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1:22
“一字王”和“二字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王爵封号的字数上,“一字王”是一个字,如晋王、秦王、齐王、楚王等。“二字王”是二个字,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等。
再是“一字王”和“二字王”有着明显的地位区别。“一字王”一般是国王或亲王的封号,“二字王”一般是郡王的封号。也就是说“一字王”的地位要高于“二字王”。
再是“一字王”的封号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其中以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四个国家为封号的最为尊贵,即“晋、秦、齐、楚”,而在这之中以“晋王”更为尊贵,这个封号出的皇帝最多,如晋王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晋王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晋王杨广(隋朝第二任皇帝)、晋王李治(唐朝第三任皇帝)、晋王李克用(后唐太祖皇帝)、晋王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等,而在这四个封号之后,就是以春秋战国第二梯队的国家为封号,即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
而“二字王”的封号主要是来自各个朝代的所属郡。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渤海、成都等这些就都是郡名。
当然以上仅是表面上的区别,如果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区分,那就要花点心思了。
这里以唐朝为例。
如唐中宗李显时期,“一字王”有谯王李重福、卫王李重俊、温王李重茂等。“二字王”有汉阳郡王张柬之、平阳郡王敬晖、扶阳郡王桓彦范、南阳郡王袁恕己、博陵郡王崔玄暐等。
从唐朝对王爵的封号可以看出“一字”就是亲王的封号,“二字”就是郡王的封号。那唐朝的亲王和郡王有何区别呢?
首先在受封对象上,唐朝只有皇帝的兄弟和儿子能被封“亲王”,其余皆不得封。而“郡王”不但李姓宗室可封,异姓功臣亦可封。同时在承袭上,亲王的子嗣,除嫡子授嗣王外,其余皆封郡公(皇帝特旨进封除外),而郡王除嫡子授国公外,其余子嗣基本不会再有爵位。
品级上,亲王为正一品,郡王为从一品。食邑上,亲王可食邑万户,郡王可食邑五千户,同时唐朝还会授予各个爵位世袭的永业田(只要爵位在就可代代相传的天地),其中亲王10000亩,郡王5000亩。
女亲属的待遇上,亲王可以有2位正五品的孺人和10位正六品的媵,而郡王就只能有10位从六品的媵。同时亲王的嫡女可封县主,位列从二品,而郡王的嫡女则无封号。
权力上,唐朝的亲王出阁后可开府建官属,当时唐朝亲王的官属机构包括亲王府、亲王亲事府、亲王帐内府和亲王国。
而郡王若不加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则一般没有开府建官属的权力。同时,唐朝的亲王一般会遥领各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如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基本都为亲王遥领,而郡王,除宗室外,异姓郡王则很少遥领此类官职。
舆服上。亲王可“远游三梁冠,金附蝉,犀簪导,白笔”,而郡王则不可。再是亲王和郡王虽都可着“青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但亲王却是“加金附蝉”的。
当然以上的区别仅是以唐朝为例,历朝历代的亲王和郡王的区别都是不一样的,如清代亲王和郡王都为宗室爵位,非爱新觉罗氏不可封,异姓爵最多只能封一等公,而明朝虽有异姓为亲王或郡王,但都是死后追赠,生前异姓最多也就是做到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