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04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12 11:04
1、依赖意识较强。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依赖别人,自主意识差。很多幼儿多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的,老人对孩子本身就有一定的宠溺意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后,幼儿的自主意识比较差,很多事情不能独立完成。
2、实践能力不足。
从根本上来讲,实践能力,能够对幼儿的学习能力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家长剥夺了幼儿的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实践意识差。夺了孩子自我服务的机会,导致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弱。在学习中如果没有及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出现理论和实践差距明显的情况,甚至对幼儿的后续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3、自身习惯缺失。
事实上,幼儿的自身服务能力与习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在具体实践阶段幼儿自身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会直接对自身服务能力产生影响。幼儿习惯和家长的教育形式、学校实际管理水平等有一定的联系,在实践中必须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其符合幼儿园实际教学水平的要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03:05
自我约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之一,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近段时间教室里经常发生一些状况:有的孩子在活动后会满教室地跑,喊都喊不住,有的孩子在午睡时特别难入睡,同时因为睡不着还会和别人悄悄的说话。每次大道理都讲了一箩筐,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反复发生。为什么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有些孩子能很好地把握自已,有些孩子则不能呢?其实这与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有关。这两位幼儿的行为也就是他们自我约束力差的表现。 情景描述一: 在放学的时候,小朋友都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家长来接,可骏骏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区域活动的地方,摆弄玩具,并把玩具倒在地上,叫他拣起来,他却马上跑开,教育多次不见改进。当奶奶来接的时候,一个人就冲出了教室,奶奶喊他来给老师说声“再见”,他也不理睬奶奶。 情景描述二: 班上来了一位别的老师给小朋友上课,昊昊看见新老师,显得异常兴奋和活跃,不等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已脱口而出并时常插嘴,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先举手再发言,但是昊昊还是管不住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根据以上的情景可以看出,骏骏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根本不愿与同伴交流,自我意识强,对于老师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昊昊因为表现得异常活跃,需要老师时常提醒他,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其实这些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只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低,理性少,只靠本能反应而不是用规范来做事,心理成熟度还比较低。 一、孩子的约束能力较差 (一)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兴奋,持续时间长,他们不像大人那样说闹就闹,说停就停,语言表达又有局限,往往会有动作约束不住自己。 (二) 幼儿的约束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经常溺爱他、迁就他,玩具乱扔,物品乱放,不按时起居,不专心吃饭,想干什么干什么,不想干家长让他也不干,生活中没有规矩,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约束力。 (三)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对事件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测,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这些又都影响到约束力的提高与完善。虽然孩子年龄还很小,自我约束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不知从何做起,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的技巧和策略,这需要我们老师合理地进行引导。如何有意识地让孩子提高自己的约束力呢? 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自我约束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吃饭,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约束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等等。家长如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就会逐步学会约束自己。 其次,我们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其明白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例如:午睡时,即使你睡不着,也不可以发出声音,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在游戏时,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规则。 第三、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过于压制幼儿,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约束的特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 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自律,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故事教育法:通过*的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到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初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形成并巩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自我约束。如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听后这个故事后,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有自我约束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榜样激励法:好模仿是幼儿期的一大特点,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如有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我会及时表扬专心听的孩子并给他们发“五角星”,告知大家有“五角星”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结果上课爱动脑的孩子明显增多。这样直接为其他孩子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榜样,使其他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约束。 (三)游戏巩固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做游戏时,幼儿最投入,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可以玩一些像《大风和树叶》《红绿灯》《木头人》等既有趣味又有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03:05
第一、什么是自我约束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03:06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具体表现: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从来不戴红领巾、小黄帽,不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3、上课经常傻笑,严重影响教学秩序。4、经常打人、骂人,常常把同学的本子和书撕坏。5、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 教学背景: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孩子是母亲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母亲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到附近的商场玩,直到商场关门。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采取的措施:(1)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于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03:07
生理因素:孩子因为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处于不完善阶段,易兴奋,持续时间长,他们不像大人那样说闹就闹,说停就停,语言表达又有局限,往往会伴有动作约束不住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03:07
多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