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设计手法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1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2
空间,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般是指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的概念延伸到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前述的景观材料和景观细部等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区域或场所。景观空间通过使用不同的景观材料,如青砖、石材、不锈钢及玻璃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品味,如中式或欧式、现代感或历史感等。景观空间通过不同的景观细部组合,形成了空间的的功能、形式和特色。如苏州博物馆的主要景观空间——中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材料与石景、水景,亭台等景观细部,共同形成了一个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国家,景观空间的尺度一般大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尺度,是一个结合考虑山水、绿化、建筑和休闲活动场所的尺度。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是在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中,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所谓的“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周而复始地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即所谓的“阴”和“阳”。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谐,两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上,这个哲学思想就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内和外、动和静、虚和实、有和无”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内和外”是指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指园林)这两个空间不是对立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渗透,虚实的对比,让人感觉到两者能很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和静”是指静态空间安静祥和,动态空间生机勃勃,两者在建筑和园林中大量存在,并和谐共存。“虚和实,有和无”都是在探讨“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虚”和“无”都是指“没有”,但这都是让人体会到强烈自由感的空间,这有时比实体建筑物的空间更为重要。总之,东方哲学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形成空间秩序的对立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很多,主要有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这三个部分。第一、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物具有厚重的屋顶和坚固的结构,其空间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固的感觉,而室外的园林宰却给人通透、流动和变化的感觉。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居住或游赏时,始终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空间的对比和融合。#page#而造园者也恰恰利用了这些特点,巧妙地布局园林空间。第二、路径引导。通过说长廊道等路径的引导,让人们穿过多个亭台楼阁及假山水景,从而一步步地观赏到整个曲径通幽的庭园。这种手法把室内空间、半室内半室外空间(灰空间)与室外的园林空间相互交融起来,让游人在行走中感受到园林的空间。第三,观景体验。这种手法可通过精心布局,将外部的景致引入观赏者的视线,产生借景和对景的效果,或是让人体验到疏密结合与虚实对比的感觉,然后让游人去领悟其中的巧妙构思,达到与造园者的共鸣。总之,造园者通过空间布局来营造园林的整体结构,用路径引导让游人根据造园者的意图来观赏景点,并结合观景体验来感受其中的意境。
因引,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设计目标主要是营造意境,形成艺术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的诗画强调意境,而传统园林更是诗画意境的延伸与集中展示。园林的主人,一般也是自家园林的设计者。他们往往一边写田园诗、画山水画,一边设计园林,并不断修改完善。造园者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并追求诗情画意。园林中所有的空间、细部和材料等也都是为了表达造园者所追求的意境,这也是传统园林立意,这也是传统园林的立意、风格、口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西方现代的景观空间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空间。他们认为,只有人的参与、体验和活动,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空间。因此,景观空间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在形式上追求生态自然、简洁明朗、大气优雅的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讲究比例、尺度和秩序,遵循建造的工程原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空间作法,然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不同的空间形态,最后设计出好的空间效果。这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把景观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统筹考虑的科学设计方法。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手法上要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中国传统的、造园经验、与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这些传统的造园经验是感性的,但是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体现。继承了这些,无论我们的空间形式怎样变化,我们的设计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
第二、要把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意境的设计思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大气的审美品味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至今依然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更多考虑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和审判观念的改变,在景观设计中注意不要封闭、繁琐和复杂化。
第三、要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三个重要手法,与西方从功能出发进行科学控制的设计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要的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景观节点上,要灵活运用传统的空间手法来营造意境,增强审美情趣。而在大多数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满足功能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43
障景、框景,虚实对应等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一、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邻的空间,如果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借这种差异性的对比作用,将可以反衬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使人们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与快感。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4 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
二、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但这种重复运用并非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空间,而是与其它形式的空间互相交替、穿插而组合成为整体,人们在连续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回忆可以感受到由于某一形式空间的重复出现或重复与变化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节奏感。
三、空间的衔接与过渡。两个大空间如果以简单化的方法使之直接连通,常常会使人感到单薄或突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作用,使得人们从一个大空间走到另一个大空间时必须经历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亮到暗,再由暗到亮这样一个过程。
四、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在空间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使人们按照设计师的意图循着一定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处理方法要自然、巧妙、含蓄,可以使人处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走向另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