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娃娃井的故事 故事大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31
很久很久以前,淮阴清江大闸老坝口东长街住着一位善良的孤寡老人,因家中有口清澈甘甜的水井,人们称其为井翁。一天,井翁途经古清真寺内河口石码头,见渔夫捕了一条金色的鲤鱼,十分怜爱,便买下带回家放生于井中。
第二天井翁回家,十分惊诧,不知是谁帮他清扫了院子,桌上还有香喷喷的饭菜:有玉壶春的软兜长鱼、淮园的小笼包、老半斋的炖蒲菜,还有半盅洋河酒。奇怪的事情连续三天发生,井翁百思不得其解。第四天,井翁故意早早出门,然后从后门溜回家藏了起来。中午时,只听水井中一声轻响跳出个大眼睛、白净脸、身穿大红肚兜的娃娃,走进屋中忙碌起来。井翁一把抱住孩子,一问方知原是鲤鱼感恩报答所变,老人留下了孩子,取名金娃,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其乐融融。
来年初春,一股黑气随着东南风刮来,许多人得了瘟疫,城中良医医治无效,众人去神庙青龙庵求佛,得知是东南水洼大口子蛇妖作怪。金娃决心为民除害,来到大口子,只见妖雾重重,水中漂浮着一根弯曲的朽木,金娃看穿是蛇妖魔法,扔出一支飞镖将朽木钉在水底。蛇妖疼痛难忍,现出原形,张开血口,向金娃扑来。无奈蛇尾被神镖钉住,挣脱不开,金娃扬手两支飞镖击中蛇妖双目,抽出宝刀,将蛇妖劈成两半并取出蛇胆。金娃又登上钵池山,采来艾叶草,带回家中将蛇胆和药草放在井中浸泡,病人喝了井水,瘟病全都治愈了。
金娃的事迹传遍了全城,也引起恶霸刁财主的害怕,一心想置金娃于死地,遂赖说井翁欠他万两黄金,要抓金娃抵债。面对刁财主的丑恶面目,金娃纵身跳入井中,迸发出一道金光,刁财主探头去望,井中喷出万丈水柱,将刁财主冲上天去,落入运河大闸口汹涌的漩涡中淹死了。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金娃为了大家的幸福,同*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人们将这口千年古井称为娃娃井。
这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娃娃井的传说。
2012年的春天,记者跟随娃娃井传说的传承人——清河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办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大夯,来到了现在位于老坝口幼儿园内的娃娃井。此时的娃娃井已经被保护起来,井上修建了六角亭,并镌刻了碑文,专门介绍“娃娃井”的历史及有关传说。
说起娃娃井,老淮阴人无人不知。它曾代表地名,就像 “闸口”、“清真寺”这些老地名一样,娃娃井代表着东长街基隆巷一带。娃娃井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淮安为数不多的唐代井文物。娃娃井位于原来的东长街基隆巷东拐角处,为砖砌结构,上小下大,井深十米,四季有水。娃娃井的民间传说萌始于明晚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曾有专家经民间调研,民*国时期就有鼓书艺人以说唱形式传之,传说口本甚多,源远流长。
李大夯与娃娃井有着难解的情缘。在李大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听到长辈们说起娃娃井,他感到非常好奇和新鲜:“井里怎么会有个娃娃呢?”从此,他对娃娃井开始着迷了,还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去寻找过。
待他年纪稍长,渐渐地从年纪大的老人那里断断续续听到了娃娃井各版本传说的片段,便开始了解到娃娃井原来有很多不同的传说。直到李大夯到清河区文化馆上班,在1995年认识了在当时的长东公社文化站任站长的胡广胜。当时的淮阴市出过一本书,专门介绍当地的民间文学,书里便有一段由胡广胜口述的娃娃井的传说。
为了把娃娃井的传说搜集完整,李大夯开始和胡广胜一起到“娃娃井”一带走街串巷,找老街坊们了解情况。李大夯还记得,当时,他们到了朱希武、李坤才等人的家里,喝着茶,聊着天,李大夯把自己画的画送给他们,他们和家里的老人一起给李大夯他们讲述自己知道的娃娃井的传说,这对娃娃井传说的完整性具有很大的贡献。
通过几年陆陆续续地寻访,李大夯终于清楚地了解了娃娃井的各种传说。此后,他开始到各个学校、社区,为人们传讲娃娃井的故事,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年轻人了解淮安的本土文化,弘扬淮安民间文学中惩恶扬善的道德观。
2008年1月份,在李大夯的努力下,娃娃井的传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大夯说,他接下来还有个构想,就是准备利用自己的绘画专长,将娃娃井各种版本的传说,用国画的形式画下来,让这一美好的民间文学能够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娃娃井的传说:娃娃井,现位于老坝口幼儿园境内,原来在老淮阴东长街基隆巷东拐角处。娃娃井的民间传说流传于清河区,萌始于明晚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有多个版本,都寄托着老淮阴人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景,是淮安民间口头文学的结晶,被专家认为是运河文化孕育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