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还是执著,区别在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3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9 09:34
1、都是正确的。执着和执著为近义词。
2、执着的释义:同“执著”.引证:茅盾 《关于》:“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3、执著的释义: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
2、两个词都有“执著”亦作“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1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现代汉语词典 》以“执著”作为推荐词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21:57
二者没有区别。
执著:汉语词语,读音为zhí zhuó。“执著”亦作“执着”,现在常用的书写是“执着” 。
释义:一指固执或拘泥;二指坚持不懈;三指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这两个词语在不同的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新华词典》中只有“执著”条目,而《现代汉语词典》之中只对“执着”作了详细解释,“执著”则解释为“同‘执着’”。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为“执著”。
据词典解释,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信念极强的渴望,无法释怀,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
扩展资料:
引证解释
亦作“ 执着 ”。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象,所说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执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22:02
这本不是一个问题,只有“执著”一词,没有“执着”这个词,但为什么又出现这么多疑惑呢,而且现在“执着”的流行趋势还超过了“执著”这个词了。
这主要是人们使用习惯吧,用的人多了,也就通行了,不算错了,现在都可以用“执着”代替“执著”了。下面是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这两个词的相关知识。
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懈,不能超脱。
佛教中,有大乘、二乘(即小乘)两派。大乘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二乘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
丁福保编撰的《佛学大辞典》解释说:“执著,术语,固著于事物而不离也。”执著的“著”音zhuó,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唐朝的《坛经》云:“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修行正直心,对一切法都不要执著。”
在中国佛教经典中,表示“执著”的意思也用“著”,如《金刚经》云:“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诵读…”这句话的意思是“须菩提,假设是喜欢小乘法之人,他执著于自我之心、他人之心、众人之心、寿者之心,那他就不能听受、诵读此经……”从这个角度看,“执著”原为佛家语,不宜将其写成“执着”。
《辞源》和《辞海》(语词分册)都只收“执著”而未收“执着”。《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既收“执着”又收“执着”,但都是以“执著”为正条。《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解释“著”(zhuó):“‘着’(zhuó)
的本字。现在通常写作‘着
’。‘执着’一词习惯上仍作‘执著’。”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执著”的释义后也明确标明“不宜写作‘执着’”。词典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老师,如此众多的词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执著”,我们自然也别无选择。
“执着”后来居上。“执著”与“执着”长期共存,是不争的事实。确实,作为源自佛典且多用于佛典的“执著”,在古汉语中使用更多,“执着”只在通俗作品如《水浒》中偶尔露脸。因此,过去的词典,一般不收“执着”。五四以后,随着白话文的兴盛,“执着”被更多人所接受。鲁迅用过,“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华盖集?杂感》)。朱自清也用,“总之书生的被嘲笑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着上,过分的执着书,书就成了话柄了”(《论雅俗共赏?论书生的酸气》);“我们目下第一不可离开现在,第二还应执着现在”(《刹那》)。
可见,随着时势的发展,“执着”已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还有一种情况可资参考。古汉语中,“著”读zhuó时,主要表示“附着、加……于上、穿、戴”等义。与之相关的词语,如“著笔”“著眼”“著手”“衣著”中的“著”,在现代汉语中,都写成了“着”。如
2002
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在“衣着”和“衣著”之间,就推荐“衣着”为规范词形。有例在先,选择“执着”不合情合理吗?理应取“着”舍“著”。虽然“著”是“着”的本字,但在读zhuó和轻声zhe的时候,人们已经习惯用“着”了,尤其是读zhe的时候,如“顺着”“朝着”,大概已经没什么人会用“著”字。既然一般人都这么写,理应采取从俗的原则,取“着”舍“著”,而不必拘泥于字源。须知明白字源的,到底只是极少数有专门知识的人。一旦这样处理,“著”变成了单音字zhe,减少一个多音字,也就减少了人们记忆上的一份负担。而“着”除了读
zhuó、zhe之外,还读zhāo、zháo
两音,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多音字身份。既然如此,让它独自承担多音的责任,也不会给人们增加什么记忆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执着”对“执著”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佛经并不“执着”于“执著”。虽然“执著”最早见于佛经,但如今,在宣扬佛教经义的书籍中,却也能看到以“执着”取代“执著”的趋势。
可见“执著”已成“孤家寡人”,写作“执着”只是迟早的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21:56
二者没有区别。
执著:汉语词语,读音为zhí zhuó。“执著”亦作“执着”,现在常用的书写是“执着” 。
释义:一指固执或拘泥;二指坚持不懈;三指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这两个词语在不同的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新华词典》中只有“执著”条目,而《现代汉语词典》之中只对“执着”作了详细解释,“执著”则解释为“同‘执着’”。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为“执著”。
据词典解释,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信念极强的渴望,无法释怀,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
(1) 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2) 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着的小舟。
(3) 坚持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执着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的动力与奋斗的目标。
(4) 有时候,执着是一种负担,放弃是一种解脱。
(5) 时光百转千回,执着和忘记没有差别,强加控制的忘记等于执着,而不加控制的执着等于忘记。所有的烦恼都会过去,你所需要的只是经历。通过经历摆脱固执,你将在爱情里发现你的慧心。
(6) 追求是一颗恒心,果敢刚毅;追求是一颗决心,执着坚定;追求是一种勇气,破浪航行;追求是一中胆气,昂首奋进。
(7) 工作上的执着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意志。
(8) 执着的追求要特别注意方向,小心一条道走到黑。
(9) 保持进取之心,记得执着的傻劲。
(10) 执着是一种信念,因为执着,所以坚持。执着是一种精神,因为执着,所以成功。
(11) 我们中国人,愈是承受压力,愈是饱受打击,就愈执着,愈倔强。
(12) 美丽属于自信者,从容属于有备者,奇迹属于执着者,成功属于顽强者。
(13) 谁不曾一意孤行,怒发冲冠过怕只怕少了那份执着。
(14) 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15) 人生是一艘船,漫长的旅途体现出你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
(16) 在顺境中执着,在逆境中沉着。
(17) 月亮有的,是温柔,是情思,是浪漫,是执着,古往今来,不知征服了多少桀骜不训的情男痴女,演绎了多少凄婉绝美的故事。
(18) 当浮华给予我们过多欺骗,现实中的虚假几乎让我们忘却了真的存在,是真情唤回了迷离的心,是真情带给了我们最纯最真的感觉,它流露的是美的誓言,渗透的是永恒执着的真爱。
(19) 如果尚未看到成果,那是因为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多,如果尚未梦想成真,那是因为等待的时间还不够久。笑到最后的人永远最精彩,最成功,最执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22:00
执着(执著),读作zhízhuó。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象,所说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横 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因为两者含义相同,只是写法不相同,所以什么时候用在哪里都可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21:58
执着(执著),读作zhízhuó。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象,所说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横 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因为两者含义相同,只是写法不相同,所以什么时候用在哪里都可以——说白了就是意思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