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这项成本费用是企业必须承担,也必须要公平合理给予员工的,但是,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且留住人,这是每个企业头痛的难题。 总结的人工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降低人工成本,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0�2提高对薪酬和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员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提高对薪酬管理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员工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发挥激励作用 从人工成本的结构来看,工资是它的主要部分,而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均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或缴纳,目前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0%左右,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工资总额的控制。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将工资总额水平加以控制,对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规范劳动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无效支出,要从源头上做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严格用人纪律,避免由于增加计划外用工,而造*工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摸清各单位、各部门现有临时用工、劳务用工数量,有计划地清退一批考核、考查不合格的临时工;尽快规范用工渠道,以保证人工成本的费用列支符合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办法,避免由于劳务纠纷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赔偿损失;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要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这项成本费用是企业必须承担,也必须要公平合理给予员工的,但是,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且留住人,这是每个企业头痛的难题。 总结的人工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降低人工成本,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0�2提高对薪酬和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员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提高对薪酬管理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员工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发挥激励作用 从人工成本的结构来看,工资是它的主要部分,而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均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或缴纳,目前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0%左右,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工资总额的控制。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将工资总额水平加以控制,对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规范劳动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无效支出,要从源头上做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严格用人纪律,避免由于增加计划外用工,而造*工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摸清各单位、各部门现有临时用工、劳务用工数量,有计划地清退一批考核、考查不合格的临时工;尽快规范用工渠道,以保证人工成本的费用列支符合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办法,避免由于劳务纠纷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赔偿损失;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要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这项成本费用是企业必须承担,也必须要公平合理给予员工的,但是,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且留住人,这是每个企业头痛的难题。 总结的人工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降低人工成本,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0�2提高对薪酬和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员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提高对薪酬管理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员工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发挥激励作用 从人工成本的结构来看,工资是它的主要部分,而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均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或缴纳,目前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0%左右,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工资总额的控制。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将工资总额水平加以控制,对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规范劳动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无效支出,要从源头上做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严格用人纪律,避免由于增加计划外用工,而造*工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摸清各单位、各部门现有临时用工、劳务用工数量,有计划地清退一批考核、考查不合格的临时工;尽快规范用工渠道,以保证人工成本的费用列支符合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办法,避免由于劳务纠纷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赔偿损失;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要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这项成本费用是企业必须承担,也必须要公平合理给予员工的,但是,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且留住人,这是每个企业头痛的难题。 总结的人工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降低人工成本,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0�2提高对薪酬和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员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提高对薪酬管理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员工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发挥激励作用 从人工成本的结构来看,工资是它的主要部分,而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均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或缴纳,目前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0%左右,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工资总额的控制。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将工资总额水平加以控制,对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规范劳动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无效支出,要从源头上做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严格用人纪律,避免由于增加计划外用工,而造*工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摸清各单位、各部门现有临时用工、劳务用工数量,有计划地清退一批考核、考查不合格的临时工;尽快规范用工渠道,以保证人工成本的费用列支符合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办法,避免由于劳务纠纷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赔偿损失;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要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22:54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3:51
?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项主要构成内容,在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矛盾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地控制该项成本,是企业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评价。 油田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时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理论定义就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在施工、管理及辅助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油田企业,目前人工成本费用约占总成本的近1/4。因此,在石油石化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行低成本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个石油石化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是油田企业实现增储上产、完成勘探任务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面。 一、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企业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而这部分报酬必须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而职工工资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工资形式发放的奖金等。人工成本管理中由于工资总额决定着其他工资附加费用的发生项目和数量,因此职工工资总额意义重大,工资总额理所当然成为管理重点。长期以来,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主要是对工资总额的管理,而控制工资总额的关键就是控制职工人数。这也是中石油2008年削减5%员工总量,控制成本的重要原因所在。为了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油田企业持续不断思考各项措施对工资外收入进行清理和规范,例如不再计提福利费,而是将其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同时从税控上严格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把原来由企业成本中开支的电话费、市内交通费用、误餐费用等纳入工资总额管理,规范了企业工资成本的控制。 二、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 首先对人工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劳动工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以工资总额管理代替人工成本管理,并没有真正将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例如多数职工对人工成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单纯认为人工成本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费用等很大部分也属于人工成本的范围。 其次是人工成本事前控制做得不够。虽然许多油田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也组织开展一些调查分析活动,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和数据计算上,缺少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控制措施,更做不到通过对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而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工成本的预防控制和期末人工成本效益评价,不仅是人工成本的管理方式,更是未来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效率的根本途径。 再次是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劳资、财务等各个部门,劳资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中仅能对工资及按照国家规定以工资为基数提取的社会保险等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而对其他人工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由于油田企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人员多,导致信息不畅,财务、劳资部门不能及时共享人工成本发生的信息,从而影响人工成本的对称性及管理效率,不能为以后年度人工成本的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三、改进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思路 现阶段,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以工资总额为主,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不利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工资总额不是与生产任务挂钩而是与人员的多少挂钩,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员的积极性。 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提高各级人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把人工成本控制纳入变动费用管理,强化预算控制。要提高对人工成本控制的认识,不仅要加强对人工成本控制思想的广泛宣传,更要让职工明白市场化条件下收入与任务完成的对比关系,让职工意识到企业负担的不仅仅是职工工资薪酬,还有更多*人工费用。例如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费用按照人工成本总额的12%缴纳,这些也已成为油田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油田企业要让职工明白不仅仅是职工每月收入中的现金部分才列入人工成本,实际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上是职工现金收入的二倍,因此职工必须树立人工成本控制的节约意识,每层级的管理者都应建立约束机制,让人工费用发挥最佳效益。 第二,将人工成本控制纳入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将各种人工成本统一预算口径,全成本控制。保证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有制度、有约束、按规范的程序控制和操作,将人工成本纳入变动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和劳资部门共同控制人工成本,并对人工成本与同期任务进行对照评价和分析。同时引入人工成本财务预警制度,采取事前事中超前控制方法,定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应在每年财务决算后对照年初人工成本预算指标,并分析人工成本人均效益指标,对比年初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对人工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判定。根据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分析,制订后期的全面人工成本控制方案。人工成本应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兑现,出现异常必须进行预警通报。 第三,改进方法,引入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即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人均企业增加值及人均钻井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人工成本的消耗必须与企业效益相一致,否则企业负担过大,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如果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一致,那也相当于没有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当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增长幅度,才是人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人工成本增长时,企业的工作量降低或单位效益降低,则说明人工成本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过多或者是单位人工成本的比例过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压缩人工成本,削减人员或者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支出,逐步保证人工成本的增长低于企业整体产值的增长幅度。 第四,转变劳动用工方式,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办法,规范劳务费支付渠道。一是要转变劳动用工的形式,由劳务派遣逐渐向业务外包过渡。节约人工成本并不意味着减少职工收入,相反通过转变劳动用工方式,才能有效缓解目前油田劳动力需求增加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二是劳务费管理纳入工资总额是大势所趋,在转变用工方式、规范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在实行人工成本总额硬性控制后,也要防止各类从业人员挤占工资总额指标,各类用工的支出要合理分配,列清渠道。 第五,加强职工福利费的管理。200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要明确划分企业职工福利费、工资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关系,禁止调整职工福利费范围和标准,防止因人工成本的增长或隐性压缩而侵害职工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要制定福利费开支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和使用范围,防止扩大内部各类人员分配差距,从而降低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 企业人工成本费用的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补偿现有劳动的一般消耗和特殊消耗,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等因素所发生的费用,这项成本费用是企业必须承担,也必须要公平合理给予员工的,但是,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且留住人,这是每个企业头痛的难题。 总结的人工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降低人工成本,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0�2提高对薪酬和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员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要提高对薪酬管理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要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员工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调节人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二、规范人工成本管理,发挥激励作用 从人工成本的结构来看,工资是它的主要部分,而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培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均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或缴纳,目前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0%左右,因此,人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工资总额的控制。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将工资总额水平加以控制,对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三、规范劳动用工,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人工成本的无效支出,要从源头上做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严格用人纪律,避免由于增加计划外用工,而造*工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摸清各单位、各部门现有临时用工、劳务用工数量,有计划地清退一批考核、考查不合格的临时工;尽快规范用工渠道,以保证人工成本的费用列支符合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办法,避免由于劳务纠纷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赔偿损失;争取人工成本的额度时,关注分项指标的数额。要均衡支出,合理避税,降低职工的名誉收入,提高职工的实际所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3:52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