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及起止时间与时代阶段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9:2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11:48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传说:前4439 ~ 2689年
开创: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战国: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汉 : 前 206 ~ 219年
三国: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吴 : 222 ~ 260年
晋 : 265 ~ 420年
西晋: 265 ~ 316年
东晋: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乐: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统: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顺: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庆: 1567 ~ 1572年
万历: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启: 1621 ~ 1627年
崇祯: 1628 ~ 1644-年
◎清朝
顺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隆: 1736 ~ 1796年
嘉庆: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丰: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绪: 1875 ~ 1908年
宣统: 1908 ~ 1911年
◎中华*
1912 ………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11:49
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都避免不了统一、生息、*和灭亡的惯性,每一次朝代的更替更像是一次改革,旧的制度成年累积下的弊端得不到修正,矛盾积攒到一定的高度,只需要一点火引,这个朝代就分崩离析了,也就是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历史,会发现朝代更替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每个开国皇帝都是个好皇帝、明君,每个末代皇帝都是昏君,是暴君,是贪图享受,眼瞎心盲的。这只是灭国最为表面上的说法。一个朝代的更替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譬如,民心、君臣关系和忧患意识。总之生活太安逸与繁华会膨胀人的野心与享乐的心,看不到平静下潜藏的威胁。造成这种惯性的原因如下:
统治阶级原因
观念的固定与制度的守旧,适应不了生产力的需求,统治者个人不仅没有想要改革弊端,个人还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比如夏亡之前的桀,周朝横征暴敛的周厉王跟“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正所谓黎明之前的夜最黑,每一个朝代最末奴役与税收的加重,导致阶级矛盾加重。
自然灾害原因
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人民的生命跟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些在中国古代没办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被人们解读为朝代灭亡前的天象,人心不稳统治阶级还加重税收跟徭役,最典型的朝代有西周,元朝和明朝,天灾人祸的相继发生,导致了流民数量大增,为了生存起义不断。
*权力的分散
汉王朝外戚、宦官势力膨胀,皇帝多年幼,太后临朝,外戚掌权,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曹魏政权时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司马家族兴起无人制衡;晋朝时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宫廷实力派内斗,引发八王之乱,后又导致五胡乱华;唐朝有李辅国等的宦官专权;明朝阉党专政,权利凌驾皇权。
制度原因
秦朝*律法的不调整,导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旧残酷,*的运作和地方武力严重缺乏,不然也就不会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攻下大泽乡;宋朝以文制武,造成了军事的无知、*、不作为,导致割地求和不断;元朝*的等级制度,导致对人民的欺压,管理者只知道用武力打江山,财政赤字,*信用破产;明朝文官集团把政,宦官专权,**商品货币流通;清朝闭关锁国,制度一味沿袭祖制,思想与科技严重落后,虽然清末皇帝有心改革但是统治权力不在自己手中,受多方牵制,且思想因为还是受传统影响,只能以有心无力收场。
历史的惯性看似是一个“衰则乱,乱则起,起则易,易则改,改则盛,盛而又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造成这一切的只不过是安于现状的温水煮青蛙,以史为鉴,长久的保持一个国家的强盛无非是打破人的惰性跟死板的制度,与时俱进,在其位谋其政,不断地淘汰跟不断地改进。