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4: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16
苏舜钦的这首《初晴游沧浪亭》与王维的《鸟鸣涧》有异曲同工之妙。“时有乳鸠相对鸣”与“时鸣春涧中”动静相衬,都是用鸟儿不时的鸣叫来反衬一个“幽静”的意境——当周遭万籁俱静时,唯有鸟儿的不时鸣叫才是印证。所不同的是,王维在空山,苏舜钦在园林,王维在化境,而苏舜钦还在人间。
赏析一首诗,就要从作者的心境和他所处的环境背景入手。苏舜钦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被贬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而王维不同,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诗人安逸闲适,写的这首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王摩诘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个人总结,苏舜钦诗是“趋静”而王维诗是“闲静”,苏舜钦诗还在人间,而王维诗已入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