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拼音是怎样?15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9 09:5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03:37
闽南方言拼音方案(Bbánlám Hōngggián Pìngyīm Hōngàn;简称:闽拼方案/Bbínpīn Hōngàn、闽拼/Bbínpīn, BP,台罗拼音:B�0�9n-l�0�9m Hong-gi�0�9n Phing-im Hong-àn,英语:Southern Min Dialect Spelling System)是一套将中国闽南地区之闽南语口语拉丁化标音系统。该系统基于厦门话口音制定,同时制定了泉州话版本和漳州话版本。而另称“《普闽典》方案”来自于1982年10月厦门大学主编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一书。闽南方言拼音方案偶尔也被叫做“闽南话注音方案”。[1][2]
[编辑] 闽拼方案字母闽拼方案使用的拉丁字母有二十个、及五个二合字母(Bb、Gg、Ng、Oo、Zz),与五个附加符号(调号)。其余拉丁字母六个(F、J、Q、R、V、X)用在特殊表示、或外来语上。[2]bp大写字母ABBbCDDdEGGgHIKLMNNgOOoPSTUWYZZzbp小写字母abbbcdddeggghiklmnngooopstuwyzzz在书写传统厦门话时L在写作Dd。 N仅作为标示鼻化音节之用,书写时写在元音之前,如na [�0�0]。 五个附加符号冠在元音字母上方以表示声调。[2] 另有以拼音方案中不使用的F、J、Q、R、V、X作为声调标示的“简式闽拼方案”。 [编辑] 语音系统[编辑] 声母拼音方案之声母按照《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中所列出的声母,以及汉语拼音方案做为参考,规定基本声母十四个:b、p、bb、d、t、l、g、k、gg、z、c、zz、s、h(十五音中的英母不标)。西方语音学观点中视为独立声母的[m]、[n]、[�0�7]在本方案中视为[b]、[l]、[ɡ]之鼻化,故作为起首音时与与鼻化元音(参见元音表)结合为bbn、ln、ggn。但若是作为韵化辅音或音节韵尾时,[m�0�7]、[�0�7�0�9]则直接写成m、ng。双唇音齿龈音龈颚音软颚音声门音清音浊音清音浊音清音浊音清音浊音清音鼻音bbn [m]
毛(bbnoō)ln [n]
耐(ln�0�9i)ggn [�0�7]
雅(ggnǎ)塞音不送气b [p]
边(biān)bb [b]
文(bbún)d [t]
地(dê)dd [d]
厦门音g [k]
求(giú)gg [ɡ]
语(ggǐ)(不标) [�0�3]
英(yīng)送气p [p�0�1]
颇(pō)t [t�0�1]
他(tnā)k [k�0�1]
去(kì)塞擦音不送气z [�0�1]
曾(zān)zz [�0�8]
热(zzuáh)zi [�0�3]
尖(ziām)zzi [�0�0]
入(zzíp)送气c [�0�1�0�1]
出(cút)ci [�0�3�0�1]
手(ciǔ)擦音s [s]
衫(snā)si [�0�1]
写(siǎ)h [h]
喜(hǐ)边音l [l]
柳(liǔ)在大多数闽南语方言中z、c、zz、s与元音[i]结合时会颚化,类似汉语拼音中的j、q、x的发音部位。 书写传统厦门话时会将l写作dd,且传统厦门话的z、c、zz、s与[i]结合时无颚化现象。 音节为元音[i]或[u]开头时,会视情况将其元音改写或增加一个y或w字首,此规则与汉语拼音方案相同。 [编辑] 韵母六个基本元音写作a [a]、e [e]、i [i]、o [�0�5]、oo [�0�0]、u [u]。闽南语的鼻化元音在前方加上n表示,形成na、ne、ni、noo、nu(注意闽南语中o [�0�5]无鼻化现象)。另外还有两个韵化辅音m [m�0�7]、ng [�0�7�0�9]。基本元音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基本鼻化基本基本鼻化高元音i [i]
衣(ī)ni [�0�6]
圆(ní)u [u]
污(ū)nu [�0�6]
张(dniū)中元音e [e]
礼(lě)ne [�6�3]
生(snē)o [�0�5]
高(gō)oo [�0�0]
乌(oō)noo [�0�0�0�9]
翁(noō)低元音a [a]
查(zá)na [�0�0]
衫(snā)韵化辅音双唇音软颚音鼻音m [m�0�7]ng [�0�7�0�9]辅音韵尾双唇音齿龈音软颚音声门音鼻音-m [m]-n [n]-ng [�0�7]塞音-p [p�0�2]-t [t�0�2]-k [k�0�2]-h [�0�3][m]、[n]、[�0�7]作为韵母结尾时则写作-m、-n、-ng。入声韵韵尾符号写作-p、-t、-k、-h,做入声韵尾时,只有成阻的动作,不发出音来。 元音开音节鼻韵母入声韵母[m][n][�0�7][p�0�2][t�0�2][k�0�2][�0�3][a]anaamanangapatakahnah[ai]ainaiaihnaih[au]aonaoaohnaoh[e]eneehneh[i]iniiminingipitikihnih[ia]ianiaiamianiangiapiatiakiahniah[iau]iaoniaoiaohniaoh[i�0�5]ioioh[i�0�0]niooiongiok[iu]iuniuiuh元音开音节鼻韵母入声韵母[m][n][�0�7][p�0�2][t�0�2][k�0�2][�0�3][�0�5]ooh[�0�0]oonooongokoohnooh[u]unuunutuh[ua]uanuauanuanguatuah[uai]uainuaiuaihnuaih[ue]uenueuehnueh[ui]uinuiuih[m�0�7]m-mh[�0�7�0�9]ng-nghiok、iong、ok、ong为iook、ioong、ook、oong之简化。 [编辑] 声调声调符号大致上为汉语拼音方案之扩充,阴平、阳平、上声、阴去沿用汉语拼音方案之符号,另外新增阳去及两个入声。但注意部分声调名称与普通话相同但调值不同。阳上调仅在泉州话中存在,其他闽南语方言皆已并入阴上(上声)。基本闽南语厦门话七声方言及特殊音调调序12356784---调名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阳上高升轻声鼻化调值�0�0�0�0�0�2�0�0�0�9�0�1�0�2�0�3�0�1�0�1�0�1�0�3�0�0�0�3�0�0�0�9�0�9�0�9.~44245321333�0�34�0�34555闽拼方案调号�0�0
āˊ
áˇ
ǎˋ
à�0�3
�0�9�0�0
āp, āt, āk, āhˊ
áp, át, ák, áh�0�9
a�5�2不标
a不标
an-
na简式闽拼方案调号-v
av双写
aa-r
ar-x
ax不标
a-b, -d, -g, -q
ab, ad, ag, aq-p, -t, -k, -h
ap, at, ak, ah-r, -j
ar/aj-y
ay-w
aw-nn
ann高升调仅在连续变调中存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03:35
和国语比较,词汇方面,台语的特色在于借词。按时间顺序来看,台语的借词主要来自:
中古的越语残留词 这些词汇是河洛人刚由河洛一带迁到闽南时,在和当地的越族原著民互动中采借过来的。这些词汇往往不是河洛语特有的,而是由南方方言,特别是东南方言与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所共有。如[lut](迅速滑落)、[lagia](蜘蛛的一种)、[katsua](蟑螂)等。
远现代的东南亚借词 河洛人的住地位于中国的海洋出口,与外界的交往远较其他地区先行。更由于河洛人强力的殖民传统,河洛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河洛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如雪文(肥皂)、亚铅板(锌板)、苦力(工人)、拾扳仔(扳手)等。
近现代的日语借词 从文化上看,日本人和河洛人有许多共通之处,两地交流极为密切。明清时河洛人曾经向日本大力殖民,近代台湾则被日本殖民统治,福建也长期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故此双方语言互有对方的借词。台语里的日语借词,大部分在二战后的“去日本化”运动时被抛弃了,留存到今日的已然不多,但有些依然极富生命力,如便当、中古车、阿沙里、町内、野球、飞行机、杠龟等。很多人以为这些词只在台湾岛上使用,但实际上,随着河洛文化的整合,这些词早活跃在各地的河洛人口中了。
现代的英语借词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台语的英语借词,为数也不少,如outside、杯葛、的士、park车、斯掰等。
除了借词,台语词汇里还有一种相当特殊的多语融合词。比较多的是和国语、日语、客语糅合。如齿毛不爽、LKK、阿达、ATO、no食等。
值得一提的是,词汇的采借往往是相互的,日语、东南亚诸语均有大量的台语借词,国语中的哇噻、打拼、出头天、LKK、头壳坏去、掠狂、ATO、偶、素不素等也是台湾制造,甚至英语里,也有Tea是来自厦门。许多借词是多次采借的,如雪文,台语借自印尼语,印尼语则是借自法语。很多借词,因为习用久远,已经很难察觉它们的外来身份了,如据说借自原住民语言的亲(斟)、牵手等。
闽南语的声调
传统上认为台语有8声(实际上是7声),即:
例字 调值 调型 调类
狮 55 高平调 阴平
虎 52 高降调 上
豹 31 低降调 阴去
鳖 3’ 低促调 阴入
猴 35 回升调 阳平
狗 52 高降调 上
象 33 低平调 阳去
鹿 4’ 高促调 阳入
资深台语专家林央敏教授认为,台语声调已经归并简化为6声,即:
例字 调值 调型 调类 比较
狮 55 高平调 阴平 同国语一声:汪
猴 35 回升调 阳平 同国语二声:洋
豹 31 低降调 阴去 同国语三声:海(变调)
虎 52 高降调 上 同国语四声:浪
鳖 3’ 低促调 阴入 同国语五声:个(此字与“个”有别)
象 33 低平调 阳去 国语无此调
狮 55 高平调 阴平 同国语一声:汪
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0�2];3、无轻唇音[v]、[f];4、有韵尾[-m]、[-p]、[-t]、[-k];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秦汉及其以前中原汉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1 03:35
闽南语拼音是怎样?
允许这里直抒体会,比较粗浅但基本可操作且算是较方便操作的方法,以广东河洛话为基本骨架来归纳来书写拼音:
(只是个人的习惯,可参考,可忽略)
1,声母方面与拼音基本相同:有元音声母与辅音声母;但广东河洛话相对来讲,具有另三个声母:bh;gh;ng;及独立的m声母,共4个特别声母
(ng声母拼音亦有,但却是独立的,似不带韵母,例如:嗯:ng);
1,bh声母,这是“无;帽”的声母;与“m”声母有点像,与“b”声母不像;
2,gh声母,这是“牛;玉;牙;鹅”的声母;
3,ng声母,这是“涯;我(文读);猫”的声母;
4,m,这是“不”字的口读音(发音时,闭嘴唇,用鼻腔发音,与“母”的口读音相同,“母”是第4声罢了),亦可作声母,这时与拼音相同念法。
2,元音:
长元音:a,e,i,o,u;这是基础五大元音,当作长元音;
短元音:aa,ee,ii,oo,uu;这种打孖(ma)元音整体上作为各自短元音处理。
例如:qi→妻(文读音),第1声;
qii→ 七,第3声
qi发音与qii发音有少许不同的,当地人分得清。
短元音有时使“音长”变得较为短促,但却反而令人听得自然、清晰!
3,关于韵脚是m与p的介绍:
共同点:读音最后要闭唇;
例如:涵→arm或者am(arm/am),读时与英语“arm”相同的,最后要作闭唇形;
又如:林→lim(最后闭唇);
邻→lin(不用闭唇);
p韵脚情形,读时最后闭唇,p只是表示要闭唇,无需发出声:
立→lip(最后闭唇,p不需发出声);
你→li(不用闭唇);
广东河洛话三大著名辅音韵脚:
n(包括ng),m,p(后两个m、p要闭唇);
4,声调:1到4与拼音同步;
第5声相同于“秦”字声调,与拼音第4声接近;
第6声相同于“做”字声调,与拼音第3声相近;
(其他声调,本人不很熟悉,本人只是业余学习,要专家指导)
5,个别情形体会:拼音的e的读法似是动态的:1,饿→e;
2,特:te;
1与2中,即:饿与特,拼音的e发音相同;
3,铁→tie,在这个拼音中,e的发音与上述中的“饿;特”的e发音是不同的。铁的这个tie所含的e,与英语音标/e是相同的发音。
(对否?应是的吧?)
在广东河洛话中,也→文读音:ie。
这个“ie”整体发音相同于铁的拼音“tie”内的e,即是英语音标/e的读法。(注意是“ie”整体发音→/e)。
河洛话“ie”不同于拼音ye(两者发音略有区别的),河洛话“ie”相当于铁拼音“tie”内的e !,即“ie”=铁内e。
6,关于韵脚鼻音的问题:
本人习惯用nn来表示带有鼻音,例如:
看→kuann(口读);
听→tiann;
以上两个字都是带鼻音的!
kuann的发音不同于:kuan !!!
tiann的发音不同于:tia !!!
款→kuan(文读)
款→kuann(口读)
拆→tia。
本人自己用的拼音,可参考,可忽略;
抛砖引玉,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
似乎还有的,但一时想这么多,可能仍需补充,不过作废亦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