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8:1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9:45
托马斯·查特顿【Thomas Chatterton,1752-1770】英国诗人。出生在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一个清贫的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他是父亲的遗腹子,靠母亲教书为生。12岁时写了一些诗篇,初识字便靠《圣经》自修出阅读能力,继而发现了斯宾塞的《仙后》,他家在教堂附近,历代担任司事一职。教堂里放着许多羊皮纸印的中古世纪文献,父亲生前经常拿些回家在上面重新写字。查特顿对原有的文字极感兴趣,积极抄录,研究其笔迹、拼法和措词,从而创出一套古英文语录,并学会画纹章图案。当时人们爱收集古史和家谱方面的资料,他模仿15世纪英语词汇和拼写法,冒充15世纪的布里斯托尔僧侣诗人托马斯·罗利所写,并称他于布里斯托尔的圣玛丽—雷德克里夫教堂发现罗利的手稿,因而公之于世,名为“罗利诗篇”。查特顿虚构了一个人物,名叫威廉·坎宁,是布里斯托尔的商人,后成为布里斯托尔*。”罗利诗篇”就是以坎宁为中心人物之一而写的一系列故事传奇。其中主要诗篇有《布里斯托尔悲剧,又名查尔斯·波丁爵士之死》(1772)、《一首极好的慈善歌谣》(1777)等。而其中最优秀的诗篇是查特顿在1768年所写,时年不足16岁。如《歌手之歌》一诗非常有力,具有中世纪诗歌的魅力。 此外, 查特顿还写了讽刺诗《叛教者威廉》(1764),滑稽歌剧《复仇》(1770)等。1769年,查特顿把“罗利诗篇”里的几首诗寄给英国著名学者和文学家霍勒斯·沃波尔。霍勒斯·沃波尔很欣赏这些诗,真以为这是15世纪的作品。后来霍勒斯·沃波尔把这些诗拿给诗人托马斯·格雷看,格雷立刻断定是伪作。霍勒斯·沃波尔把它们退还给查特顿,并且停止与查特顿通信。1770年查特顿来到伦敦,企图在杂志上发表他的“罗利诗篇”。他在伦敦举目无亲,穷愁潦倒,但不愿向人借钱或乞讨,终于在绝望中自杀。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79563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9:45
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