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44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3 06:30
《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刘大杰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5 03:34
《孟子》的人文精神及其文学表现摘 要:《孟子》的人文精神表现在突现个性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这种精神作用于文学表现,在文艺思想上,主张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对辩论说中,能够*远瞩,善于批判反驳,运用排比设喻,使其文章气韵流畅、形象生动。关键词:《孟子》 人文思想 文艺观 文学风格“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的是天的文采,如日月星辰、阴阳变化等;“人文”指的是人的文采,如文章、礼仪等。自然的变化通过天象呈现出来;人的文明程度,也借助文章、礼仪等显现无疑。干宝所谓:“四时之变,具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因而《易传》强调了教化的作用,但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可以说,这是儒家思想中所共同具有的认识,而这一认识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其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一孟子晚于孔子一百余年,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孔子对人性的论述,肯定了人性的存在,又指出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并未论定人性的善与恶。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推进了一步,肯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都具有共同的本质——“性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下引《孟子》一书直接标篇名)孟子限定人性的“善”主要指的仁义:“仁也者,人也。”(《尽心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生而有之并根植于人的内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公孙丑上》)孟子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来探究“仁者爱人”的深刻原因,这也是对孔子学说的发挥。孟子的人文思想根植于对人性的尊重和自我精神的扩充,首先表现在突现这种个性意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个性精神和气节,从而提升了个人的主体地位。孟子一生游历各国,与诸侯王打过多次交道,在国君面前孟子表现出坚守中正的胸襟和不畏权势的气节。他正视君王,敢言直谏,从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他揭露黑暗现状,并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国君:“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梁惠王上》)使国君退让三分“愿安承教”!他还当面质问国君:“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梁惠王下》)令君王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甚至直言不贤易位:“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连国君都“勃然变乎色”!孔子曰:“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论语·乡党》)孟子却自命为“不召之臣”。在孟子看来,一则要看君王的本质:“不仁者可与言哉?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孟子·离娄上》)二则要看君王的态度:“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尽心上》)孟子多以“天民”自居,把“事人君为悦者”视之为阿谀奉承之辈,对此嗤之以鼻;以“安社稷为悦君者”斥之为鼠目之辈,不以为然,不与奸邪之臣同流合污,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高贵品格,也树立起以“守道为志”的人格风范!孟子的民本思想亦是其人文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曾坦言:“土地、政事、人民”乃君王之三宝。朝代频繁更替、君主时常变换、土地交相占有,唯有百姓未能更易,此亘古不变之大理。因而孟子常常以此为出发点,成为百姓的代言人。为政选贤时,他告知君王多听*:“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梁惠王下》)对外征战时,他亦告诫君王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梁惠王下》)孟子心系民众,思之甚微。他希冀君王“乐民之乐”、“与民同乐”,这样百姓才会为之分忧;孟子还多次劝说君王给予百姓更多的优惠*“制民之产”、“使民以时”、“易其田畴,薄其赋税”等等,这些措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最为可贵的是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认为天亦有意,但天意视“*”而定,“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与民,而民受之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万章上》)行与事之主体乃是人,舜的美德展露无疑,让人民去检验,故而天之选择在人。二孟子在*论上,特别强调民本意识;在道德观中,坚持主张人性本善;在价值观上,格外突出主体精神。这些方面构成孟子思想的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使孟子对文艺的认识更多地选择了人性论的角度,并体现为以人为主体的特点,集中表现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学思想中。“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这就是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知人论世”思想。在这里,孟子谈的是交友之道,而交友的关键在于了解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途径在于颂其诗,读其书,论其世。“其诗”、“其书”是“其人”思想和感情的凝聚,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情感等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人文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因而我们要研究这个人就不得不探索他所处的特殊时代的特殊环境。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它既强调了作为产生土壤的“世”,又突出了作为个体的“人”,认识到“其书”、“其诗”的特点和风格正是“其人”在“其世”中独特创造的结果。《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就是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他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主体的意,一是创作主体的志。不论是“意”还是“志”都需要发挥个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欣赏主体要揣摩和鉴赏一部作品,必须基于他的艺术素养和知识能力,运用他的思维,开动他的脑筋去深思创作主体之意,但他所想的仅是接近作者之意的构思和想法,不可能表述和作者完全相同之意,大抵相近而已。孟子为此有意锤炼和发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就创作主体而言,要将其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借助作品表述出来以散泄自己的情绪和交代文章的缘起,必然要在脑中进行反复的构思和整理才能诉诸笔端,以求最大限度的表述自己所欲之事(志),因而更加突出了个人的精神主体性。三孟子思想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孟子在文艺思想上主张“知人论世”,重视“以意逆志”提出了“气”的学说,表现出关注人的主体性的特点,而且使《孟子》一书在文学表现上立论高远,锐气无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一)*与远瞩时代的动荡激发起孟子心底的浩然之气,现实的混乱赋予他的“正天下”、“息邪说”的伟大使命。因此,《孟子》一书所论无不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关乎天下,而且往往立论高远,意气风发,赋予远见卓识。如与梁惠王探讨如何使民“加多”,强调必须“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梁惠王上》);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主张“舍生而取义”(《告子上》)等等。孟子往往从人性的本质上加以立论,而最终指向王道*,因而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在与君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善于抓住君王言行细微之处进行论说。齐宣王好大喜功,祖上齐桓公又是春秋霸主之一,因而向孟子提出称霸的问题。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于是他抓住宣王行祭之时“以羊易牛”的细节,指出这就是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通往王道的基础。但必须把这种不忍之心施于百姓身上,才能最终称王天下,从而阐明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的道理。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