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了月赋,却比原文更有名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8:0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34
我认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千古的离人之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34
因为水调歌头意境远而文字简。
唐诗宋词之名,远远大于两晋时期的文学作品。
到明清之后,唐诗宋词流传更广,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水调歌头属于课本上的“背诵并默写全文”,因此,现在知道水调歌头的人特别多。
若说两者相比,有一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看官自有看法。
单说与“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相似,其实有很多,像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如果非要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相比,那么缺少的便是格调。
公元1075年,苏轼的原配妻子,死后十年,苏轼做了一个梦,梦见妻子梳妆,于是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其他豪放派词曲不同,这首词,细腻而委婉,含蓄而“寂寥”地表达出对亡妻思念之情: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怕是真如苏轼所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相思无处寄托,只有一处荒凉。
公元1076年,中秋,苏子见月,怀念自己远在天边的弟弟,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时候,妻子早已死去,纵然相思,只是凄凉,于这相思寂寥孤独之中,苏子忽然顿悟了,人生总有聚散,正如月缺月圆,但人生在世,活在世间,哪怕万里千里之遥!总有聚散之日。
所以,苏子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若说怀念的极致,便是这句但愿人长久,这句话看破了世态炎凉,世上一切距离都不复存在,唯独死生是永远无法相见的。
世人也许很容易就领悟到苏子感受到的痛苦,却未曾领悟苏子在痛苦之中所达到的境界。1082年,苏子写下了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此无常,终究不能而亡,直至此刻,唯一困惑苏子的,怕只有“今夕何夕”这个更抽象的疑惑了。
同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其中有这样两段描述,较为著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从客的嘴里说出来,客见赤壁,便想到“周郎之困于曹操”,便想,把酒临风,横槊赋诗的曹操而今已经早以不见,便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茫茫历史,孤单前行。
但苏子对这却已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对于那些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35
我觉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喻意为“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而“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千古的离人之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3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喻意为“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千古的离人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