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9:48
M2大口径机*采用*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独特。射击时,随着弹头沿*管向前运动,在膛内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管和*机同时后坐。弹头飞出*口后,闭锁卡铁离开楔闩上的闭锁支承面,其两侧的销轴被定型板上的开锁斜面压下,于是整个闭锁卡铁脱离*机下的闭锁槽,*机开锁。随后,*管节套猛撞内设的钩形加速子,加速子上端撞击*机尾部,加速*机后坐。
该*设有液压缓冲机构,*管和节套后坐时,液压缓冲器的活塞被推向后,压缩缓冲器管内的油液,使其从活塞四周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前逸出,对后坐产生缓冲作用。
*机复进时,*机尾部的凸起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加速子释放液压缓冲器簧,推动*管和节套复进。闭锁卡铁在楔闩上的闭锁斜面的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机下的闭锁槽中,*机闭锁。
该*采用单程输弹、双程进弹的供弹机构,拨弹杆尾端的导柱卡入*机顶部的曲线槽内,当*机做往复运动时,实现供弹动作。
瞄准装置
该*采用简单的片状准星和立框式表尺,准星和表尺都安置在机匣上。
弹药
该*发射12.7mm*弹,包括普通弹、穿甲弹、穿甲燃烧弹和训练弹。
改进型
1922年,军队对一种更轻巧的试验型BAR进行了测试,它是为高度机动的地面部队使用而设计的,但没有投入生产。1937年,第一支主要的变型*被命名为“m1918A1”。它与m1918基本相同,增加了一个可折合的两脚架,通过一对锥型减震腿固定在*管下方的活塞筒上。
此*还安装有折叠式*托底板,以便全自动射击时使*保持稳定。缩短了上护木的高度,使*管更多地暴露在外以便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由于m1918A1是在m1918基础上改进而成,因此没有进行单独生产。
截止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BAR最终的也是最广泛生产的型号是“m1918A2”。于1941年投产。与“m1918A1”相似,m1918A2也安装有可折合的两脚架,只是m1918A2是将其安装在安装在*口消焰器上,而非活塞筒上。
经改进后的带折叠式*托底板的*托后部及预备的单脚架也被采纳,尽管单脚架看起来非常没用。缩短了下护木的高度和长度,表尺换成了与m1919A4机*上使用的型号相同的表尺。扳机护圈前填加了金属导棱便于辅助更换弹匣。
与m1918和m1918A1不同的是,m1918A2不能够选择半自动射击,只能实施全自动射击,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分别约为300-450发/分和500-650发/分。改进后重量增加了,m1918A2全重达到大约20磅,而m1918仅有16磅。起初,m1918A2是在m1918改进的基础上加工而成,20世纪40年代初期,改进而成的m1918A2主要是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
一些未经改进过的m1918根据Lend-Lease协议发往大不列颠(通常在这类*上漆上红杠)。因此,一些m1918未被改成m1918A2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装部队使用。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AR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不得不寻找新的生产地。*部门与两个商业公司签定了定购合同,即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新英格兰轻武器公司来生产m1918A2。在战争期间,这两家公司共为*输送了总量为208380支这种类型的BAR。这是对早期BAR的补充。
BAR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激烈的战斗作战,并再一次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份有关BAR性能的例证在一份1943年海军陆战队的报告中可见一斑:“口径为.30的m1918A2勃朗宁自动步*。
一种一直受到好评的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少发生意外和出现故障,即使在丛林地带作战它也能达到所期望的冲击侵彻力”。尽管BAR的重量有些偏重,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作为自动武器,BAR优越于.45口径冲锋*之处就在于其使用的.30口径弹丸的侵彻力。BAR的射速及可靠性受到了战斗部队的高度好评价。
对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对其超过20磅的重量,为此有时拆除两脚架以减轻重量。约翰·乔治中校在他所著的BAR的作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它的重量妨碍了其作为真正自动步*的使用,而是扮演着轻机*的角色。
即已从部队阵地战的“行进间射击”转变成标准的班用自动武器,m1918A2是“货真价实”的轻机*。在战争中美军作战所用另外唯一的一支班用自动步*就是m1941式约翰逊轻机*。约翰逊*在设计特点上有一些改进,比BAR的重量轻得多,但它在战争中应用不太多。
B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班用自动武器,用来构建火力压制点。尽管它在许多应用领域都充分地发挥了其性能特点,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其设计问题,BAR的20发弹匣容弹量有限是一个不利之处,它不可能像勃朗宁m1917A1和m1919A4.30口径弹带供弹机*那样具有持续自动射击功能。
*管不易拆卸及更换是另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自动射击很快就会烧蚀*管,而BAR的*管仅能在军械库中完成拆卸与更换。为使BAR适应弹带供弹及可以更容易的更换*管作了大量试验,但却需要对机匣作较大幅度的改进,因此不太现实。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为止,BAR实际上已有些过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AR在朝鲜战争中广泛应用,在那里它适度地发挥了其卓越的性能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期BAR又重新恢复了生产,共生产了6万支。那时数千支这种*都是由皇家麦克比公司生产的,这些朝鲜战争时期的m1918A2*与二战后期生产的BAR非常相似,都在*管上安装有提把,因此改善了短距离的携行状况,但随之更增加了重量。
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射7.6251毫米NATO标准*弹的m14自动步*与m60通用机*装备美军,作为包括BAR在内的一些武器退出现役。但是,一些库存的BAR在越南战争中使用,一些供应南越军队及其盟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9:49
比较笨重,弹容很小,射击散布偏大,射速偏低,另外其*机结构上的思路也属于自动武器摸索阶段,除了MAG再没有用这类*机的武器了,然后是机加工机匣加工也比较费时费料。总的来说,在其诞生的年代,其水平还算不错,但以后世的眼光看就没什么可取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