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房玄龄向皇上大胆直言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5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0

  房玄龄简介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额。。。。对不起哦,这一类的故事我只知道唐玄宗和魏徽的故事,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去查查。

其中,唐玄宗还为魏徽说了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这样的忠臣对明君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21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齐州临淄(据《新唐书》、《旧唐书》载)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他协助李世民统一天下,登基即位。贞观年间,辅佐李世民选贤任能、治理天下,曾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长期是宰相之首。太宗对他十分敬重,并大加褒奖。贞观元年,太宗赞曰:“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功创业之功,*行赏,当居第一。”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房玄龄位列其中,称赞他:“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将他比作汉初名将萧何。

房玄龄出生于579年,其父房彦谦在隋做过司隶刺史,其俸禄常周济亲友,清廉善良。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开皇十六年(596年),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不久,调任隰城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近长安。房玄龄在渭北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为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王朝统一全国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房玄龄对此有清醒的洞察和深切的忧虑。他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洽通鉴》卷191)长孙无忌把房玄龄的话转告了李世民。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听信谗言,把房、杜二人驱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提议由李元吉代李世民出征,剥夺了李世民的统军之权。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名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归自己使用,把秦王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李渊*交出军政大权,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对群臣*行赏,认为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拜房玄龄为右庶子,进爵为邢国公。不久又提升为中书令。630年(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房玄龄升任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

房玄龄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对人从不求全责备。早在战争年代,唐军每攻克一城,诸将都去争珍贵宝物,而房玄龄却首先物色人才,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贞观初年,房玄龄根据太宗诏令,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对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则委以重任。有一位官居太子右卫率的李大亮,为人耿直,受到房玄龄的器重。他向唐太宗推荐说,李大亮有汉朝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当大位。后来李大亮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和房玄龄共职相府。

鉴于隋炀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的教训,唐太宗主张”宽简刑政,审慎法令。”房玄龄等人受诏修定《唐律》,他本着太宗“务在宽简”的精神,拟定律文五百条,刑名二十等,与隋朝的旧律相比,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而且改绞刑为断右趾,取消鞭背酷刑,其余删繁就简,改重为轻者甚多。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外,房玄龄等还奉召修改陪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奠定了唐代礼制的基础。房玄龄不仅勤于政事,对太宗可谓“奉上忘身”,对于唐王朝可谓“孜孜奉国”,而且谋略高远,敢犯圣颜,其于进谏。太宗听信侍臣萧瑀的话,主张实行分封、世袭制,竟于贞观十一年下诏封宗室诸王二十一人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功臣十四人为世袭刺史。房玄龄认为,世袭分封制必然导致“重裂山河,下扰百姓,殃及子孙”的恶果,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于是便与长孙无忌等大臣上书谏阻,太宗只得收回成命,使导致国家*的隐患得以消除。

唐太宗对高丽进行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一战争,房玄龄屡屡进谏,劝谏太宗说:“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惟陛下详察。”(《贞观政要·征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又打算再次东征。这时房玄龄已经疾病缠身,唐太宗出征前,他仍然不顾重病,书写谏表,上呈太宗。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太宗感动不巳。

房玄龄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使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开了官修史书的先河。房玄龄主持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主持了《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还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唐太宗因房玄龄修史有功,“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唐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九宗山主峰的唐昭陵。今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也传说有房玄龄墓。

参考资料:http://www.zbinfo.net/dczb/dcls/334234.s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初三化学题目,高手来啊,我图没有。 我17岁 刚出来实习 由于性格比较内向 所以一开始和办公室里的同事总... 我是一个上进心特别强的女孩,一般工作我适应都很快,学的也比别人快... 荣誉勋章之诺曼底大空降抢滩登陆怎么过 深水基础超长钢板桩围堰理论研究与应用内容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有哪些? 佳能ip2780打印机 打印出的蓝色是这样 怎么能弄好有知道的吗???_百度... 尿毒症感冒吃什么药 招财好听的二字微信名 吉利发财的两个字微信名 尿毒症是有其他疾病引起的吗?还是直接就能的尿毒症?早起有什么症状? 混凝土道路时下面的石子垫层起何作用 捶面防护什么意思? 书.毕命是那个朝代所著 设二叉树bt存储结构如下 《我是什么》的教案设计 多合土配比中的定额体积如何确定? 二叉树存储结构必须保证对象实现哪个接口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章厂拌多合土是按材料到现场摊铺点考虑是什么意思 C语言实现二叉树存储 崔猷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石屑是多合土不?需要养生吗? 一个二叉树按顺序方式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如图: 霍光传翻译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数据A B C D E 水稳属于多合土吗 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的储存结构,在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n(n>0... 什么是多合土路基 必须把一般树转化成二叉树后才能进行存储这句话对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否是多合土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床碾压,路基,路面宽度分别是怎样确定的 我是什么 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 什么是柔性、刚性、半刚性路面 我是什么教案带反思教学板书设计 什么是柔性、刚性、半刚性路面?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新浪博客 什么是半刚性路面 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我是什么》试讲教案 小班社会《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与反思 我是小小马蒂斯的教案范例 映美620打印机状态显示搁置删除是什么意思? 厨房粘板胡萝卜料头花切法有哪些? 爱普生R230打印机显示搁置删去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不是人体的潜能,手机或者什么重要的东西掉下来,你会快速的反应的去接住,比任何都快 打印机 打印不了,显示一直等待删除,求解决方法 如果一个女孩发一张照片给你,说如果我掉下去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