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诉讼时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9: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1:13
行政赔偿诉讼时效2年。
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侵权之日起计算。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提起诉讼,人民*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简言之,行政诉讼是人民*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三条 【受案范围的排除】人民*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第二十五条 【原告资格】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依法向人民*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