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的意思2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3 05:0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1:44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
一 意象与寄托
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的创作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
二 没有寄托的蝉诗
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显示出独特的情致。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三 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
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许多理论源发于此。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说,诗中蝉即是陈子昂自己。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二)、寄托所映射出羁旅、别离意象。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后来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一种所喜之物的孤独,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究竟,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三)、寄托赋予蝉的失意、患难、高格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例如唐*贾岛《病蝉》的“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这一心态。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逐之”(《全唐诗卷三》),诗人正是这样把劲切峻急的情感寄寓于婉转曲折的物象描写中,反复咏叹,茹而不吐,隐而不宣,使读者透过物象描写,体味诗中真意。秋蝉在凛冽寒风中,双翅难展,加之“螳螂捕蝉”所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了绝好的寄情之物。又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其自身修养极高,然而那种孤傲清高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终将四面碰壁,官场失意,并陷于患难之中。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诗论者对此评价很高,“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陆时雍《唐诗境》)“诗有寄托故不等以咏物善长”(范大士《历代诗发》)在那个时代解脱世俗纷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明自己的品格。唐代的虞世南受到明主李世民的重用,便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价格。在他的蝉诗中“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蝉蜕于污秽与作者品格有机地联系起来。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云:“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品格。”同时代的施补华也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最多,唐人独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托咏蝉以寓意的名作,工于比兴寄托,成为“咏蝉三绝”。蝉因此名声大噪。
蝉意象这一流线性变化全赖于寄托的手法。它的意象也逐渐鲜明,后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象征符号,为后人所赏鉴。意思与百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1:4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作品汗牛充栋,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叙事、写景还是抒情之作,都有一部分涉
及到昆虫中的蝉。从中我们会发现蝉在古代人们生活及情感世界中的位置。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蝉不食五谷,不吃秽物,餐风饮露,实质上不是那么
回事,它在地下吸食的是树的根部津液,在地面吸食的是树干的津液。应该属于害
虫之列。不过它吸食的那些树的津液,对于树的生长来说微不足道,不足以危害树
木的生命,所以就忽略不计了。
正因为人们认为蝉不食五谷,不吃秽物,餐风饮露,栖身高洁,出尘泥而不下
尘,向来为文人志士所称道,有不少*人墨客,借蝉咏怀,佳句颇多。
对蝉的吟诵,最早出现于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里,
不同的地域,蝉就有着不同的名称:《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
蜩。”《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这里的蝉就称蜩;《诗
经•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这里的蝉就称螗;《诗经•卫风·硕
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的蝉就称螓。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里的蝉就称蟪蛄。
西汉辞赋大家牧乘《柳赋》中有“蜩螗万响,蜘蛛吐丝”的诗句。南朝谢惠连《捣
衣》诗中有“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的诗句,这时的蝉就称为寒螀。
如果仔细翻阅全唐诗》,就会发现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
中常见的意象――蝉,在初、盛唐时极少见,且以“蝉”命题的诗篇也不过十来首。
到了中唐则有二十来首,到了晚唐则有近五十首,且“蝉”作为诗歌意象也层出不
穷。纵观有唐一代的咏蝉诗,哀怨是其最为常见的主题,且随着唐代历史的进程,
其感伤的氛围也越来越浓。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其中的历史含蕴是什
么?
从历史上看,咏蝉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借蝉咏怀;另一类则是把蝉作为纯客
观的审美对象加以观照和描绘。但前一类作品能更直接反映出时代审美情趣和诗人
创作心态的发展变化。因此我们考察唐代咏蝉诗也主要以前一类作品为主(而且唐诗
中咏蝉诗状况本就如此),同时兼及在非咏蝉诗中出现的有关“蝉”意象。
初唐咏蝉诗表达的是高贵者的自白和失意者的不平。初唐咏蝉诗的作者分布很
有意思,先有以李世民君臣为首的写清贵的咏蝉诗,后有以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
的抒写不平之愤的作品。而到了盛唐,则几乎见不到单篇的咏蝉之作。
李世民《赋得弱柳鸣秋蝉》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诗境不算完美,但也符合其帝王口吻,流露出功成名就后的一种自适其乐的心
态。
李百药《咏蝉》说:
清心自饮露,哀响乍秋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翁叶中。
诗借蝉自喻显示出高贵纯洁及为臣处世的谨慎心态。
初唐前期最有名的咏蝉诗当推虞世南所写的《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此诗意境合一,可谓佳作天成。既赞扬了蝉的高洁,又表达了自己的清高的志
向,回击了那些屑小的质疑,尤其是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真是一语
双关,堪称神来之笔。虞世南工诗善书有德行,唐太宗李世民曾赞他有五美,并推
崇其书法在当时很负盛名的大书法家欧阳询之上,可见虞世南之声望之隆,他以蝉
明己,巧妙地借蝉表白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和不俗的情操,此诗是咏物的经典,千百
年来为人们所吟咏乐道。
读了虞世南的咏蝉诗,清新爽快,春风得意。世上有几人能如此?读罢的李商
隐的咏蝉诗,不由得产生了对命运的恐慌和无奈,唉,古来材大难为用,今世没落
亦多人呢。读了骆宾王的咏蝉诗,忧郁,孤愤,人生的路本多风雨,岂可不慎,若
骆宾王之下场,深可为戒。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有两首咏蝉诗:《秋蝉》和《在狱咏蝉》。最为传
唱的是后一首。据考此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
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告以贪赃罪名下狱。《新唐书》中其文艺本传载:“武
后时数上疏言事,下除临海尽,鞍鞍不得志。’,骆宾王一生鲤直仗义。诗云: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先写秋夭蝉唱的欢乐,然后对比囚人的心境,以喜衬优。
额联先写青春的焕发(玄影既写蝉的外形,又暗示自己的美好年华),次写自己年衰
摧祸。
骆宾王七岁的咏鹅诗,流传至今,为妇孺所知。可大多数的人会知道这个神童,
后来是怎么样的命运,在这首咏蝉诗里,骆宾王把自己的哀伤和迷惑,不被人理解
的痛苦,一表无遗。外面西陆的蝉儿自由地放声高歌着,触动了身在异地为囚的人,
引发了他心底深深的伤感和沉思。在孤寂中黑鬓的蝉儿放声高唱,而我这牢中的白
头人也感伤低吟,阴暗的天际里是四下的露水,蝉儿啊你还能自由的飞翔吗,我们
的咏歌声都消沉在无尽的大风中,没有人知道你蝉儿的高洁,更没有人知道我内心
的痛苦。骆宾王应该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吧,他因反对武则天史无前例地当女皇而写
了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从此便走上了*四海的生涯,最后还是被捕入狱,
生死系于他人,俯仰慑惧官威。至于他的最终结果,倒是不详了。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前期以“大历十才子”的诗风占主导地
位。唐王朝刚从“安史之乱”的恶梦中缓醒过来。诗中很难见到昂扬的精神和壮阔
的胸襟。在咏蝉诗里也可以体认到这一点:多抒写理想失落的痛苦和羁旅行役的愁
思。如戴叔伦的《画蝉》:
饮露身何在?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蝗螂。
高贵的形象已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夕阳已至,诗人似乎有了日暮途穷之感。
中唐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元稹也有咏蝉诗,他写有《春蝉》一首: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元稹在《始闻夏蝉》诗中说:
徂夏暑未晏,蝉鸣已一晚。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元植个性刚正,办事从不给自己留退路,一生几遭贬滴且大部分时间在外任中
度过。因此他对生命的理解或许更为深刻一些。诗借蝉鸣写年华己逝的哀愁,知音
难遇的哀叹。“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既是蝉的写照,又是自己的真实心声。
白居易咏蝉诗有四五首,其中《答梦得闻蝉见寄》云:
开缄思浩然,独咐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十分敏感,虽蝉声依旧,但容颜已衰。而友情永驻,相思之
情依然。读者读这种诗自有闲适的体会在其中。《六月三日夜闻蝉,则更富有生活
情趣。诗云: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风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为拨船行?
诗人写自己闲居的心境:新月初上听到第一声新蝉的鸣叫,由此想到自己已经
离开繁华之地,有不快。但此时此境诗人似乎又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轻轻拨动小舟,
到大自然中去消解一切人生痛苦和不幸吧。一般说来白居易的咏蝉之作以写淡淡的
乡思乡愁为主。其《早蝉》诗云: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他在写《早蝉》诗时曾说“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诗人的感情倾向是显而
易见的:乡恋是永恒的主题。
韩孟诗派中的卢全也写过蝉诗。《新蝉》:
泉溜潜幽咽,鸣琴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用幽泉和琴鸣来喻写蝉声,意象新奇。长风不断,于淡淡的幽情中见出些许莫
名的惆怅。韩愈、李贺两人则没有独立的咏蝉之作传世,或许与他们的才性气质有
关,他们可能不屑于小小的鸣虫吧。韩愈诗中蝉意象出现十一处,李贺则有两处,
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含蕴。
刘禹锡集中有四首咏蝉之作:《酬乐天闻新蝉见赠》、《答白刑部闻新蝉》、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始闻蝉有怀白宾客》都写友朋之间的相思之情,风格
与白居易相似。刘诗中蝉意象出现十七次,大都与闲愁有关。
蝉对于追求功名的士人来说,是清贵的象征。陆云就曾称颂过它的“五德”,
它从不怀有害人之志,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如李白药、虞世南等),可以立身(如
骆宾王等)。是什么原因使蝉生病了呢?首句便发人深省。诗人关注着它每一细微的
变化:它本应自由自在飞行的,而今却只好爬行,只好求助于诗人的同情。
要说虞世南的咏蝉诗是人生春风得意的写照。那么,李商隐的这首咏蝉诗,吟
咏的便是人生的困顿和无奈了,他在诗中写道: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中流露的是高枝难栖,壮志难酬,空写出无数的诗文,更谁人赏识。尘世的
炎凉,处境的贫窘,仕途的失意,进退的迷昧,而对命运困厄力薄的感叹。读了这
首诗再读后人评他的诗:一生襟抱未曾开,虚负凌云万丈才:你会发出一声由衷的
叹息。
要说李商隐有才难展,一生郁郁,是值得后人感叹,可是,他的命运比起初唐
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来,要好得多。
唐代杜牧《题魏文贞》:“蟪蛄宁与霜雪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晚唐咏蝉诗是绝望的哀吟和愁苦的海洋。唐之晚年,诗人类多穷士,如孟东野、
贾浪仙之徒,皆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确实,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大唐
帝国终从摇摇欲坠到天崩地解。此时的士人心态普遍是对前途充满绝望之感。咏蝉
诗的抒情主题成了愁苦的海洋,几乎把所有崇高的东西都淹没其中。在晚唐近五十
首诗作中,有四十多首是写愁恨哀怨的。而其中的代表是贾岛。(一般文学史把他划
入中唐,但从其个人创作待色和文学史的流变来看,划入晚唐为宜)贾岛现存四百余
首诗中,有四篇咏蝉之作,蝉意象出现达二十四次之多,且很有特色。特别是其中
的两首咏蝉之作—《病蝉》和《早蝉》,最能反映晚唐那些久困场屋而终老山林的
士人心态。难怪乎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说“不妨称晚唐五代为贾岛时
代”。其《病蝉》诗云: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兼莺鸟,俱怀害尔情。
宋代是词的世界。婉约词大家柳永的《雨霖铃》恐怕大家最熟悉不过。此调原
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
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
仄韵。现将全词照录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生一世,蝉不过一秋,一世百年也罢,一秋百日也罢,都是过客,混浊与清
高,都将同归于尘土,又何叹何伤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1:45
1.古诗文中的蝉:高洁、失意、寓静
2.高贵人格的象征:性情清洁、廉俭、固执操守
在古代作家看来,蝉的生活习性是栖居高枝,而不衔草木筑巢;弃秽饮露,而不以粒粟为食;高标孤处,无求少欲。 因此,蝉一到作家的笔下,经过作家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以至人格化后,就成了高尚人格的象征。
其次,咏蝉之作常把蝉的不食黍稷、托身枝条的习性当作廉俭的美德称颂。
3.“孤、高”于世难容:患难、失意者的化身
因为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故文人笔下的蝉常与“孤”、“高”二字结缘。蝉虽然有清高芳洁的德性,但往往于世难容;虽然淡泊无为,却总是身遭不测之祸。
4. 幽怨情思的郁积
描写这类蝉的古诗文都喜欢化用“蝉为齐女”(《中华古今注》云:“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的典故,因而这类蝉被人格化后,就更有说不完的幽愁,道不尽的凄怨,成了盛载悲情的精神实体。
蝉罹难受苦,愁怨不尽,余恨不已,是令人哀惋同情的悲剧形象。
5. 以惊蝉之动表现静境和静趣
6. 如咽似泣的蝉声:引发、抒展悲凄情思的触媒
古代作家写作时常用蝉声这种能唤起人们情思的音响逗引、抒发主体悲切色彩的情意;或用蝉声渲染出一种悲意四溢的情绪氛围以契合、凑泊或烘托主体的悲凉愁怨之情,从而使作品产生一
如,梁代吴均《赠鲍舂陵别诗》:“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所忧别离意,白露下沾裙。”
正因为蝉声是与主体悲愁的意绪相应的客观投影,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中写到的蝉声总是与“愁”、“哀”一类的字眼相伴随的。
7. 蝉:暗指时序上的秋天
第三,蝉常被古代作家用来暗指时序上的秋天。蝉是最富秋季特征的物象,以致古代文人常把蝉声当作秋天到临的信息。”
总而言之,蝉作为相对稳定的社会性象征符号,在古代诗文中对主体的主观情意的表现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1:46
蝉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蝉古诗大多描写它的鸣声、生命和寄托哀思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蕴,以下是蝉古诗的一些主要意思。
1. 表达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蝉的寿命很短,其鸣声也短暂,因此,蝉古诗多以蝉的短暂生命来隐喻人生短促,寄托着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性和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忧虑。
2. 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古人喜欢用“蝉鸣”的景象来追忆过去,表达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别家乡岁月多,俺去游荡娘去嫁,偏又遇蝉时节,故人已去江南烟火”就用蝉叫来表达无尽的惆怅和离愁。
3. 描绘大自然之美。蝉作为一种昆虫在大自然中生活,它的鸣声和外表都有着独特的美,因此,蝉古诗在描绘自然的美丽、宏伟和神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对季节的描述和渲染。蝉叫声和繁衍生息的季节紧密相连,蝉古诗常常将蝉视作夏季的象征去描写季节的变化。
5. 表达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有不少蝉古诗通过描绘蝉的生活以及蝉固守本性的生活态度,寄托着诗人渴望淡泊宁静、脱离尘世烦忧的心境和情感。
总之,蝉古诗通过对蝉的群体生命、季节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寄托性表现,寄托着诗人对生命、人生和时光等众多问题的思考和追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1:46
表示内心高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