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编曲的一些小技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01
作曲的技巧,有很多人都在谈,很多人都在和弦上花工夫。也有一些人完全按照感觉来写。诚然,按照下行5度和弦圈的经典走位,旋律怎么写都不是很难听,但学一些作曲的另外一些技巧,也许你的旋律会有另外一番天地。小生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生写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高手指正。
流行歌曲创作分:
1:先有词后有曲。
2:先有曲后有词。
这里我只谈第二种情况,即先曲后词。
一:倒影。就像你在河上,看到河里自己的影子。
如:33345 33321
在五线谱中,以3横线,就会发现,345往下翻180度的话,其旋律线条就会和321吻合。这样写出来的旋律,不会很散。
二:模进。
模进分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
严格模进要求各旋律音程之间完全一样。旋律线条也要完全一致。如:3323 2212
自由模进则没有这个*。如:1123 3345(1和2之间是全音,3和4之间是半音,音程不同)
三:重复。
重复永远是音乐中不二法门,从段重复到小节重复,几乎每个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注意,重复也是同度模进)
四:对格。
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文学中某些技巧,放到音乐里也完全适用。在一些诗联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二联的第一个字。放到音乐中的话,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个音符。然后依次类推。
如:123 312 234 465
大家注意,前面的最后一个音符,都是后面的第一个音符。在李宗盛的鬼迷心窍中,通篇都是使用的对格的技巧。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回家把谱子翻出来看一看。
五:前面说到艺术是相通的,并借用了文学技巧,这里我们借用国画技巧来看看是怎样的。
1:疏密有致。在国画中,如果中间画了很多的树,在四周一定要留出大量空白的地方。这样眼睛才不会累。同样在音乐中,前面几小节如果节奏部分非常密集,后面一定要多写些长音。如果前面旋律起伏非常大,那么后面一定要把旋律安排地平稳些,而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2:有深有浅。国画中,你不可能一张画全用一种颜色,就算是黑,也分深黑,墨黑,浅黑,灰等等。同样道理也可以放到音乐中,如果前面两小节你都使用上行的旋律,如:1123 3345,后面你最好使用下行或者平行的旋律,如5442等,这样让人感觉旋律有起伏有变化了,听觉上比较舒服,也符合自然规律。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开头第一到第二句,旋律从低音5直线上升且不带拐弯的到高音1,音程跨度纯四度+纯八度。第三句开始慢慢下降,从高音1下降到底音6,音程跨度8度加小三度。给人感觉旋律起伏很大,感情全部发挥出来了,然后第四句旋律开始走稳。
六:变音。
变音一般而言就是升降音符。用一些,会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也容易使情感更加饱满。一首歌,变音用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对旋律的把握程度好不好。一般说,表现明亮色彩的用大调,忧伤或温柔的用小调。我们也可以把大调的3音降半度,来表达忧伤或温柔。在小调中,多使用#4和#5,那是绝对不会错的,因为小调的上行音阶中本身就包括#4和#5。如果你想写一段带有JAZZ风味的旋律,除了节奏上多用切分音符外,用b3和b7是不二法门,其实,这也是JAZZ的特有音阶。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罗大佑在爱的诤言里,A段第三句,用了:#1 2 3的级进,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而且非常新鲜。李泉的爱的颜色中(好象是这个歌名,记不太清了)用了:5 6 7 #1的旋律级进,四个全音连续上行,把感情发挥到了极至,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橄榄树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老歌,作者用了#4作为承上启下,收到非常好效果。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8:02
在古典音乐里,什么调抒发什么情感,是明亮的,是灰暗的,是雄壮的等等,都有严格要求,一般不会变化。
但在流行音乐里,就没有这种*了,一般定调是根据歌手的音域来的。男歌手一般最高音定在G上。(钢琴上叫小字二组G,吉他上是第一弦的第三品)。如果太高,降一度也够了。女歌手音域要比男的高八度,所以,一般最高音定在B上(钢琴是小字一组B。吉他是第二弦空弦)。太高的话也降一度。
但,这个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帕瓦罗地这小子,据说可以唱到高音#C。乖乖,大家可以在琴上感觉一下,钢琴是小字三组的#C,吉他是第一弦第九品。第九品啊,我到第四品就要用假声了。呵呵。好象林志炫,孙楠也都可以唱到HIGH C,也是很厉害的男高音。呀,我扯到哪去了?不好意思,言归正转。
调性上对比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好玩的。一首歌前面如果是小调,后面改用大调。前面如果是C调,甚至你可以在后面安排bE大调(就是C小调),都是可以的。可以让听众耳朵一亮。但请不要忘记,调是为歌服务的,转调是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所以不管你转成什么怪调,一定不能为了转而转。
转调在间奏里也用的比较多,还有离调,但这是遍曲的范围,要说的话,一年也说不清楚。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只是一点,如果间奏忽然转调了,那么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再转回原调,否则歌手不能唱了。调性也乱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很多书中,几乎99%的音乐书里,都说结尾一定要5级和声转到一级和声,就是C调的话,结尾一定要从G到C才可以。不然不及格。但有不少歌曲里面结尾并不到C,而是G到#G(就是#5 1 #2),在听觉上非常新鲜。还有G到G增和弦。就是(5 1 2)也非常新鲜。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家可以试试。
这里插一句,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数学里面有黄金分割点,大概是四分之三左右(0.618)。按照美学里的观念是最完美的点。同样道理,也可以用到音乐上来。一首三分钟的歌,在黄金分割点上,大概2分多钟的时候,总是一个歌最最好听的时候,很多*部分,也是一首歌最最精华的部分,90%以上,总是在黄金分割点的时候出现。在编曲上尤其是这样。黄金分割点,也是最容易打动听众的点,也是最容易渲染感情的点。在我们平时聚会时,一半已经过去,再聊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