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07
我来回答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9:40
展开3全部
1、意思: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2、出处:战国孟轲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下》。
3、原文节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5、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扩展资料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 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 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
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 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
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贵不能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20:58
【语译】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注释】 淫:乱。
【出处】《孟子·媵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
【事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叔齐和伯夷: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公叔齐和伯夷,因为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们认为周武王违背了文王的规矩,所以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
朱自清: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最后饿死。
苏武: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苏武誓死不降,匈奴单于为了*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才被释回。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22:3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语译】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注释】 淫:乱。
【出处】《孟子·媵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
【说明】 《盂子》简介见第024条。
所节的话的背景是:有一次,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节的三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这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00:24
【语译】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注释】 淫:乱。
【出处】《孟子·媵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
【说明】 《盂子》简介见第024条。
所节的话的背景是:有一次,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节的三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这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04:56
【语译】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注释】 淫:乱。
【出处】《孟子·媵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
【事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叔齐和伯夷: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公叔齐和伯夷,因为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们认为周武王违背了文王的规矩,所以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
朱自清: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最后饿死。
苏武: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苏武誓死不降,匈奴单于为了*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才被释回。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赞同6| 评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0:36
1.富贵不能淫: 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
2.贫贱不能移: 即使自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3.威武不能屈: 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
做到以上三点, 便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参考资料:网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3:50
黑 1.富贵不能淫: 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
2.贫贱不能移: 即使自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3.威武不能屈: 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17:22
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嘻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6 21:10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便可称为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1:14
意思是说就算你很富有时,也不能荒淫无道,就算地位卑微,志气也不能败坏,人要不轻易屈服于人,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我是这么认为的(*^__^*) 嘻嘻……不一定对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5:36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0:14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做大丈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5:08
意思是说就算你很富有时,也不能荒淫无道,就算地位卑微,志气也不能败坏,人要不轻易屈服于人,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求翻译
1.富贵不能淫: 即使自身富贵, 但也不做过 份的事, 不穷奢极侈, 不为声色所迷 2.贫贱 不能移: 即使自身贫困, 但身虽贫而志不贫,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3.威武 不能屈: 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 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 做到以上三点, 便是 真正的男子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意思。
1、意思: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2、出处:战国孟轲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下》。3、原文节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什么意思?
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下一句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出处:《富贵不能淫》原文:《富贵不能淫》【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朝代】战国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叫作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2、孟子(三章)中哪三句写出了大丈夫的含义?
孟子三章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句写出了大丈夫的含义。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赏析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意思
意思: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原文选段: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请大家帮我...
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原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
富贵不能滛主旨是什么 富贵不能滛的主旨
《富贵不能淫》的主旨是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创作于前372年-前289年,隶属于先秦散文。作品通过孟子和其他人交谈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