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6
前几天,我看了最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员》。
佟大为和梁静搭档,出演《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片段,然后请现场的导演、编剧、演员点评。
佟大为说,“表演时有些不适应,需要克服一些事情,但这也是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想走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角色。”
然后一伙人发表了对舒适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赞赏佟大为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这种胡乱走出舒适区持反对意见。
比如秦昊说,“假如你跳出舒适区,观众还是喜欢你原来演的东西,那你干嘛还要跳出来去演观众不喜欢的角色呢?就比如赵本山,他干嘛要去演陈道明。”
李冰冰也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但你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讲真,我非常认同李冰冰的看法。(重量级演员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她的观点是,当然要走出舒适区,但你不能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挑战。
一直以来,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在讨论过程中,似乎对这个词有一个误区。
1
无论是书上,还是网上,都在告诉你不能待在舒适区,要勇敢的跳出来。
好像只要跳出来,啥事都解决了。
比如有些人实在不想做目前的工作,跳了出来。可是之后怎么做,没有方向,于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折腾。
你可能觉得,这么做的人应该不多吧。
恰恰相反,我见过很多人这么做。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他们有些人做着轻松、安逸的工作,不想青春就这么过下去,于是辞职信一交,脱离舒适区。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当年就是其中一个啊。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做事,当时觉得不应该这么安逸,想跳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于是好多工作都想尝试一下。
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一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快又会裸辞。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蹉跎了几年。
因此,跳出舒适区是对的,但是,你不能盲目的跳。
说到这里,有同学说,那应该怎么跳出来啊。
2
答案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也就是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挑战自己。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加大难度。
比如你原先只能做到6分,现在要提高标准,要求做到8分。提高难度,增加了挑战。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我以前写作,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又有知识量,保证读者能看懂,又有收获。
现在,我又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有知识量,还要把文章中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这样读者更容易记住,也知道如何用好这些知识。
这也是跳出舒适区啊。
虽然我现在订的这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我正在努力(hhh)。
所以,并不是只有从一个领域跳到陌生的领域才叫跳出舒适区。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增加挑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标你的优秀同行,以他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
为什么说要在擅长的领域内挑战呢?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必须把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上面,打造成为长板,这样,你才会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什么都想尝试,短板是补齐了,可是也没有长板优势,最后不免沦为平庸。
很多人也听过长板理论。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不会去管我的短板,只管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不就是一个高桶了。”
有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擅长的,怎么办啊。
如果是这样,那我更加建议你不要随便跳出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吧。
3
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浪费时间,他们一直在打造自己的长板,力求做到极致。
就如李冰冰,她一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所以人家为什么能进好莱坞,这是有原因的。
而真实的数据也有力的支撑了这点:
盖洛普公司曾用40年的时间,调查全球200多万人(样本的数据足够大吧),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而不是每个领域都去尝试一下。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刻意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高手都是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做到极致的。
今天,小鸣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呢。
走出舒适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跳出来,否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后,一个人只有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才会成为高手。
最后,那些叫你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要随便听信。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6
前几天,我看了最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员》。
佟大为和梁静搭档,出演《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片段,然后请现场的导演、编剧、演员点评。
佟大为说,“表演时有些不适应,需要克服一些事情,但这也是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想走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角色。”
然后一伙人发表了对舒适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赞赏佟大为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这种胡乱走出舒适区持反对意见。
比如秦昊说,“假如你跳出舒适区,观众还是喜欢你原来演的东西,那你干嘛还要跳出来去演观众不喜欢的角色呢?就比如赵本山,他干嘛要去演陈道明。”
李冰冰也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但你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讲真,我非常认同李冰冰的看法。(重量级演员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她的观点是,当然要走出舒适区,但你不能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挑战。
一直以来,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在讨论过程中,似乎对这个词有一个误区。
1
无论是书上,还是网上,都在告诉你不能待在舒适区,要勇敢的跳出来。
好像只要跳出来,啥事都解决了。
比如有些人实在不想做目前的工作,跳了出来。可是之后怎么做,没有方向,于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折腾。
你可能觉得,这么做的人应该不多吧。
恰恰相反,我见过很多人这么做。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他们有些人做着轻松、安逸的工作,不想青春就这么过下去,于是辞职信一交,脱离舒适区。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当年就是其中一个啊。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做事,当时觉得不应该这么安逸,想跳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于是好多工作都想尝试一下。
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一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快又会裸辞。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蹉跎了几年。
因此,跳出舒适区是对的,但是,你不能盲目的跳。
说到这里,有同学说,那应该怎么跳出来啊。
2
答案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也就是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挑战自己。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加大难度。
比如你原先只能做到6分,现在要提高标准,要求做到8分。提高难度,增加了挑战。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我以前写作,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又有知识量,保证读者能看懂,又有收获。
现在,我又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有知识量,还要把文章中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这样读者更容易记住,也知道如何用好这些知识。
这也是跳出舒适区啊。
虽然我现在订的这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我正在努力(hhh)。
所以,并不是只有从一个领域跳到陌生的领域才叫跳出舒适区。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增加挑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标你的优秀同行,以他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
为什么说要在擅长的领域内挑战呢?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必须把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上面,打造成为长板,这样,你才会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什么都想尝试,短板是补齐了,可是也没有长板优势,最后不免沦为平庸。
很多人也听过长板理论。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不会去管我的短板,只管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不就是一个高桶了。”
有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擅长的,怎么办啊。
如果是这样,那我更加建议你不要随便跳出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吧。
3
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浪费时间,他们一直在打造自己的长板,力求做到极致。
就如李冰冰,她一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所以人家为什么能进好莱坞,这是有原因的。
而真实的数据也有力的支撑了这点:
盖洛普公司曾用40年的时间,调查全球200多万人(样本的数据足够大吧),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而不是每个领域都去尝试一下。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刻意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高手都是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做到极致的。
今天,小鸣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呢。
走出舒适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跳出来,否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后,一个人只有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才会成为高手。
最后,那些叫你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要随便听信。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6
前几天,我看了最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员》。
佟大为和梁静搭档,出演《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片段,然后请现场的导演、编剧、演员点评。
佟大为说,“表演时有些不适应,需要克服一些事情,但这也是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想走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角色。”
然后一伙人发表了对舒适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赞赏佟大为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这种胡乱走出舒适区持反对意见。
比如秦昊说,“假如你跳出舒适区,观众还是喜欢你原来演的东西,那你干嘛还要跳出来去演观众不喜欢的角色呢?就比如赵本山,他干嘛要去演陈道明。”
李冰冰也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但你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讲真,我非常认同李冰冰的看法。(重量级演员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她的观点是,当然要走出舒适区,但你不能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挑战。
一直以来,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在讨论过程中,似乎对这个词有一个误区。
1
无论是书上,还是网上,都在告诉你不能待在舒适区,要勇敢的跳出来。
好像只要跳出来,啥事都解决了。
比如有些人实在不想做目前的工作,跳了出来。可是之后怎么做,没有方向,于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折腾。
你可能觉得,这么做的人应该不多吧。
恰恰相反,我见过很多人这么做。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他们有些人做着轻松、安逸的工作,不想青春就这么过下去,于是辞职信一交,脱离舒适区。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当年就是其中一个啊。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做事,当时觉得不应该这么安逸,想跳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于是好多工作都想尝试一下。
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一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快又会裸辞。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蹉跎了几年。
因此,跳出舒适区是对的,但是,你不能盲目的跳。
说到这里,有同学说,那应该怎么跳出来啊。
2
答案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也就是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挑战自己。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加大难度。
比如你原先只能做到6分,现在要提高标准,要求做到8分。提高难度,增加了挑战。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我以前写作,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又有知识量,保证读者能看懂,又有收获。
现在,我又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有知识量,还要把文章中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这样读者更容易记住,也知道如何用好这些知识。
这也是跳出舒适区啊。
虽然我现在订的这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我正在努力(hhh)。
所以,并不是只有从一个领域跳到陌生的领域才叫跳出舒适区。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增加挑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标你的优秀同行,以他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
为什么说要在擅长的领域内挑战呢?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必须把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上面,打造成为长板,这样,你才会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什么都想尝试,短板是补齐了,可是也没有长板优势,最后不免沦为平庸。
很多人也听过长板理论。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不会去管我的短板,只管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不就是一个高桶了。”
有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擅长的,怎么办啊。
如果是这样,那我更加建议你不要随便跳出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吧。
3
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浪费时间,他们一直在打造自己的长板,力求做到极致。
就如李冰冰,她一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所以人家为什么能进好莱坞,这是有原因的。
而真实的数据也有力的支撑了这点:
盖洛普公司曾用40年的时间,调查全球200多万人(样本的数据足够大吧),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而不是每个领域都去尝试一下。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刻意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高手都是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做到极致的。
今天,小鸣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呢。
走出舒适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跳出来,否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后,一个人只有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才会成为高手。
最后,那些叫你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要随便听信。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干的还不错,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应该跳出去。应该向上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应该。人生应该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干的还不错,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应该跳出去。应该向上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8
应该跳出舒适圈,只有勇敢地跳出来,才会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应该。人生应该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8
应该跳出舒适圈,只有勇敢地跳出来,才会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6
前几天,我看了最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员》。
佟大为和梁静搭档,出演《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片段,然后请现场的导演、编剧、演员点评。
佟大为说,“表演时有些不适应,需要克服一些事情,但这也是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想走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角色。”
然后一伙人发表了对舒适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赞赏佟大为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这种胡乱走出舒适区持反对意见。
比如秦昊说,“假如你跳出舒适区,观众还是喜欢你原来演的东西,那你干嘛还要跳出来去演观众不喜欢的角色呢?就比如赵本山,他干嘛要去演陈道明。”
李冰冰也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但你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讲真,我非常认同李冰冰的看法。(重量级演员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她的观点是,当然要走出舒适区,但你不能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挑战。
一直以来,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在讨论过程中,似乎对这个词有一个误区。
1
无论是书上,还是网上,都在告诉你不能待在舒适区,要勇敢的跳出来。
好像只要跳出来,啥事都解决了。
比如有些人实在不想做目前的工作,跳了出来。可是之后怎么做,没有方向,于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折腾。
你可能觉得,这么做的人应该不多吧。
恰恰相反,我见过很多人这么做。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他们有些人做着轻松、安逸的工作,不想青春就这么过下去,于是辞职信一交,脱离舒适区。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当年就是其中一个啊。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做事,当时觉得不应该这么安逸,想跳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于是好多工作都想尝试一下。
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一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快又会裸辞。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蹉跎了几年。
因此,跳出舒适区是对的,但是,你不能盲目的跳。
说到这里,有同学说,那应该怎么跳出来啊。
2
答案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也就是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挑战自己。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加大难度。
比如你原先只能做到6分,现在要提高标准,要求做到8分。提高难度,增加了挑战。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我以前写作,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又有知识量,保证读者能看懂,又有收获。
现在,我又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有知识量,还要把文章中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这样读者更容易记住,也知道如何用好这些知识。
这也是跳出舒适区啊。
虽然我现在订的这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我正在努力(hhh)。
所以,并不是只有从一个领域跳到陌生的领域才叫跳出舒适区。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增加挑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标你的优秀同行,以他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
为什么说要在擅长的领域内挑战呢?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必须把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上面,打造成为长板,这样,你才会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什么都想尝试,短板是补齐了,可是也没有长板优势,最后不免沦为平庸。
很多人也听过长板理论。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不会去管我的短板,只管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不就是一个高桶了。”
有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擅长的,怎么办啊。
如果是这样,那我更加建议你不要随便跳出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吧。
3
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浪费时间,他们一直在打造自己的长板,力求做到极致。
就如李冰冰,她一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所以人家为什么能进好莱坞,这是有原因的。
而真实的数据也有力的支撑了这点:
盖洛普公司曾用40年的时间,调查全球200多万人(样本的数据足够大吧),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而不是每个领域都去尝试一下。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刻意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高手都是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做到极致的。
今天,小鸣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呢。
走出舒适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跳出来,否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后,一个人只有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才会成为高手。
最后,那些叫你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要随便听信。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6
前几天,我看了最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员》。
佟大为和梁静搭档,出演《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片段,然后请现场的导演、编剧、演员点评。
佟大为说,“表演时有些不适应,需要克服一些事情,但这也是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想走出舒适区,尝试不同的角色。”
然后一伙人发表了对舒适区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赞赏佟大为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这种胡乱走出舒适区持反对意见。
比如秦昊说,“假如你跳出舒适区,观众还是喜欢你原来演的东西,那你干嘛还要跳出来去演观众不喜欢的角色呢?就比如赵本山,他干嘛要去演陈道明。”
李冰冰也说,”每个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但你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讲真,我非常认同李冰冰的看法。(重量级演员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她的观点是,当然要走出舒适区,但你不能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挑战。
一直以来,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在讨论过程中,似乎对这个词有一个误区。
1
无论是书上,还是网上,都在告诉你不能待在舒适区,要勇敢的跳出来。
好像只要跳出来,啥事都解决了。
比如有些人实在不想做目前的工作,跳了出来。可是之后怎么做,没有方向,于是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折腾。
你可能觉得,这么做的人应该不多吧。
恰恰相反,我见过很多人这么做。特别是刚毕业的同学,他们有些人做着轻松、安逸的工作,不想青春就这么过下去,于是辞职信一交,脱离舒适区。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我当年就是其中一个啊。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做事,当时觉得不应该这么安逸,想跳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于是好多工作都想尝试一下。
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一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很快又会裸辞。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白蹉跎了几年。
因此,跳出舒适区是对的,但是,你不能盲目的跳。
说到这里,有同学说,那应该怎么跳出来啊。
2
答案是,在你能力范围内,也就是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挑战自己。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加大难度。
比如你原先只能做到6分,现在要提高标准,要求做到8分。提高难度,增加了挑战。
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我以前写作,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又有知识量,保证读者能看懂,又有收获。
现在,我又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有知识量,还要把文章中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这样读者更容易记住,也知道如何用好这些知识。
这也是跳出舒适区啊。
虽然我现在订的这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我正在努力(hhh)。
所以,并不是只有从一个领域跳到陌生的领域才叫跳出舒适区。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增加挑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标你的优秀同行,以他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
为什么说要在擅长的领域内挑战呢?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必须把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上面,打造成为长板,这样,你才会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什么都想尝试,短板是补齐了,可是也没有长板优势,最后不免沦为平庸。
很多人也听过长板理论。
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不会去管我的短板,只管做好我这块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不就是一个高桶了。”
有同学会说,可是我没有擅长的,怎么办啊。
如果是这样,那我更加建议你不要随便跳出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吧。
3
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也明白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浪费时间,他们一直在打造自己的长板,力求做到极致。
就如李冰冰,她一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各种挑战,所以人家为什么能进好莱坞,这是有原因的。
而真实的数据也有力的支撑了这点:
盖洛普公司曾用40年的时间,调查全球200多万人(样本的数据足够大吧),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而不是每个领域都去尝试一下。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刻意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高手都是在自己擅长领域内做到极致的。
今天,小鸣主要说了一些什么呢。
走出舒适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跳出来,否则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后,一个人只有将精力投入到擅长的领域,不断积累优势,才会成为高手。
最后,那些叫你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要随便听信。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干的还不错,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应该跳出去。应该向上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干的还不错,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应该跳出去。应该向上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应该。人生应该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应该。人生应该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8
应该跳出舒适圈,只有勇敢地跳出来,才会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干的还不错,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应该跳出去。应该向上不断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7
应该。人生应该多一些尝试的机会,这样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8
应该跳出舒适圈,只有勇敢地跳出来,才会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9:28
应该跳出舒适圈,只有勇敢地跳出来,才会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