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怎么理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5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9:2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新的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同志为总*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党确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粮食连续9年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公民*参与有序扩大,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农业税全面取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乡就业持续扩大;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的看,这10年,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的时期。对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要求,预计一些目标可以提前或如期实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更加充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二)我国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从根本上说,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一些地区超过了10000美元,这使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但同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凸显。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如果应对得当,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住,我们就能跨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如果应对不当,我们就可能面临更大困难,甚至造成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不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三)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相互叠加,新旧力量相互博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作,全球总需求低迷,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新的风险在形成和集聚。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情况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和必将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从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转化中把握和创造发展条件,积极应对和管控风险与挑战,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体现在6方面: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在扩大人民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总之,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发展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以下4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是在坚持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另起炉灶提出一套新的目标。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加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三是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明确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普遍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个要求,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五是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这一指标修改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从发展情况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今后9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这个速度显然偏低。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这个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希望可以帮到你!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三七粉贵吗多少钱一斤 三七粉多少钱一斤 万达有什么app 如何避免好学生成为心态受害者? 为什么好学生心态会害了自己呢?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怎样一种存在? 好学生心态有什么影响?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什么意思?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哪些人?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谁呢?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什么人? 农民为什么应该积极缴纳城乡居民医保? “脆炸粉”的用法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我是无线上网,域名解析错误要怎样解决?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电脑显示域名解析错误怎么办啊?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脆炸粉和天妇罗粉有什么区别 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文化生活标准 牛肉虾仁炒面怎么做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各有什么特征《科教版 虾仁炒面斤 上海虾仁炒面怎么做 笔记本电脑连上无线网但是网页打开显示域名解析错误 路由器连接不上网,一直显示域名解析错误,怎么重新设置? 虾仁炒面的做法,虾仁炒面怎么做好吃,虾仁炒面 请指点下鲜虾肉丝炒面怎样做? 虾仁儿童蔬菜面怎么做好吃,虾仁儿童蔬菜面 TXT文本内数据提取? 舞蹈教师资格证一二级考什么 什么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舞蹈教师资格证1-3考什么 农村医疗保险的建立意义 分析中国在构建小康社会进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什么好处?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政治简答题) 城乡医保有必要买吗 舞蹈教师资格证第一级都考什么舞蹈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做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在户口所在地买好还是在居住地买好 什么元素能体现城市和乡村?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生活里的快乐在哪里? 环保资料.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笔记本连接无线网显示域名解析错误是为什么 无线改密码后电脑出现域名解析错误,打不开网页怎么办? 描写大暑的短诗句? 描写大暑的诗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