞悲愤地说:“十年之力,毁于一旦。”
金国之所以议和,可以看出,他们并不糊涂,也知道想要消灭南宋是痴人说梦。有野心是好的,有自信也是好的,但不能盲目的自大。
我们再说一下金兀术。金兀术(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一贯的*立场就是灭宋统一中国。同时他也是战功赫赫的军事统帅。
1126年,当金兀术进攻汴梁,攻占了岳飞家乡的时候,岳飞还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初级军官。不过两人在之后的较量中,金兀术屡次败北,也因此,金兀术才会仰天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但显然,金兀术是除了是个军事家外,他还是一个*家。至少主战的金兀术能够意识到和的必要性,因为他并非一个莽夫。
要知道,即便是议和后,金兀术仍然坚持的认为要寻找机会灭亡南宋,这一点他是非常固执的。
当然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金兀术受到了国内的牵制。
岳飞死后没多久,金兀术在金国权势也达到了顶峰,独掌军政大权。但他也明白,南宋不是 仅仅只有一个岳飞,即便岳飞死了,不代表南宋就会举手投降。
尤其是当金兀术掌握大局后,他的重心也放在了国内,没几年就死了,也没有多余的命再去攻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36
岳飞确实很厉害,连金国都佩服,都说如果岳飞能多活几年,南宋坚决抗金金国可能就要完蛋了!既然岳飞被杀了,金国为什么不继续进攻灭掉南宋呢,不是不想而不是不能做到!
打仗不是一个人打的,是靠士兵和将领们的结合!岳飞是死了,可是其他像韩世忠等著名将领并没有死,他们只是被削掉了职务罢了,何况那些曾经和金国较量过很多次的士兵都在南宋军队里面呢,这些数量又彪悍的士兵才是最重要的力量,只要金国继续进攻,赵构肯定重新启用韩世忠等人领兵对抗,金国也打不过,说白了死了一个岳飞,南宋的实力还在,你金国还真不能灭了南宋呢,谁胜谁负都说不定呢!南宋虽然丢了北方领土,是可惜,但有个好处,就是南方多山多河流,金国骑兵在北方平原是很牛,可在山地河流作战就不行了,南宋依靠地利就可以重创金国骑兵,金国将领不是傻瓜,也懂得这个道理!
金国和南宋已经签订合约,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金国当权者最想而好好静下来享受一番了,打什么仗啊,打仗不就是为了活得更好嘛,既然已经得到好处了就赶紧享受吧,大家都不愿意打仗了,双方已经打了几十年了,难道大家不累吗?南宋以后经济中心转移。由北方转到南方,南宋有钱有粮食可以支撑持久战,金国是难以灭掉南宋的,何况南宋年年送钱给金国,打也打不了,不打还有钱收,也就不必要打啦,这样多好,每年吓一吓南宋就可以多收钱,多好啊,就不要再打了!说实在的,金国也不见得有多厉害,它自己北方就有蒙国人的威胁呢,蒙古骑兵大家都知道很厉害,蒙古一直是金国的心腹大患。那时蒙古还没有在成吉思汗统一之下已经让金国害怕了,如果金国继续进攻南宋必定是持久战消耗了自己的精力,那蒙古就可以趁虚而入,金国就悲催了,两线作战,金国也许就真的完蛋了!所以金国还是继续威迫南宋交钱来的实在,打仗实在占不了便宜,万一不小心,自己都完蛋了!
后来蒙古就是灭了金国,连南宋也灭了,两个一起收拾掉,也许是因为和平的生活久了都忘了怎么打仗了,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这句话说得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37
这个提问就离谱,你这意思是只要岳飞存在,金兀术就会一直进攻南宋?那我告诉你,岳飞要是不死,金兀术直接就没了。赵构听从秦桧的计策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这才能让金兀术苟延残喘,多活几年。
再加上一个岳飞的损失,并不会让南宋元气大伤,岳家军的建制还是完整的,金国已经被南宋打怕了,能够求和就是金兀术最开心的事情了。
一、要是赵构不用12块金牌召回岳飞,岳飞就可以直捣黄龙府在公元1140年,岳飞已经率领大军连胜金兀术,打的金兀术怀疑人生,金国也因此元气大伤,金兀术都准备放弃汴京,然后往自己北边老家逃跑。
金兀术这样想,他部下的大将韩常更是直接,派了密使准备向岳飞发起投降。
岳飞由于屡建战功,也是意气风发,以为自己可以收复失地,然后顺便推平金人的老家。
但是,这个时候北宋归降金国的一位“叛徒”却站出来献计了,他告诉金兀术:“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这个意思就是岳飞看似是立了大功,实际身上已经摊上大祸了,他的成功会招致权臣的嫉妒,并自身难保。
于是,金兀术就听从了这个建议,放弃了逃跑的打算,转而派出密使联络秦桧,提出了“先杀岳飞,再议和”的条件。
这个条件正中南宋求和派的下怀,毕竟秦桧那些权臣不希望看到岳飞的风头压过自己,宋高宗赵构更是忌惮岳飞功高震主,也害怕他迎回了二帝,自己这个替补皇帝的位置不保。
因此,赵构快速与秦桧等人达成了共识,并在一天之内连发12道金牌,严词召回岳飞。
忠心事君的岳飞,只能无奈班师回朝,叹息“十年之力,废于一旦”。这里面的10年之力,不仅仅是岳飞的连战连捷,还包括了他的“连结河朔”策略,这个策略让北方的势力可以配合岳家军作战,对金兀术形成合围之势,到时候就可以瓮中捉鳖、关门打狗,金兀术肯定是插翅难飞。
二、金兀术和金国的大臣们,已经被南宋打怕了,只想求和或逃跑岳飞带领的岳家军连连取胜,在削弱了金国的实力和士气之后,南宋的实力自然是整体提上去了,并可以压制住金国。
因此,金国早就没有了求战之心,他们只是想着能逃跑保命就不错了,至于反打或者跟岳飞一决生死,他们根本没那个胆量和底气。
可惜,宋朝一个内奸的出卖,让大好局势逆转,金兀术这才得以联合南宋灭了岳飞,双方达成了“求和”的共识。
岳飞虽死,但是他的布置和部下仍在,北方的抗金力量也是发展迅速,金兀术担心后院失火,他求和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后方的混乱之势,根本没有精心和能力再去进攻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