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虫子在吃叶子,求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这个在农村里叫腻虫很讨厌的专门吃嫩叶子和花瓣 有乐果打上就好了 旁边没有虫的枝条也有打 要不然光打有虫 马上没有死的那些就会跑到没有打到药的枝条上去 没有乐果也可以用灭害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9
蚜虫追问怎么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这个在农村里叫腻虫很讨厌的专门吃嫩叶子和花瓣 有乐果打上就好了 旁边没有虫的枝条也有打 要不然光打有虫 马上没有死的那些就会跑到没有打到药的枝条上去 没有乐果也可以用灭害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9
蚜虫追问怎么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这个在农村里叫腻虫很讨厌的专门吃嫩叶子和花瓣 有乐果打上就好了 旁边没有虫的枝条也有打 要不然光打有虫 马上没有死的那些就会跑到没有打到药的枝条上去 没有乐果也可以用灭害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9
蚜虫追问怎么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这个在农村里叫腻虫很讨厌的专门吃嫩叶子和花瓣 有乐果打上就好了 旁边没有虫的枝条也有打 要不然光打有虫 马上没有死的那些就会跑到没有打到药的枝条上去 没有乐果也可以用灭害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9
蚜虫追问怎么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7
搜索词条
蚜虫
[yá chóng]
更多图片(13张)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中文学名:蚜虫
别称:蜜虫、腻虫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同翅目(已归入半翅目)
亚目:胸喙亚目
科:蚜科
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等
分布区域:全球(两极除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
分享
形态特征
蚜虫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着生于触角第6节基部与鞭部交界处的感觉圈称为“初生感觉圈”,生于其余各节的叫“次生感觉圈”。蚜虫为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具翅个体2对翅,前翅大,后翅小,前翅近前缘有1条由纵脉合并而成的粗脉,端部有翅痣。第6腹节背侧有1对腹管,腹部末端有1个尾片。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生活习性
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38
潜叶蝇潜叶蝇又称夹叶虫。成虫:体小,似果蝇。雌虫体长2.3—2.7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5.2—5.6毫米。全体暗灰色而有稀疏的刚毛。复眼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眼眶间区及颅部的腹区为*。触角黑色,分3节,第三节近方形,触角芒细长,分成2节,其长度略大于第三节的2倍。幼虫:虫体呈圆筒形,外形为蛆形。蛹:为围蛹,长卵形略扁,长2.1—2.6毫米,宽0.9—1.2毫米。卵:为长卵圆形,长0.30—0.33毫米,宽0.14—0.15毫米。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均属双翅目。豌豆潜叶蝇除*、新疆、青海尚无报道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复杂,据福建报道有21科77属137种植物,除危害草坪外,以十字花科的油菜、大白菜、雪里蕻等,豆科的豌豆、蚕豆,菊科的茼蒿及伞形科的芹菜受害为最重,在河北、山东、河南及北京郊区主要危害豌豆、油菜、甘蓝、结球甘蓝和小白菜以及杂草中的苍耳等。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以植株基部叶片受害为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稻小潜叶蝇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以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2层表皮,使叶片呈现白条斑。当叶内幼虫较多时,则整个叶体发白和腐烂,并引起全株枯死,受害的草坪大量死苗。稻小潜叶蝇除危害草坪外,还可危害水稻、大麦、小麦、燕麦等,并取食看麦娘、游草、菖蒲、海荆三棱、甜茅、稗草等。紫云英潜叶蝇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危害紫云英及一些草坪草。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盘旋形弯曲潜道,导致叶片枯萎。甜菜潜叶蝇幼虫潜叶危害,潜痕较宽,留下叶片的表皮呈半透明水泡状,多头幼虫潜害一叶时,很易使叶片枯萎。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江苏和湖南等地,国内主要受害区均限于寒冷地区,多在年平均温度7~9摄氏度等温线范围内。寄主有甜菜、菠菜及藜科、蓼科等植物。详见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