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所谓“节俭的悖论”,请问是何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6: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3:13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凯恩斯的3大心理规律的其中一条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人们不愿消费,导致了产品积压,生产停滞,失业率攀升,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3:13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这个悖论,后来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
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 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8495996d011ca300a6c390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