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12
古代的鞋主要样式有:
1、屦:有麻屦、葛屦、皮屦等。麻屦最常用,以麻绳编成,编时边编边砸,使之结实。葛屦穿于夏天,皮屦穿于冬天。皮屦即早期皮鞋,另有革履、韦履之称。少数民族的皮鞋称鞮。约自汉代以后,履取代屦,成了鞋的通称;自宋代,鞵又取代履成为总称。
2、舄:屦的别名。有单底为屦,木制复底的叫舄之别。复舄是帝王大臣祭祀时专用的鞋,故又称达屦。
3、亐:是一种草编的鞋,常称芒,被劳动者穿用。
4、屐:即木屐。一种为平底木屐,一种为底下设齿木屐。此外,屐曾引申为鞋的泛称,如草屐、锦屐、帛屐等。
5、靸:即拖鞋。深头、平底无跟。初以皮制,属韦履的一种;秦代始以蒲草制作,并称靸鞵。
扩展资料:
古代鞋子的发展:
上古时期的人类是没有鞋子的,长期赤脚,脚底长出厚厚的茧子,痛觉自然没有那么敏感,后来随着人类迁徙,生存环境改变,加上经常外出狩猎,脚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聪明的古人为了保护双脚,学会用动物的皮毛和植物根茎裹脚,既坚韧耐磨又可以御寒保暖。
到了奴隶社会,草鞋慢慢流行起来。草鞋又被称为“不借”鞋,因为草遍地都是,家家户户都可以采来编织,人人都有,用不着向别人去借,因此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革,兽皮加工处理后做成革靴,长靴高到脚踝以上,不仅保暖性强,而且便于行走,骑马也很方便,成为军用鞋的最佳选择。
汉代布锦鞋慢慢流行起来,鞋底鞋帮分明,鞋尖上翘,魏晋时期的布锦鞋开始出现花纹,更具观赏性。
隋唐时期出现了麻鞋,用粗麻绳编制鞋底,可以编织成各种形状,通风耐磨,属于凉鞋的一种。
明清时期靴子普及,但是由于等级制度的关系,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穿靴子的,奴隶和平民百姓多穿草鞋和麻线鞋,再稍微大点的官吏可以穿布锦鞋,而靴子则是官家独有的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鞋 (生活物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13
古代的鞋子到底是怎么样的?鞋子的进化史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春秋战国、秦汉魏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鞋业飞速发展时期。鞋子的开始专门的分类,有舄、履、屐、靴和屣(xǐ)等几种。履,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都知道“郑人买履”的故事,可见履就是当时人们主要穿的。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履一般都是棉布和丝织品做成的,形状是由舄发展而来,人们穿鞋开始讲究柔软舒适和美观。
还有一种叫木屐,是专门为下雨天而穿的鞋。木屐的产生还有一个传说,《庄子·异苑》:“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说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而*国外,*途中无食,饥饿难忍,随重耳一同逃难的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的肉,煮汤让重耳喝了,重耳很感动。十九年后,重耳返国,称霸诸侯,号称晋文公,赏了和他*的人,但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满带老母跑到绵山隐藏起来。后来,别人提醒晋文公,晋文公去山里找不到,并叫人放火烧山,*介子推出来,没想到介子推*二人抱树而被烧死。于是每年的这一天晋文公不再热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而第二天就是“清明节”。晋文公把介子推抱的大树制成木屐,让嗒嗒作响的木屐之声时时提醒自己,不重蹈覆辙。晋文公称死去的介子推为“足下”,这也是“足下”一称的由来。
靴:一般是游牧民族的穿的鞋。周朝的士兵就穿着有铜钉的皮靴。皮靴的发展流行归功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了和秦朝对抗,进行了军事改革,穿上胡人衣服,训练骑兵。最后使赵国强大了。从此,皮靴便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鞋饰的一部分,并一直沿用今天。
在这几种鞋中,“履”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舒服的。地位仅次于的“舄”。“屐”则被社会各个阶层所喜爱。“靴”因为是皮革做的,很便宜的,为广大士兵和下层人群所接受。秦汉的时候,士兵们都穿靴。“屣”是给最底层的人穿的。
2、唐宋时期:到了隋唐,这是*的开明带来了鞋文化的一个发展。唐代以前,*进入宫殿是要脱鞋袜的的,这一传统曾经影响着日本和韩国,至今对于亚洲周边的一些国家(泰国、越南)还有影响。到了唐代以后*都可以穿着靴子进朝廷。而且妇女也可以穿靴子,对穿鞋的要求少了。加上农业和种植业,各类纺织品如锦、丝、绫、麻等布帛很多,于是唐朝出现各种各样的履。
唐代贵族男女此时开始流行着胡人的毡履,例如最著名的乌皮六合靴。它是皇帝及其*穿的,当时盛行一时。也是从唐代开始,黑靴成为*正式的场合的标准用鞋,影响到了以后朝代。直至今天在正式场合男子也要穿黑皮鞋。
宋朝最有特色的就是“三寸金莲”产生。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因为当时上层社会,男方从相亲到洞房“只见脚不见面,只见鞋不见人”。追求的是一双纤细的小脚,缠足鞋的尺寸和制作精美程度,成为女性是否心灵手巧、美丽过人的重要标志,所以就成为女性的的审美标准。
这种社会风气驱使当时的女性以拥有一双金莲脚为荣。导致于以后裹脚愈演愈烈,直至成了病态的审美标准,妇女深受其害。康熙三年,康熙皇帝曾下诏禁止,违者拿其父母问罪。但此禁令仅颁布了四年就*撤销了,不仅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顺治皇帝曾下达“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的禁令,也未起到效果。
知道后来慈禧解除了三寸金莲,才慢慢的有了我们脚上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