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炎的后遗症,及发病时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3:17
1、瞬目时,病侧上唇抽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
2、起病1-2周开始恢复,1-2月症状明显好转,大约75%的患者完全恢复,如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则完全恢复的希望不大。
3、目前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在受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袭后发病。认为可能是风寒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而在面神经管内易于受压所致。
4、(1)一般护理:急性期(发病2周内)注意休息,减少外出,外出时须戴口罩,避免再受风寒。应进流质饮食,进食时食物残渣易停留于患侧颊齿间,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对症护理:急性期面部注意保暖,耳后部及病侧面部行温热敷。因面肌瘫痪后常松弛无力,故病后即进行局部按摩。方法:对镜有手紧贴于瘫痪侧面肌上做环形按摩,每日三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侧的面肌随意运动,以促进瘫痪侧早日康复。
(3)预防并发症:患侧眼睑闭合不全,故平时外出或睡眠时应戴眼罩,睡前应涂红霉素眼膏,防止角膜炎或暴露性结膜炎。
5、使用激素有对睡眠影响有,但是不会很大!
参考资料:
面神经炎(俗称“歪嘴风”)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位于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受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影响,引起急性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起病前,部分病人有受风寒或病侧耳后吹凉风史。
面神经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男性青壮年较易发病。绝大多数患者为一侧面肌受累,双侧影响者极少见。起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在 发病前有耳后疼痛并向后枕部扩散 的前驱症状,经数小时或1~2天后 很快发生同侧面部表性肌瘫痪。面 部表情动作和随意动作均不能做, 说话不便,病侧面部绷紧感,漱口。
饮水时,水从患侧口角外流,进食时,食物停滞于病侧面颊与牙齿之间,说话漏气,病侧流泪。面部二侧不对称,病侧沟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甚至不能闭合。病侧口角低。人中偏向健侧,露齿更明显。鼓气、吹哨时,病侧漏气。病侧不能皱额、蹙眉。少数患者因面神经病变的位置较高,还可出现病侧舌前半部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现象。
而神经炎的预后一般良好,经治疗,约70~80%可在1~2周后开始逐渐恢复,l~3月完全或基本治愈,但是,少数患者面瘫长期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并可出现面肌痉挛或面部联带运动,表现为瞬目时,病侧上唇抽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面肌痉挛和联带运动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更明显,此为面神经炎的后遗症。面神经炎治愈后大多不再复发,仅个别可能复发。
急性起病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而无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受影响为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如患者出现双侧面瘫时,需作进一步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应作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急*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若一侧面瘫同时出现其他颅神经损害及肢体瘫痪时,应进一步检查有否脑部或颅底病变。当仅表现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而上半面部表情肌不受影响时,或伴有同侧肢体瘫痪时,应考虑对测大脑半球病变,如肿瘤、炎症或脑血管疾病等。
神经炎急性期治疗可选用强的松、地塞米松、水杨酸钠、地巴吐、烟酸、维生素BI、B12等药物,适当配合理疗和针灸,在耳后给予热敷或其他透热疗法。病人可对着镜子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以促进恢复。眼睛不能闭合者宜用眼罩,以保护角膜。面神经功能一年以上尚未恢复者,可肯定已不能恢复。为了改善面部外形的对称性,可考虑作面副神经吻合术。
面神经炎时血清免疫指标有何变化?
目前,面神经炎的病因有许多不同观点。国外有人提出:面神经炎为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人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EB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还有人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有关,是炎症感染基础上神经细胞内免疫调节功能异常造成的。国外有人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血浆IgG可通过运动神经元的末梢进入其轴突,甚至达到胞体。这些Ig G进入神经元轴突的机率不是均等的,而是受选择的,特异性“抗突触体IgG”优先被摄入。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观察到,不同特异性IgG进入神经元后可与不同的细胞成分特异结合,阻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由此可以推论,面神经炎患者血浆中存在一定异常的IgG,可与面神经元及末梢神经间有高度亲合力,被优先摄入面神经元的轴突,与其结合,使面神经的功能发生障碍。临床称之为面神经炎。日本中村正二研究了30例面神经炎,发现7例IgG ,9例IgA,9例IgM显示高值,进而提出面神经炎与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有关。
柳忠兰等对75例面神经炎患者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总补体(CH50)、补体第三成分(C3)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结果发现:面神经炎组IgG、IgA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IgM、CH50、C3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IC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在复发11例中,7例CIC阳性,4例阴性。表明面神经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牛淑清等观察了98例面神经炎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其中95例在发病后3~10天内,3例发病后15天内,其结果:IgG最高19.1g/L,最低0.25g/L,其中高于正常88例,正常9例,低于正常1例。IgA最高7.4g/L,最低0.3g/L,其中高于正常87例,正常10例,低于正常 1例。IgM最高4.33g/L,最低0.29g/L,其中高于正常73例,正常13例,低于正常12 例。
综上,发现面神经炎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有关,说明面神经炎患者存在着体液功能异常,而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份,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IgG的异常变化与运动神经元末梢的特殊亲和力是导致面神经炎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上如何能阻止血浆中特异性IgG进入面神经元的轴突是非常重要的。
面神经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有何改变?
谢海峰等人对14例面神经炎的脑脊液细胞学的变化进行观察,与临床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14例面神经炎均为住院病人,经各种检查已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常规腰穿取脑脊液,侯氏微型脑脊液细胞沉淀器离心沉淀,MGG染色和镜检。
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24~55岁,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蛋白升高8例,14例脑脊液细胞改变:白细胞计数3.68±2.12,单核样细胞0.33±0.13,激活型单核样样细胞0.0 8±0.097,小淋巴细胞0.60±0.22,转化型淋巴细胞0.21±0.14,淋巴样细胞0.019±1 .43× 10-4,出现浆细胞3例,嗜中性粒细胞2例,淋巴细胞与单核样细胞的比例为69.06:30.73 。为探讨本病的脑脊液细胞改变与临床的关系,分别从病损部位、病因、腰穿过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四个方面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损部位比较,仅膝状神经节的转化型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其他部位者(P<0.05);病因方面,带状疱疹组与感冒后组转化型淋巴细胞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浆细胞出现仅见于带状疱疹组;腰穿时间与激素治疗各种细胞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
面神经炎的脑脊液细胞学与临床有何关系?
根据侯熙德等人报导的正常和病理性脑脊液细胞成分为标准,14例中,除1例细胞自溶,其余13例均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占92.9%,其中刺激性淋巴细胞出现率为100%,激活型单核样细胞的出现率为61.5%,淋巴样细胞出现率为46.2%,但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者仅 28.6%,也就是说多数为细胞成分的改变,从脑脊液细胞学方面说明面神经炎脑脊液免疫活性细胞异常。1例曾作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发现IgG、IgA、IgM、C3、C4均显著增高,但血清免疫学未见异常。虽然本病根据临床即可诊断,但动态观察其脑脊液细胞学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用药时间、疗效的观察、预防复发等均可能有一定客观实用价值。
面神经炎如何应用促进末梢神经再生及神经营养药物?
(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该药可激活受损部位受抑细胞活力,促进神经细胞分化,诱导轴突生长,丰富神经分布,支持神经存活生长,延续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与外周神经联系的成肌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正常生理活动,增强神经-肌肉的活动能力。
用法:以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
①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600~4000IU,2~4周为一疗程。
②穴位注射,局部取阳白、太阳、四白、颊车、承浆、颧�等穴,每次1600IU,2~3穴/次, 2日1次。
(2)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Injectid Cranial Nerve Growth-ine)
本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使脑和神经系统的营养得到充分的供应。促进体内神经介质的转化、摄取和释放,直接补充神经介质和介质前体,缩短神经反射的时间,改善神经反射。保护神经免受化学毒物和病毒感染的侵害。
用法:
①肌肉注射,每次1~2支(2~4ml),每日1~2次,每月1疗程;
②穴位注射,每次1~2支(2~4ml),每日1~2次,每月1疗程。
(3)弥可保(钴宾酰胺制剂)注射剂(Methycobal Iajection)
本药能抑制神经病理学、电生理学中变性神经的出现,在压迫豚鼠面部神经,造成面部神经麻痹的模型实验中,通过神经再生过程的眼哈闭锁反射,诱发肌电图及组织学研究,证明本药具有与类固醇同样的恢复麻痹效果。
用法:*1日1次1安培瓦(含钴酰胺500ug),一周3次,肌注或静注,可按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4)维生素B族
维生素B�1,每次10~30mg,日3次,口服。
维生素B12,每次0.025mg,日3次,口服。
面神经炎与家族性有关吗?
面神经炎较常见,但家族性面神经炎较为罕见。在贝尔氏麻痹病人中,家族性发生率报告不一,分别为2.4%、6%、28.6%。国内报导一家系6例罹患本病。
病例摘要:先证者,30岁,男,汽车司机,入院前一天中午在驾驶室内睡眠后约1小时,出现面部不对称,口眼歪斜,在本单位医院经针刺治疗症状无好转,次日入我院。既往健康、嗜烟酒,家族史阳性,父母非近亲婚配。查体:一般状况佳,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左额纹消失,眼裂大,鼻唇沟浅,左眼闭合不全,示齿时口角向右歪斜,吹口哨、鼓腮时左侧口角漏气,余无异常。血尿常规无异常,ASO(一),肝功(一),免疫球蛋白IgG26.8g/L,I gA1.476g/L,IgM1.78g/L。脑电图正常。经红外线局部照射、牵正散面部外敷及强的松等药物治疗56天,左面部表情肌瘫痪不全恢复出院。
家系调查:先证者6个同胞中4人(大姐、三姐、二哥及本人)、其母及其大姐之长子,6 个同胞的11个子女、一家三代共6人患过该病。母亲分别于7、21、54岁时发病三次,均为左侧病变,同胞4人于28~30岁时发病,大姐长子于12岁时发病。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与先证者相似,且能查到3人(母亲、三姐、大姐长子)遗留左侧轻度周围性面瘫。先证者父系家族史阴性。
高桥昭等提出:面神经炎为遗传性疾病,并认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本家系谱来看有如下特点:①先证者之母是本病患者;②同胞6人发病4人,且男女各半;③双亲大哥二姐无病时其子女未发病;④可看到连续三代患本病。综上所述,基本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因条件所限,未能对本家系患者行染色体检查。吕冰清最近报告一家系连续四代男女共8人发生本病,并对先证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G带分析,但未发现核型异常。
本家系中先证者发病前有受凉史,家族史阳性,有吸烟、饮酒嗜好,免疫球蛋白IgG增高。推测本病并非由单一病因所致,很可能是在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内在缺陷的基础上,由受风寒、感染、吸烟、饮酒等外在因素触发而致病。为预防本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今后仍需进行多方面病因学的深入研究。
国外报告一个家族,父亲及其子女共8人有反复发作的贝尔氏麻痹20次,其中4人有多次突发性眼球运动障碍(包括外展、滑车及动眼神经麻痹),偶有面部疼痛、味觉和泌泪功能异常,其他神经学检查正常,部分病人脑CT、EEG、CSF等检查亦无异常发现。面神经和眨眼反射研究证实:反应振幅不对称性减弱,无传导延迟和传导阻滞,肌电图揭示有慢性失神经和神经再生征象。本组病例首次发病年龄为13至73岁,6例在40岁以后发病,眼球运动麻痹均在49岁以后出现,所有病例瞳孔正常。家族性复发性贝尔氏麻痹罕见,在报告的18个家系中,遗传方式很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寒冷、糖尿病有关,电诊断研究证实有受累面神经的轴突丧失,无节段性脱髓鞘证据,且研究提示:神经功能异常非先天性。部分病例味觉及泌泪功能受影响,提示鼓索的损伤既可是近端也可是远端;动眼神经麻痹不伴瞳孔改变提示:面肌和眼球运动麻痹不是由于先天的颅骨孔狭窄压迫所致。
参考资料:http://www.zgxl.net/sljk/ybjb/shenjing/msjy.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3:18
楼上说了发病原因,很对。
后遗症不用担心,因为现在治疗面部神经炎已经不是很难医治的病 。各地医院皆能治愈。
自己要注意的主要就是避免受风。加上热敷以加快痊愈速度。
最短治愈需要两周时间,最长一个月。
外出最好戴口罩,多休息少紧张是关键。说话表面看锻炼面部肌肉,但容易紧张。所以尽量不受打扰。
干洗脸动作有利于面部血液循环可以采用。
刮痧.针灸.按摩等不同程度的对治疗此病均有效果,加上热敷就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3:18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常因一侧面部或耳后较长时间受寒或冷风吹袭发病。
起病前多数患者有耳后及耳乳突部位疼痛,患侧眼睑或面部肌肉有轻微抽动。
起病较急,常因一侧面部不适、流涎、漏水、漏饭以及嘴歪而发现。患侧表现为:眼裂增大,不能完全闭合;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额;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偏低;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闭嘴鼓腮时患侧漏气等。
面神经为治疗:
(1)理疗 急性期面神经水肿,局部循环障碍,应改善局部循环、消除水肿,以保护神经。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用太阳灯、透热、超短波,作局部微温热治疗,以后改用碘化钾等在茎孔乳突部位作离子透入。
(2)药物治疗 应早期服用泼尼松每天30毫克,2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同时加服维生素B1、B12、C等神经营养药。
(3)盖眼 患侧闭眼不严,应涂眼膏,睡眠时用纱布作眼罩保护患眼。
(4)针炙按摩 起病4周内可行针刺治疗,取颊车、下关、地仓、阳白、听全、鱼腰等,配合谷;也可面部按摩;同时嘱患者对镜作面部各种表情动作训练。
面部神经炎若治疗不及时,会留有后遗症,最常见的为面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3:19
面瘫后遗症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面肌联合运动,长期的面神经核下性瘫痪,瘫痪侧因面肌张力增强而眼睑裂变窄、口角上抬、鼻唇沟深,乃形成对侧面肌的假性面神经麻痹,但在笑时,仍能露出面神经麻痹侧的本来面目,这是面瘫后遗症的症状表现。
二、面肌纤维性痉挛也是面瘫后遗症的症状表现患侧出现小而快速的、部位不恒定的肌肉搐搦性收缩,常伴有瞬目运动增多。
三、鳄鱼泪症候群也是常见的面瘫后遗症的症状表现,患者进食时流泪,此现象多出现在面部神经麻痹后数周或数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3:19
一、预防面瘫的方法:
预防面瘫要从小处做起,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身体,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关掉电器。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要点:
1、炎炎盛夏要避免因为贪凉而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
2、 如出现症状应及早就医,避免发展成难治性面瘫。
3、 面瘫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情绪急躁。
二、面瘫的护理方法:
1、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 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三、面瘫患者要护眼
一位50多岁的患者两个月前发生面瘫,在神经科门诊接受治疗。如今面瘫开始好转,而眼睛却出了毛病。一周前,患侧眼睛开始发干,并逐渐加重。三天前,出现了畏光、红痛,视力也受到一定影响。面瘫怎么会影响眼睛呢?
面瘫又称面部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是一侧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面部肌肉完全性瘫痪。由于面神经同时还支配管理眼睛闭合的眼轮匝肌腱,所以,面瘫患者还会出现眼裂变大,不能闭目,不能眨眼。尤其是睡眠时角膜长时间暴露,便会发生角膜干燥,很容易导致眼部感染,严重者常损伤视力。
面神经炎的治疗时间较长,除了接受神经科治疗,还需定期到眼科检查。一般需每两周检查一次。患者自己也可采取一些积极的保护措施。
1.经常给患侧眼睛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用3%角膜宁或润舒等滴眼,以保持角膜表面的湿润并预防感染。
2.晚上睡觉前可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等涂眼,使暴露的角膜有眼膏与空气隔离,避免干燥和污染。也可使用专用眼罩,以减少角膜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预防感染。
3.眼部症状严重时,应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如睑缘缝合术等。
四、冬春之交防面瘫 防寒保暖是预防关键
进入冬春交替之时,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一些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现口歪眼斜的症状,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面瘫”。最近,各大医院面瘫患者又开始明显增加。未病先防,神经外科专家认为,只要在生活中多注意,一定可以防患于未然。
清晨洗脸突发面瘫
记者从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等专业机构了解到,春节过后,已陆续有面瘫患者到该科检查就诊。不少患者根本没有感觉,只是在早上洗脸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面部不正常,主要表现出一侧面部肌肉完全瘫痪,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这种面神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是一种轻型的中风。
据该科王桂松博士介绍,突然发生面瘫以后,患者不能皱额,不能闭眼,饮水或漱口时水会从口角流出;不能吹气、鼓腮,发唇齿音时吐字不清;多数病人在瘫侧的耳垂后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患了面瘫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排除由其它病因所致的面瘫,以免误诊。一般由冷风所致的面瘫只要及时正确治疗,注意休息,大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完全治愈,不会有后遗症。
病毒感冒引发面瘫
在浦东一家外企工作的冯先生在春节期间患上病毒*冒,几日前,正兴高采烈地与单位同事一起吃午饭,同事突然发现他的笑容僵硬下来,恢复不到原来的面部表情。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患上了面瘫。
提起面瘫发病的原因,专家介绍,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面瘫在季节变换、冷热骤变的气候或流行*冒期间更容易发病,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病人的发病常因面部过冷刺激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病。也有一部分病人,如冯先生那样,因过度劳累、病毒感冒等因素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损害以致引起面瘫。
据了解,早期的治疗除临床对症用药外,康复治疗是促进面瘫恢复的一个重要手段。急性期理疗如高频电疗,红外线治疗,半导体激光等,可以尽早改善病人面部的血液循环,阻止炎症进一步扩展。同时病人要采取积极的保健措施配合治疗,如面部防寒保暖,外出戴围巾、口罩,避免风直吹面部,少吃或不吃冰冻饮料或食物等。
预防面瘫注意保暖
据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徐纪文教授介绍,预防面瘫,首先要注意保暖,应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袭击,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尽可能不要迎风走。
另外,身体虚弱者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跳舞等。最后,要多吃水果蔬菜。尤其季节转换的时候,可以多吃些韭菜、芹菜、春笋、芥菜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
五、面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面瘫患者精神压力很大,特别是年轻患者易情绪急躁,也有因性急不能配合治疗,影响疗效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采取安慰疏导,精神转移法,如听音乐,交谈等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其焦虑情绪。面瘫后影响美观,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要告诉患者容貌在治疗后可以恢复,鼓励患者谈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安慰,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与医护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面瘫后如何自我按摩和锻炼
在急性期患者可自己对着镜子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减轻健侧对瘫痪肌的过度牵引,是简单有效的体疗方法。由于面瘫的表现是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大和眼睑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歪斜,故可根据以上4个瘫痪点进行穴位按摩。将手掌或手指固定于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和地仓穴上,转圈按摩或上下按摩各5分钟,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即可对镜练习瘫痪侧各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加速瘫痪肌的早日恢复。应当注意的是:因面肌非常溥,按摩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上、下午各按摩1次为宜。
其实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心情,希望你能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