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2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5 19:35
相爷,对宰相的尊称,隋朝往后丞相一词很少出现,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除皇帝外,相当于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院院长一职。
最有实权的宰相属明张居正,他相当于今天的内阁首相。
史上明相有:管仲、田单、魏冉、商鞅、吕不韦、李斯、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窦婴、曹操、诸葛亮、陆逊、王猛、谢安、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姚崇、赵普、寇准、王安石、司马光、文天祥、陆秀夫、李善长、于谦、张居正、李东阳、方孝孺、谢迁、刘统勋、索尼、张廷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2:15
相爷是宰相的俗称。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宰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2:15
相爷,对宰相的尊称(隋朝往后丞相一词很少出现),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除皇帝外)相当于国民*时期的行政院院长一职。最有实权的宰相属明张居正(相当于今天的内阁首相)。史上明相有 管仲 田单 魏冉 商鞅 吕不韦 李斯 萧何 曹参 周勃 周亚夫 窦婴 曹操 诸葛亮 陆逊 王猛 谢安 房玄龄 杜如晦 狄仁杰 姚崇 赵普 寇准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陆秀夫 李善长 于谦 张居正 李东阳 方孝孺 谢迁 刘统勋 索尼 张廷玉 纳兰明珠 索额图 刘墉 和珅 纪晓岚(明清不设宰相,但有相当于宰相的位置)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2:16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应该是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是*首脑,总理国家事务。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2:16
就是丞相,各朝各代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百官之首。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6 12:17
相一般是指皇帝一下的百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