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22:20
194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04元。经过土地改革,195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4.35元。1954年至196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文化大*”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放缓,年均增长5.7%。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7.32元。1979年至1988年,通过改革开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7元。建区后,年均增长11.5%。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742.51元。
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88亿元,同比增长15.1%;地方财政厅般预算收入7462万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亿元,增长17.1%;外贸出口总值4100万美元,增长23.3%;新批注册合同外资总额6243万美元,增长87.7%;实际吸收外资3112万美元,增长24.2%;工业用电量33460万千瓦时,增长14.2%。 鼎湖原始农业(种植业)约始于4000年至3000年前,由于80%以上耕地处于西江两岸的平原河网地带,是典型的洪涝夹击区,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宋代开始筑堤防水,防洪能力逐步加强,农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水平依然低下。农田灌溉始于明代,到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境内始有“鱼米之乡”称誉。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所筑堤围抗洪能力极低,*38年中,有29年决堤,使占耕地面积30%以上的低塱田,只能种植单造低产的大禾(水稻品种),亩产约50公斤。1949年,农业产值497万元,粮食总产1.68万吨。
1952年至1957年,农业稳步发展。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有了自已的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1952年,农业产值提高到1093万元,粮食产量3.62万吨,分别为1949年的2.20倍和2.15倍。1954年合作化后,依靠集体的力量,治水改土,联围筑堤抗洪排涝,扩大耕地面积等,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1957年农业产值1246万元,粮食总产3.78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150.7%和125%。
1958年至1962年,是农业发展的困难时期。1958年下半年开始,受“极左”思想影响,生产搞“瞎指挥”,盲目高度密植(俗称“蚂蚁出洞”),深翻改土等使农作物大幅减产;经济上搞“一平二调”(集体收益平均分配,劳力和生活资料无偿调拨),刮“*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1961年,粮食总产2.38万吨,比1957年减少1.4万吨,下降37.04%。1962年,贯彻*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自留地,开放农副产品市场等,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但因西江发生特大洪水,沙浦决堤,广利、永安的河网地区受浸,农业产值1089万元。
1963年至1965年,是农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大电网的输入,电动排灌站建成,基本消除洪涝威胁。低塱单造田改成双造田,开始推广冬种绿肥,选用良种等,粮食产量倍增,1965年为6.62万吨,是1962年的1.74倍;种植业产值1799万元,比1962年增长65.20%。
1966年至1980年,是农业缓慢发展时期。贯彻“以粮为纲”方针,重视粮食生产的发展,但经济作物发展失调。这个时期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绿肥已广为种植,全面推广水稻良种;农药、化肥供应量增加;普遍使用电动脱粒机,推广使用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连年保持在7万吨左右,1980年为7.09万吨。农业产值在2100万元至2500万元之间,1980年为2333万元,比1965年增长29.68%。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从包产到组发展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量。在完成交纳公余粮外,可以自主销售农业产品,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8年,鼎湖区制订“两区(现代农业试验区、农村改革开放试验区),三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创汇农业基地、城市副食品供应基地)”实施计划,要求各级*把农业摆上重要位置,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1989年,粮食总产量8.55万吨,比1980年增加1.46万吨,农业总产值4937万元,比1980年增长111.62%。1990年,*授予鼎湖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称号。
20世纪90年代初,进一步实施“现代农业试验区”的要求,以建设“吨谷区”为主要目标,开展群众性的粮食创高产活动,进行土壤改良,整治排灌系统,推广良种,粮食产量连年提高。从1996年起,连续三年实现“吨谷区”。其中,1996年水稻年亩产1001公斤,最高亩产1248公斤;1997年,水稻年亩产1010公斤,最高亩产1256公斤。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值的经济作物香蕉、肇实等。1997年,农业总产值1.46亿元,比1989年增长195%。
1998年,鼎湖区成为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重点是水稻高产优质规范化生产示范。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从原来小规模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作物生产发展到增大经济作物比例,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效)农业。2000年,农业总产值1.91亿元,比1990年增长77.52%,比1997年增长31.11%。 鼎湖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较薄弱。建国前,工业主要有制陶、爆竹制造、火柴制造、榨糖等手工作坊。其中,制陶业历史最为古老,广利镇龙一村贝丘遗址出土夹沙粗陶和泥质陶片表明,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先民已能制作陶器皿。沙浦镇苏一村后山和桃一村后山的砚坑遗址,见证鼎湖境内采矿、制砚业在唐宋时期已开始。清代中叶,广利、永安生产的“蕉布”是高要名产;咸丰四年(1854年),砚洲人开设爆竹厂,手工制造爆竹;光绪年间,爆竹制造业渐成规模,广利的砚洲、龙头、沧头(今田心村)等村有爆竹手工作坊300余家,月产爆竹1200多笠,产品销往海外,年出口额达百余万元(银元)。清末民初,纺织业、缝纫业兴起,长利的惠民织造公司织毛巾、织布、印染,有工人40多人。另外还有酿酒、松香加工、榨油、小五金制造、制烟丝等业。*27年(1938年),广利砚洲人苏汉青回乡用手工制造火柴,开创鼎湖火柴制造业。抗日战争时期,省港各地工厂内迁,广利一带办起火柴厂、印刷厂、卷烟厂等多家,能机制火柴棒、火柴盒,所产火柴销往西江沿岸各县、镇乃至广西、湖南、湖北。制糖业有永昌糖寮、农植糖寮等糖厂20多家,分布在砚洲、桃溪、黄布沙、典水沙等地,土法生产红糖砖,砚洲功普农场还使用机器新法制糖。烟丝厂则有炬昌、其昌,还有莲塘圩的一些作坊。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人员陆续撤出,缫丝厂、纺织厂等因原料价高而停业,或因供求关系失衡而外迁,留下的只有制糖、制烟、火柴、印刷和爆竹等一些工厂作坊。1949年,仅剩工业企业18家,工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175万元。
1984年,镇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企业一齐上马。国有工业通过推广企业承包,老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产品方向,扩大企业规模,取得较好成效。广利烟花爆竹厂研制生产的“香花爆竹”在全国乡镇名优产品展览中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及创作设计奖;L518硬脂醇稀——锌体系复合热稳定剂项目获广东省科技三等奖。此外还有SI宽普癫痫病治疗仪研制项目、天润抗磨节能剂、音叉式液压限位开关等项目被列入省“星火计划”。
1986年,香港商人卢美英投资20万美元,与广利镇合办丙纶纱厂和泰利织带厂,这是境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8年9月,区外贸局引进中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由鼎湖轻化工业公司与香港荣英实业公司合办,注册资金80万美元,生产销售医用手套,产品全部外销。1990年,共有“三资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91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1万美元,“三资”企业外贸出口总额1240万美元,安排就业人员753人。
1988年,区委、区*提出“工业兴区”。是年底,全区工业企业有65家,工业总产值1.54亿元,比1978年增长5.3倍,比1949年增长87.89倍,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27.46%。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25%,集体工业占20.44%,其他工业占0.42%,村及村以下工业占54.14%。
2000年,工业企业899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集体企业42家,“三资”企业26家,私营经济48家,个体经济772家,附营工业8家。工业总产值9.45亿元,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工业占0.45%,集体工业占1.87%,“三资”工业占42.55%,私营工业占16.75%,规模以下工业占38.38%。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